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政治发展:中美学者的视角
  • 中国的政治发展:中美学者的视角
  • 中国的政治发展:中美学者的视角
  • 中国的政治发展:中美学者的视角
  • 中国的政治发展:中美学者的视角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的政治发展:中美学者的视角

73 9.2折 79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俞可平、李侃如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4

版次1

印刷时间2013-04

装帧平装

货号k-----98

上书时间2024-02-22

乐子卿书屋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俞可平、李侃如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4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43904
  • 定价 7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4页
  • 字数 43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发展道路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近年来,中国政治发展日益受到高度关注。“如何看待中国的政治变迁?在中国经济巨大进步的同时,中国的政治是否也取得了重大进步?是否存在一种中国式的民主治理模式?民主是否人类的共同价值?西方的民主和治理模式是否适用中国?”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直接关系到对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善治等基本政治价值的理解,关系到中国官员和知识分子之间,以及中国与国际社会之间在重大现实政治问题上能否达成必要的共识。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术领域,而事关中国现实的政治改革和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的政治发展:中美学者的视角》的作者包括中美两国24位著名的政治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是中美学者首次关于当代中国政治问题的专题对话。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政治发展:中美学者的视角》代表了中美学者关于当代中国政治研究的最高水平,具有相当的权威性。
【作者简介】
  俞可平,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哲学和政治学双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央编译局全球治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凯风政治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研究与奖励计划”总负责人。代表作有DemocracyisaGoodThing(BrookingsInstitutePress,2009)、GlobalizationandChanges抽Chinat'sGovemance(Brill,2008)、《民主与陀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等。
  
  李侃如,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与全球经济和发展-高级研究员、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同时兼任密西根大学Emeritus教授。1998年8月至2000年10月,李侃如曾担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以及国家安全理事会亚洲事务高级负责人。他的代表作品包括:《美国情报界与外交政策:做出正确的分析》(布鲁金斯学会,2009年9月)、《扫除中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合作的障碍》(与DavidSandalow合著)(布鲁金斯学会,2009年1月)、《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W.W。Norton,2004)等。
【目录】
序言
引论(一)中国的善治之路:中美学者的视角
引论(二)中国政治学界的活力和政治改革的挑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的政治发展
评俞可平《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的政治发展》
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
评王长江《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的宪政发展
评时和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的宪政发展》
政治协商与协商政治:中国的制度与实践
评林尚立《政治协商与协商政治:中国的制度与实践》
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
评王名《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
中国的社会自治
评燕继荣《中国的社会自治》
中国的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历程、社会政策与体制机制
评郁建兴《中国的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历程、社会政策与体制机制》
中国的分权化改革——以中央—地方关系为主线的分析
评杨光斌《中国的分权化改革》
中国基层民主制度:发展与评估
评黄卫平《中国基层民主制度:发展与评估》
演化中的利益协调机制:挑战与前景
评景跃进《演化中的利益协调机制:挑战与前景》
当代中国决策体制的形成与变革
评周光辉《当代中国决策体制的形成与变革》
建构现代国家廉政制度体系:中国的反腐败与权力监督
评何增科《建构现代国家廉政制度体系:中国的反腐败与权力监督》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