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冶图释(上下卷)
  • 园冶图释(上下卷)
  • 园冶图释(上下卷)
  • 园冶图释(上下卷)
  • 园冶图释(上下卷)
  • 园冶图释(上下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园冶图释(上下卷)

63 1.2折 52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肇钊、陈艳、吴迪 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1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k--61-1

上书时间2024-12-26

乐子卿书屋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肇钊、陈艳、吴迪 著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11
  • 版次 1
  • ISBN 9787112147045
  • 定价 52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8开
  • 纸张 铜版纸
  • 页数 364页
  • 字数 1066千字
【内容简介】
  计成的《园冶》是我国最早关于园林营造的专著,它系统地记录和总结了我国古代园林的主流——江南文人园的造园经验和理论。它完整地阐述了崇尚“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人从思维方式,策划方针,规划原理,设计路线,建筑分类与结构,装修图案与技艺,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植物的使用与意境的塑造等一整套营造室外人居环境的实践和学问,随着世界对人与自然关系关注度的日益增强,《园冶》在人类历史上的价值必将日益受到全人类曰隆的推崇。吴肇钊先生具有多年园林营造的实践,以及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执着热爱和相当造诣,他经过20多年的积累和数年的专心著述,终于在《园冶》完稿380周年时完成了巨著《园冶图释》。吴肇钊、陈艳、吴迪通过图释,让《园冶》从很难读懂变成几乎中学以上都可以看懂,将对中国古代园林思想艺术的继承发扬产生非常好的作用。此外,《园冶图释》以中英文对照的方式出版,除了有利于将对中国园林推向世界,还可以通过形象思维帮助世界理解中国,将中国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用形象语言远播到全人类。
【目录】
序一——孟兆祯

序二——陈晓丽

序三——王绍增

序四——刘秀晨

序五——甘伟林王泽民

序六——王金满

自序一

自序二

《园冶图释》缘起

《园冶》冶叙——阮大铖

《园冶》题词——郑元勋

《园冶》自序——计成

兴造论

园说

一相地

(一)山林地

(二)城市地

(三)村庄地

(四)郊野地

(五)傍宅地

(六)江湖地

二立基

三屋宇

(一)门楼

(二)堂

(三)斋

(四)室

(五)房

(六)馆

(七)楼

(八)台

(九)阁

(十)亭

(十一)榭

(十二)轩

(十三)卷

(十四)广

(十五)廊

(十六)五架梁

(十七)七架梁

(十八)九架梁

(十九)草架

(二十)重椽

(二十一)磨角

(二十二)地图

四装折

(一)屏门

(二)仰尘

(三)户槅

(四)风窗

五栏杆

栏杆图式

六门窗

门窗图式

七墙垣

(一)白粉墙

(二)磨砖墙

(三)漏砖墙

(四)乱石墙

八铺地

(一)乱石路

(二)鹅子地

(三)冰裂地

(四)诸砖地

砖铺地图式

九掇山

(一)园山

(二)厅山

(三)楼山

(四)阁山

(五)书房山

(六)池山

(七)内室山

(八)峭壁山

(九)山石池

(十)金鱼缸

(十一)峰

(十二)峦

(十三)岩

(十四)洞

(十五)涧

(十六)曲水

(十七)瀑布

十选石

十一借景

《园冶》自识

海外交流

主要参考文献

跋一

跋二

译后记

鸣谢



序一——孟兆祯

序二——陈晓丽

序三——王绍增

序四——刘秀晨

序五——甘伟林王泽民

序六——王金满

自序一

自序二

《园冶图释》缘起

《园冶》冶叙——阮大铖

《园冶》题词——郑元勋

《园冶》自序——计成

兴造论

园说

一相地

(一)山林地

(二)城市地

(三)村庄地

(四)郊野地

(五)傍宅地

(六)江湖地

二立基

三屋宇

(一)门楼

(二)堂

(三)斋

(四)室

(五)房

(六)馆

(七)楼

(八)台

(九)阁

(十)亭

(十一)榭

(十二)轩

(十三)卷

(十四)广

(十五)廊

(十六)五架梁

(十七)七架梁

(十八)九架梁

(十九)草架

(二十)重椽

(二十一)磨角

(二十二)地图

四装折

(一)屏门

(二)仰尘

(三)户槅

(四)风窗

五栏杆

栏杆图式

六门窗

门窗图式

七墙垣

(一)白粉墙

(二)磨砖墙

(三)漏砖墙

(四)乱石墙

八铺地

(一)乱石路

(二)鹅子地

(三)冰裂地

(四)诸砖地

砖铺地图式

九掇山

(一)园山

(二)厅山

(三)楼山

(四)阁山

(五)书房山

(六)池山

(七)内室山

(八)峭壁山

(九)山石池

(十)金鱼缸

(十一)峰

(十二)峦

(十三)岩

(十四)洞

(十五)涧

(十六)曲水

(十七)瀑布

十选石

十一借景

《园冶》自识

海外交流

主要参考文献

跋一

跋二

译后记

鸣谢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