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照片.第八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老照片.第八辑

2 3.1折 6.5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淮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山东画报出版社 编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56

上书时间2024-05-22

古林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山东画报出版社 编
  •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8-11
  • 版次 1
  • ISBN 9787806033166
  • 定价 6.5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26页
  • 字数 79千字
  • 丛书 《老照片》丛书
【内容简介】
夜色渐逝,晨曦初起。透过正在消散的薄雾,传来叮咚叮咚的驼铃声,一队一队满载各种货物的骆驼正踏着积雪不紧不慢地迈向京城(图①、图②)。退回半个多世纪,这是北京的寻常景观。
北京原本没有自然生长的骆驼。利用骆驼在北京搞运输,始自元代。13世纪,蒙古大汗忽必烈修建了元大都城,初时有军民人口四五十万,至后期已达百万之众。为了解决军民日常所需,被蒙古统治者所熟悉和垂青的骆驼自然成为运输货物的首选。到了明代,北京的骆驼运输几近绝迹。清代,骆驼复又普遍出现在北京。当时,蒙古人向清政府进贡或来京做买卖,都是把贡品或货物用耐长途跋涉的骆驼运到京城北面的黄寺或外馆一带(黄寺,即东、西黄寺,分别为达赖、班禅来京的住所,蒙藏僧俗来京,必前至参佛礼拜;外馆则为少数民族贵族进京时的招待所)卸货,有时就地将多余的骆驼卖掉。清政府也在玉河桥、东直门外和通县张家湾设馆官养骆驼。但京城“驼户”的骆驼多是从张家口外的骆驼市上换来或买来的。那时,在京西的石景山、门头沟一带,京南的良乡、大红门一带,有很多靠养骆驼拉脚谋生的“驼户”。进入民国后,虽然开始有了公路和马车,但“拉骆驼跑城儿”仍很普遍,直到30年代初才明显地减少。这是因为:一则政府南迁后,城里的需求大大减少;二则交通逐步改善,郊区出现了火车,方便快捷的胶皮轱辘马车多了,再往后运货的汽车也出现了。拉骆驼跑城儿的逐渐少了,但仍有少量驼队给城里送煤。1949年北京解放后,骆驼不允许进城了,这种运输方式才渐渐绝迹。
【目录】
华孟阳驼铃叮咚北京城
马小弥当过参赞又当领班的舅舅
孙灵之三英嫁三良
安裕惠满族姐妹俩
陶荫培家人国事
白永达旧时学友
李大清难忘的密月
高华历史漩涡中的朱瑞
谢泳最后的聚会
陆听朱家溍先生儿时的照片
崔港珠唉,那年月
叶延滨头一次见到死神
陈林群拉练去外白渡桥
徐宗懋美军驻台面面观
张安福一段鲜为人知的作战经历
林洙林徽因少年时代的两帧照片
英子我与妈妈的奇缘
孔迈51年前的一次采访
丁聪一张照片的失而得得
王桂珍缺角的结婚纪念照
贾杼我们与纳西族房东
李根红飞鸿寄情
李养玉爷爷的肖像
陈汉书已经“陌生”的照片
吕蛩我的“矿工生涯”
唐希三代琼斯的中国情
曲宏清末烟台全景明信片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