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1923年《上海书画会书画图录》,有民国上海著名书画家、白龙山人王一亭和吴昌硕弟子王传焘即王季眉,王一亭父子作,王任民国交通部长,前教育总长张一麐1915,樊少云,庄乘黄,金寿石,朱遯庸朱家驹,赵半跛,卞薇阁,毕勋阁 陈寄鹤,萧退公 高得齐 吕选青,钱病鹤潘琅圃,王伯平,李建然,苏权人,黄艺五,马企周,蒋普生,徐百梅,朱中,刘方炜 沈复岩,徐穆如,汪声远,赵也辰,杨浣石,汪吉门
名家书画篆刻印谱,民国海上派书画家作品集,
¥
2800
八品
仅1件
作者民国
出版社民国
出版时间1923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3-1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商品描述
-
上有页码,第1页到第30页全,内容全,封面后来补,
1923年毕心粹(毕醰甫)与钱病鹤暨同志创立上海书画会《上海书画会书画图录》,书画落款时间1923年(癸亥年) 1922年壬戌年朱家驹,杨浣石,王一亭,王季眉,,张一麐,赵子云,樊少云,庄乘黄,金寿石,赵半坡,王任民,朱遯庸朱家驹,赵半跛,卞薇阁,毕勋阁 陈寄鹤,萧退公 、高得齐 吕选青,钱病鹤、潘琅圃,王伯平,毕心粹毕醰甫,潘琅圃、李建然,苏权人,黄艺五,马企周,高珽臣、蒋普生,徐百梅,朱中,刘方炜 沈复岩,张志杭、曹恕伯,杨士猷、徐穆如,、顾翔生、陈同庚,谢惕哉(谢惺哉)、李香古、钱石如、高仙白、黄憨僧、蔡春颿、顾石渚、胡半山、彭翊、罗华、薛树庭、糜春焕、袁鸿钓、桂六符、葛竹君、郑国翰、俞如香、葛咏谷、姜石萍、汪声远,赵也辰,杨浣石,汪吉门、黄克明、赵也辰、
本书款辛酉年1921年到 1922年壬戌年、1923年(癸亥年)
民国海上派书画家作品集,道林纸精印,名家书画篆刻印谱,有民国上海著名书画家、白龙山人王一亭和吴昌硕弟子王传焘即王季眉,王一亭父子作,王任民国交通部长,前教育总长张一麐
1915,樊少云,庄乘黄,金寿石,朱遯庸朱家驹,赵半跛,卞薇阁,毕勋阁 陈寄鹤,萧退公 高得齐 吕选青,钱病鹤潘琅圃,王伯平,李建然,苏权人,黄艺五,马企周,蒋普生,徐百梅,
朱中,刘方炜 沈复岩,徐穆如,汪声远,赵也辰,杨浣石,汪吉门
癸亥年,年份如1923、1983、2043···(60年一周期)癸亥年
壬戌年就是干支历的六十甲子中的一年,大概对应的公历年份如1982、1922
江苏印人| 杨浣石
2017年5月20日 - 杨浣石(1891-1957),名祚职,字述卿,号浣石。1911年入上海复旦公学读书,1914年因父丧而肄业。曾任苏州海关监督公署咨议
朱家驹,朱家驹(1857~1942年),清光绪五年(1879年)中举,曾五次考进士,未被录取。光绪... 朱家驹(1857~1942年),字昂若,号遯庸。
张一麐,江苏吴县人,著名爱国人士。曾任徐世昌内阁教育总长,国民参政员。
金寿石(1885-1928) 金榕,字寿石,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人。著名海上画家。画宗山阴任氏,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皆工妙。居沪卖画年久,颇负时名。卒年五十四岁。
毕心粹(1847-1923后)字醰甫,号石泾布衣、殳山老人,浙江桐乡屠甸人。清末民国初诗人、画家。性恬淡,工绘事,师从张子祥(熊)。尤擅芦雁,兼工山水、花卉。1923年与钱病鹤暨同志创立上海书画会。著有《殳山老人诗钞》。见《毕燕衎堂四世诗存》,《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
|杨士猷(清末-民国),浙江杭州人。师从海上名家蒲华,擅山水人物,海上闺秀名家陈小翠从其学。
黄俊,字克明,仁和(今杭州)人,侨居上海。工画山水。豫园书画会创始人之一。
豫园书画善会由姚伯鸿、汪仲山、黄克明首倡,在宣统元年(1909年)三月,由钱慧安、吴昌硕、高邕、杨逸、蒲华、王一亭、程瑶笙、张善孖等人发起成立。
