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
  • 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
  • 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
  • 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
  • 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
  • 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

209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淮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贝克(Mona Baker) 著;赵文静 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35

上书时间2024-05-26

古林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内有阅读划线见图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贝克(Mona Baker) 著;赵文静 译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7
  • 版次 1
  • ISBN 9787301191392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0页
  • 字数 24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阐释了笔译和口译者参与抵制或传播那些为激烈的冲突创造情感和道德土壤的叙事。作者运用叙事学理论,辅以从古到今大量冲突的实例,为我们提供了独到新颖、条理清晰的分析模式。该模式对翻译中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叙事传播、笔译和口译、统治与反抗等问题予以同等程度的关注。
如今,人们对政治敏感的语境中译者的定位问题、对笔译和口译者在冲突(如关塔那摩湾、伊拉克、科索沃等背景下的冲突)中表现出的完全不同的忠实,以及一些具有明确政治动机的译者活动团体的出现这类问题日益关注。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研究的意义显得格外深刻。
《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对翻译学、跨文化研究和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以及对社会政治运动研究感兴趣的读者都会有启迪作用。
【目录】
1.绪论
1.1冲突、权力与翻译
1.2选择叙事角度的缘由
1.3各章概览
2.介绍本书采用的叙事理论
2.1叙事学的地位与影响
2.1.1科学叙事
2.1.2叙事的规范化功能
2.1.3范畴与叙事
2.1.4叙事与真实世界:事实与虚构
2.2界定叙事
2.3叙事的政治含义
2.3.1控制与反抗的相互作用
3.叙事的分类
3.1本体叙事(自我的叙事)
3.2公共叙事
3.3概念(学科)叙事
3.4元叙事(或主导叙事)
4.叙事如何运作——叙事的特征I
4.1时间性(Bruner称为叙事的历时性)
4.2关联性(阐释的可组构性)
4.3因果情节设置
4.4选择性采用
5.叙事的运作——叙事的特征
5.1特殊性
5.1.1复现故事情节之共鸣作用
5.1.2颠覆人们熟知的故事情节
5.2体裁性
5.2.1特定体裁的指示标志
5.2.2戏仿的体裁和颠覆性体裁
5.2.3体裁的监控
5.2.4体裁在翻译中的转换
5.3规范性/规范与背离规范
5.4叙事的累积性
6.翻译中的叙事建构
6.1建构、建构的模糊性和建构空间
6.1.1框架/建构的模糊性
6.1.2建构空间
6.2时空建构
6.3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
6.3.1文学作品内的选择性采用
6.3.2媒体中的选择性采用
6.3.3口译中的选择性采用
6.4标示式建构
6.4.1相互对立的命名体系
6.4.2利用标题建构
6.5人物事件的再定位
6.5.1副文本中的再定位
6.5.2文本或话语内的再定位
7.评估叙事——叙事范式(典范)
7.1叙事范式:基本原理
7.2连贯性(可能性)
7.2.1结构(或论辩)连贯性
7.2.2素材连贯性
7.2.3人物性格的连贯性
7.3忠实性
7.3.1理由(理由逻辑)
7.3.2价值观(充分理由逻辑)
7.4评估叙事:模式运用
7.4.1美国当代语言协会(MLA)的叙事
7.4.2无国界译者组织
7.5结束语
术语词汇表
参考书目
索引
人名英汉对照表
译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内有阅读划线见图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