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监体制机制改革与基层能力建设 新时代中国质量与质量监管卷/质量发展研究系列丛书
  • 质监体制机制改革与基层能力建设 新时代中国质量与质量监管卷/质量发展研究系列丛书
  • 质监体制机制改革与基层能力建设 新时代中国质量与质量监管卷/质量发展研究系列丛书
  • 质监体制机制改革与基层能力建设 新时代中国质量与质量监管卷/质量发展研究系列丛书
  • 质监体制机制改革与基层能力建设 新时代中国质量与质量监管卷/质量发展研究系列丛书
  • 质监体制机制改革与基层能力建设 新时代中国质量与质量监管卷/质量发展研究系列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质监体制机制改革与基层能力建设 新时代中国质量与质量监管卷/质量发展研究系列丛书

10 2.8折 36 九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著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K--11

上书时间2022-04-15

乐子卿书屋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著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2
  • 版次 1
  • ISBN 9787506689656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55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质量发展研究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国家质检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后,按照“五大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以研究质监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凸显其对于创新驱动和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作用,并在当前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进程中,界定质量安全与质量发展部门的职责及组织应有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政府在产品、工程和服务领域的质量属性为出发点,确立了《质监体制机制改革与基层能力建设》的课题(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展研究中心著)。
【目录】
第一篇 新时代中国质量与质量监管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质量理念
一、新时代中国质量理念的内涵与外延
(一)中国质量新理念概述
(二)中国质量新理念内在逻辑分析
二、中国质量新理念的保障机制
第二章 新时代质监工作的特点和定位
一、我国质监工作的沿革与转变
(一)基础建设阶段(1949年一1978年)
(二)改革开放阶段(1978年一1998年)
(三)深化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
(四)质监工作称谓和职能演变
(五)小结
二、新时代质监工作的重要性
(一)新时代对质量工作提出新要求
(二)新时代加强质量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第二篇 质监工作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有效性
第三章 质量与经济增长
一、质量的内涵与要素
(一)符合性/一致性
(二)价值性/适用性
(三)超出预期性
(四)卓越性
二、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微观质量与微观经济增长
(二)微观质量与宏观经济增长
(三)宏观质量与宏观经济发展
三、质量提升的监管机制分析
(一)激励机制
(二)约束机制
(三)信息机制
(四)预警机制
第四章 质监工作与宏观经济水平的实证分析
一、各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与GDP的关系
二、省级质量工作考核和GDP、研究与试验发展(R&D)的差异分析
三、质量强市的GDP差异分析
第五章 质监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及民众质量需求的分析
一、质监工作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机制
(一)质量监管与市场建设
(二)质量监管与企业发展
(三)质量监管与技术创新
(四)质量监管与产业升级、结构调整
二、安徽无为电线电缆产业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二)地方质监工作的措施
(三)无为电线电缆产业转型升级
三、浙江温岭泵业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二)地方质监工作的措施
(三)温岭水泵产业发展模式及价值
四、质监工作与民众质量需求的专题分析

第三篇 质监工作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中的定位及作用研究
第六章 质监工作与地方职能
一、国家定位:从发展型向监管型转变
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三、政府监管与政府质量监管
第七章 质监工作现状与定位分析
一、质监工作现有职能定位
(一)经济调节
(二)市场监管
(三)社会管理
(四)公共服务
二、质监工作重点:质量安全与质量发展
三、现有质量工作定位与主要内容
四、现有质量工作考核体系
第八章 质量监管模式现状的案例分析
一、安徽天长市案例简介
二、安徽无为县案例简介
三、上海浦东新区案例简介
四、上海奉贤区案例简介
五、案例特征与对比分析
(一)困境:传统式管理与运动式治理的现状
(二)突围:持续式监管与自主式监管的经验
(三)对抗型监管与协同型监管的比较分析
(四)质监工作期望与需求分析
第九章 质监工作的核心职能定位和强化途径
一、质量监管工作的内涵与构成
(一)经济性监管的概念内涵
(二)社会性监管的概念内涵
二、经济性监管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质量经济性监管的核心问题
(二)质量经济性监管作用分析
三、社会性监管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质量社会性监管的核心问题
(二)质量社会监管职能的作用分析
四、未来质量监管体系的调整方向
五、政府质量监管的职能定位调整
(一)强化质量监管,培育和完善有效市场
(二)建立和完善质量安全监督体系,积极回应民众安全关切
(三)充分发挥NQI的基础作用,强化质量监管的信息机制
(四)强化监管四大机制,解决地方质量监管工作深层次问题
(五)基于集成整合的质量大数据,建立和完善质量信用体系建设
六、质量监管的分类分级体系设计
七、质量保障机制
(一)质量法制建设
(二)质量保险机制
(三)质量救济机制
(四)行政保障机制
(五)信息传递机制
八、质量治理体系的建设方向与建设途径
(一)多元共治的质量治理体系
(二)质量共治中各类主体的定位与作用
(三)质量文化共建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