民国海上派书画家作品集,道林纸精印,名家书画篆刻印谱,有民国上海著名书画家、白龙山人王一亭和吴昌硕弟子王传焘即王季眉,王一亭父子作,王任民国交通部长,前教育总长张一麐1915,樊少云,庄乘黄,金寿石,朱遯庸朱家驹,赵半跛,卞薇阁,毕勋阁 陈寄鹤,萧退公 高得齐 吕选青,钱病鹤潘琅圃,王伯平,李建然,苏权人,黄艺五,马企周,蒋普生,徐百梅,朱中,刘方炜 沈复岩,徐穆如,汪声远,赵也辰,杨浣石,汪吉门
举报
存三十面,一册,三十二开,篆刻套红,有西泠印社篆刻名家作品,珂罗版,有卷角,缺封面封底和目录版权,正文30页全,详细见下面长篇文字说明,孤本少见版本,约民国时出,大约是二十年代,稀见早期民国美术书画篆刻史料文献
作者: 约西泠印社会员作品
出版社: 不详
出版时间: 1920
装帧:
王传焘,字季眉,浙江吴兴(今湖州)人,1903年2月14日在上海出生,1978年2月6日去世,享年75岁。王传焘系清末民初海上名人王一亭的第三个儿子,排行老六。
中文名
王传焘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03年2月14日
籍贯
浙江吴兴
王传焘的父亲
王传焘的父亲王一亭是一位海上传奇人物。他是中国近代实业的开拓者。王一亭是 日商买办,但仍是实业报国,先后参与创办大达轮船公司、信成商业储蓄银行、地产公司、申大面粉厂、湖州电灯公司等。他追随孙中山先生,辛亥革命后曾任上海交通部长,后改任农工商务总长。王一亭也是一位著名的慈善家。
人物历程
王传焘生性敏慧,幼年勤奋好学,在王一亭的子女中唯一继承了王一亭书画技艺的只有王传焘一人。1918年年仅15岁的王传焘就为陈其美墓碑题写“气壮山河”四个大字,与孙中山题“成仁取义”、蒋中正题“精神不死”并列于墓茔,世人见后为之惊叹。
商品描述:
王一亭
王一亭(1867年—1938年11月),号白龙山人、梅花馆主、海云楼主等,法名觉器。祖籍浙江吴兴(今湖州市),生于上海周浦。清末民国时期海上著名书画家、实业家、杰出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与宗教界名士。
曾两次任上海总商会主席。加入中国同盟会,资助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任中国国民党上海分部部长。上海光复后,历任军政府交通部长、商务总长、中华银行董事。后任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救灾准备金保委会委员长。曾任中国佛教会执行委员兼常委,上海佛学书局董事长,致力于慈善事业。对海派书画艺术的繁荣和对外交流贡献卓绝。
王一亭作品具有近代人文主义意识。早年学画得徐小仓指点,后师从任伯年,画艺大进,继承任派风格。晚与金石派大师吴昌硕亦师亦友,趋向阔笔写意,设色浓艳,笔墨酣畅,气势雄阔而不失写实本色。构图讲究,诗书画印,浑然一体。在清末民初海上画派中影响仅次于吴昌硕。吴昌硕赠诗王一亭曰:“天惊地怪生一亭,笔铸生铁墨寒雨。”
1932年任全国艺术家协会理事。1937年日寇侵占上海后,坚辞不就伪职,表现出高贵的劲风亮节。1938年11月病逝。重庆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公葬。蒋介石题送挽联:“当飘摇风雨之中弥征劲节,待整顿乾坤而后重吊斯人”。[1]
中文名
王一亭
别名
号白龙山人、梅花馆主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浙江吴兴
出生日期
1867年
人物关系
刘嵩樵
学生
生平简介
王一亭,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做经营海运业务的天余号跑街,后升任该号经理。三十岁出任日清公司总代理,后涉足电器、保险诸业,跻身清末上海最大实业家之列。
光绪三十一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任中国同盟会上海分会机关部财务科长。资助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先后出任上海军政府商务总长、华商电气公司董事、中华银行董事。上海光复后,历任交通部长、工商部长,尝集资九十一万金资助革命军。
