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研究
¥
6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郭莉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1-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郭莉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5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84332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9页
-
字数
286千字
- 【内容简介】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研究》基于当前存在的各种阻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制约因素,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科学、制度特色、制度价值和制度情感四个维度建构认同教育内容,以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何以被认同的问题。从制度历史教育、制度理论教育、制度实践成效教育、制度比较优势教育和制度舆论引导五个方面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怎样才被认同的问题。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相互开放、相互竞争、相互对抗的特定关系,贯穿始终,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的重要一维。
- 【作者简介】
-
郭莉,山西文水人,法学博士,南昌航空大学马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导,江西省中青年骨。主要从事法学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工作。先后主持社科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省重点教改项目、省教育规划项目等十余项。获江西省第十三次社科很好成果、江西省第五届高校很好教材各1项。在马思主义研究、与研究等各类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30余篇。
- 【目录】
-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新命题的提出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存在的各种分歧
三 教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建构作用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一 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识
二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三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信念
第一章 基本概念解析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一 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制度
二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制度
三 具有内在层次的制度体系
四 具有自我完善能力的制度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
一 制度认同的内在结构
二 制度认同的利益本质
三 制度认同的差异性和变化性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
一 制度认同教育的内涵
二 制度认同教育的本质
三 制度认同教育的目的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思想梳理
第一节 毛泽东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思想
一 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发展不可能干篇一律
二 用具体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教育人民
三 走群众路线式的教育方式
第二节 邓小平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认同教育思想
一 强化中国特色的制度意识教育
二 注重制度经济绩效的认同动力
三 注重辩证的制度认同教育思想
第三节 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思想
一 制度特色的系统性认同教育指向
二 制度特色的民族性认同教育指向
三 制度特色的时代性认同教育指向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的阻抗因素
第一节 西方资本主义的阻抗
一 西方的舆论误导
二 西方的行为干扰
三 西方的自我掩饰
第二节 社会错误思潮的干扰
一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干扰
二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干扰
三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干扰
第三节 制度内在张力的制衡
一 先富带共富的艰难转换
二 公平与效率位序的艰难抉择
三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艰难平衡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内容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认同
一 理论依据的科学性认同
二 制度形成的科学性认同
三 制度检验标准的科学性认同
四 科学认识两种性质制度的关系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认同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的内涵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认同的层次性
三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在关系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情感认同
一 制度情感认同是对制度的情感悦纳
二 对合乎人性的本质存在方式的情感认同
三 制度情感认同产生制度信仰“红利”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认同
一 经济制度特色认同
二 政治制度特色认同
三 文化制度特色认同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的有效实施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发展教育
一 历史是制度认同的动因之一
二 制度的选择性与必然性关系
三 改革前与改革后的制度关系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理论教育
一 理论是制度认同的观念基础
二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法
三 坚持整体性思维的认识方式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成效教育
一 实践成效是制度认同的现实基础
二 实践成效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成效
三 辩证地看待制度的实践成效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教育
一 比较是认同形成的重要过程
二 在科学比较中把握制度优势
三 阐明制度优势彰显的长期性
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舆论引导教育
一 舆论建构制度认同
二 重视制度的舆论交锋
三 增强制度的话语优势
四 创新制度大众传播手段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