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发现的哲学思考。
  • 化学发现的哲学思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化学发现的哲学思考。

2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昌利、彭婕 著

出版社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同实

上书时间2023-03-19

鑫鼎书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昌利、彭婕 著
  • 出版社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11
  • 版次 1
  • ISBN 9787565224560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62页
  • 字数 22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正式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本质上讲,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关注“面向未来,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这一问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其中,文化基础方面可分解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两大素养。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如何打牢学生的文化基础?学校层面应在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各教育环节中探索实施的办法。本书从校本课程开发的角度,试图通过介绍化学发现史并从中挖掘其哲学因素,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打牢文化基础。
  本书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读物,也可以作为教师的教学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刘昌利,大连市第三十六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大连市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主编《源头活水》《滴水藏海》等多部教育教学专著,编著校本课程教材《农药中的化学》,主持完成大连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生生涯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彭婕,大连市第三十六中学政治高级教师,大连市优秀教师,大连市“十佳青年教师”。编著校本课程教材《农药中的化学》,承担大连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生生涯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苯及苯结构的发现
第二章 从杂乱无章到井然有序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发展
第三章 从兵工厂到制药厂
——硝化甘油的前世今生
第四章 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
——格氏试剂的发现、发展和格林尼亚的故事
第五章 老故事新话题
——工业合成氨的过去和未来
第六章 是毒物也是药物
-DDT的发明与功过
第七章 古老而庞大的家族年轻而有为的新星
——碳家族新成员的发现和发展
第八章 将错就错 “意外”成功
——导电塑料的发现和发展
第九章 呦呦鹿鸣 食野之蒿
——青蒿素的发现和发展
第十章 严谨科学的论证啼笑皆非的真相
——一次化学乌龙事件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