• 清末民初汉译法国文学研究
  • 清末民初汉译法国文学研究
  • 清末民初汉译法国文学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清末民初汉译法国文学研究

8 2.9折 28 九品

仅1件

江苏淮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一宇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35

上书时间2024-05-26

古林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韩一宇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70021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84页
  • 字数 303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史料的钩稽梳理,描述了清末民初法国文学的翻译状况,并从本土接受角度探询了特定条件下限制和成就了这样的文学交流的种种因素,以此来认识以译本出现的法国文学在汉语世界的延伸,体会其发展过程与本土文学自身发展演变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由此引发出的诸多关涉文学接受与文化交流的问题。

   本书是关于研究“清末民初汉译法国文学”的专著,书中通过对史料的钩稽梳理,描述了清末民初法国文学的翻译状况,并从本土接受角度探询了特定条件下限制和成就了这样的文学交流的种种因素,以此来认识以译本出现的法国文学在汉语世界的延伸,体会其发展过程与本土文学自身发展演变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由此引发出的诸多关涉文学接受与文化交流的问题。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韩一字,女,太原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1977年考人齐齐哈尔师范学院中文系,1998年-1999年在法国AIX—MARSSEILLE I大学做访问学者。2004年在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近年翻译出版《中国人的快乐》(陈季同法文著作译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一个法国人的一生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清末民初法国文学翻译概况

  第一节  1897-1911年对法国文学的翻译

    一  1897-1901年:起步阶段

    二  1902-1911年:发展阶段

  第二节  1912-1916年对法国文学的翻译

    一  译入作家

    二  出版者-译者-读者

    三  译本的语言

  第三节  影响本时期翻译的几个因素

    一  期刊导向与社会文化潮流  

    二  题材中心的本土选择

    三  本时期的日文转译

    四  旅行者带来的接受效应——以清末最早译入的两剧本为例  

第二章  法国文学的中国阅读:作家作品翻译接受个案

  第一节  “法国大文豪嚣俄”:维克多·雨果的早期翻译

    一  雨果作品早期翻译概览  

    二  雨果作品的早期接受取向  

    三  雨果作品接受个案:《九十三年》之中国阅读  

第二节  都德《最后一课》的早期翻译与接受

    一  “首译”考辨:“陈匪石译”与胡适译  

    二  《最后一课》的早期接受

第三章  译者研究

  第一节  本时期译者概况

    一  译者总体情况

    二  译者的文化准备

    三  清末民初译者的“代”与“群”

  第二节  林纾与法文合作者

    一  从王寿昌看翻译家林纾的地缘与人情

    二  林纾与王庆骥——被遗忘的法文合作者

    三  作为文化现象的林纾与林译

  第三节  朱树人:“无名”译者的世界

    一  《穑者传》的流播

    二  译者朱树人、他的翻译活动及其他

    三  对“无名”译者的思考

第四章  “译述”时代:翻译“策略”与文本现实

  第一节  “译”与“作”杂糅之特例二种

    一  《惨世界》:“借体寄生”式的译作杂糅  

    二  《孤儿记》:“移花接木”式的译作杂糅

  第二节  “译述”的时代选择

    一  “译述”主“达”

    二  从“译述”到“直译”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汉译法国文学作品年表(1897-1918)(待修补)

附录二  1897-1918年译入法国作家一览表

附录三  1897-1918年译入作品列前十位的法国作家译本简表(按姓氏音序排列)  

附录四  译本《鸣不平》略考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