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汉全席源流考述
  • 满汉全席源流考述
  • 满汉全席源流考述
  • 满汉全席源流考述
  • 满汉全席源流考述
  • 满汉全席源流考述
  • 满汉全席源流考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满汉全席源流考述

80.8 九品

库存2件

河南漯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荣光

出版社昆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1-11-14

枫情音像图书制品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荣光
  • 出版社 昆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3-04
  • 版次 1
  • ISBN 9787800406652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60页
  • 字数 473千字
【内容简介】
1644年满族入主中原,从而开始了历时268年之久的中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皇朝爱新觉罗清帝国时期。为了避免女真族随着自己建立的金政权一同消失的命运,清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们研究创行了许多旨在永久保存本民族固有文化并不断提升其他地位的制度,康熙二十三年颁行的“满席一汉席”礼食制度即是其一。满席分制六等,并做为国宴制度一直维系到帝国的末期。随着朝迁礼席制度的确立,官场酬酢筵式也因之而形成。但官场筵式却不受朝延礼食制度的约束,自由、张大、奢侈是其本特征和演化走向,并且成为整个社会都向往染指的最尊贵的宴席。于是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满席—汉席”、“满汉席”“满汉全席”这样三个不同历史形态和阶段的满流全席文化现象。这一过程,伴随了清帝国由兴盛到衰微直到倾覆的历史,同时也映射了满族文化自十世纪至二十世纪初历时三百途余年的发展变化;反映了满族与汉族,乃至整个中国民族文化不断深融博洽的历呀大势。本书从大历史空间审视满汉全席文化现象,以二十余年埋头故纸之功钩沉梳理出大量翔实珍贵史料再现了这一历史文化的轨迹。同时也对满汉全席文化清代以后的演变做了深入探讨。
【作者简介】
赵荣光,男,1948年生,现为杭州商学院教授,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学术部负责人、《饮食文化研究》杂志编委会主任,治中国饮食史、饮食文化已20多年,有《中国古代庶民饮食生活》、《天下第一家衍圣公府食单》、《中国饮食史论》、《赵荣光食文化论
【目录】
《东方文化集成》编辑委员会

《东方文化集成》总序

导论:我为什么选择了这个题目

第一章  满族与满族饮食习俗

 第一节 入关前的满族与满族习俗

  一、从“引弓之民”到“俗尚耕稼”

  二、“饮食服用,皆如华人”

  三、以满族为中心的满汉等多民族共处

  四、满族人的“食肉之会”

 第二节 清代普通满人的包含生活

  一、“龙兴故地”的满人食习

  二、入关八旗军户满人的饮食生活

第二章  满洲贵族及其食尚

 第一节 满洲贵族与权贵

  一、宗室觉罗贵族集团

  二、世爵贵族群

  三、满洲贵族的特惠权益

  四、满族权臣的贪敛之风

 第二节 满洲贵族食尚

  一、权贵阶级的奢侈食习

  二、上层社会的食礼

第三章  不断演变中的满族饮食习尚

 第一节 婚、祭礼仪中的食习食规

  一、婚礼仪中的食习

  二、祭礼仪中的食规

 第二节 17世纪中叶以后满族的节 令食尚与小康之家食风

  一、节 令食习好尚的新变化

  二、满族小康之家食风演变

第四章  二十年来我所梳理出的满汉全度史料辨析

第五章  满汉全席与清宫御膳的关系

第六章  承风气之先的曲阜衍圣公府

第七章  满汉全席礼仪程序历史钩沉

第八章  满汉全席文化现象的再认识

附一  “满汉全席”形态演变示意图

附二  “满汉全席”形态演变与流布示意图

注释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