1909年,参与发起豫园书画善会,参加题襟馆金石书画会活动。
王一亭
1912 年,中国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中国同盟会上海支部改国民党上海分部,王一亭任部长。
1913年,国民党反袁派宋教仁遇刺,王慷慨资助讨袁二次革命,失败后,遭袁世凯通缉。从此退出政界,潜心于书画,热衷公益事业,奔走募集赈灾之款多达亿元。
1922年,当选为中国佛教会会长。
同年11月13日晚,王一亭在梓园设宴招待爱因斯坦夫妇。爱因斯坦在酒宴上致辞:“今日得观众多中国名画,极为愉快,尤佩服者,乃王一亭先生之个人作品。”
1923年,任上海商会主席。
同年9月,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王一亭援救甚力,为彼邦朝野感念。
1925年11月,海上书画联合会成立,会员有于右任、王一亭、赵云壑、吴昌硕、周炼霞、马企周、张善孖、张大千、叶柏皋、刘海粟、钱化佛、陶冷月、谢公展、黄宾虹等,查烟谷任会长。以研究发扬中国书画艺术为宗旨,多次举办会员作品展览。
1931年4月作为中国艺术家访问团团长,率张大千、王个簃、郑曼青、吴仲熊、钱瘦铁等青年书画篆刻家访日,于东京上野举办展览,引起轰动。
同年九一八事变后,联络书画界义卖,捐助东北抗日义勇军。
梅兰芳为王一亭祝寿
1932年,任全国艺术家协会理事。
1936年冬,上海地方当局以其热心公益,发起为其70岁祝寿。梅兰芳为王一亭祝寿。
1937年,日寇侵占上海后,辞去日清公司职务。日伪劝其出任伪职,王一亭不顾年迈体弱,携家眷避地香港,表现出高贵的民族气节。
1938年11月,因病重返回上海觉园,于13日逝世。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公葬。
1939年1月23日,王一亭追悼会于贵州路陈英士纪念堂隆重举行。上海孤儿院一百多名青少年吹奏哀乐,政界、商界、慈善界、教育界和艺术界重要人士出席追悼大会。王一亭遗像两上角分别悬挂国民党党旗和中华民国国旗。远在重庆的蒋介石题送挽联“当飘摇风雨之中弥征劲节,待整顿乾坤而后重吊斯人”。[1]
王一亭公葬大会
1948年12月22日,国民政府在虹口公墓为王一亭隆重举行正式葬礼,蒋介石为之题写“清标亮节”。[1]
与吴昌硕
王一亭对海派书画艺术的整体发展,特别是对艺术领军人物的树立起了关键作用。王一亭是上海这座大都市培育出的既有艺术天赋又有商业意识,既有创作能力又有经济头脑,既有审美追求又有社会责任的英才。
王一亭与吴昌硕合影
王一亭对吴昌硕金石书画的推广,对海派书画影响力的扩大,海派书画家在慈善赈灾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等,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在任伯年于1895年去世后,吴昌硕于1912年定居上海前,海派书画群体中公认的大家已不少谢世,如吴伯滔于1895年、虚谷于1896年、吴大澄于1902年、蒲华、钱慧安于1911年都归道山,王一亭成为中坚人物。
1912年,年近70岁的吴昌硕离开苏州,正式定居上海。王一亭在上海商界、金融界大力推介吴昌硕,使其名声大振,为海上画派树立起一位艺术界领袖。
1914年,王一亭为吴昌硕在上海六三园举办了生平第一次个展。六三园是当时日本政要和商界接待贵宾的宴庆地。吴派艺术始为日本各界所推崇。
受外祖母影响, 王一亭自幼酷爱绘画,十二三岁时,画名已传遍周浦镇,被视为少年奇才。后师任伯年,任伯年的创作理念及平民化艺术形式,对王一亭的绘画影响极大。用色明丽雅逸,人物造型生动,以适当变形与夸张使之更具神采。喜怒哀乐刻画细腻,颇富生活气息。与传统人物画的面容淡然、烟云供养相比,王一亭人物画表现出近代人文意识。
王画吴题, 风行一时
吴昌硕定居上海后,王一亭与之相从甚密,其后期书画创作深受吴昌硕金石风格影响,书法苍劲雄浑,画风趋向阔笔写意。用笔酣畅雄健,气势磅礴,设色浓艳,但仍保持其自身的写实特色。在清末民初海上画坛中地位仅次于吴昌硕。
吴昌硕曾赠诗王一亭曰:“天惊地怪生一亭,笔铸生铁墨寒雨。活泼泼地饶精神,古人为宾我为主。”
公益事业
王一亭出身贫苦,作为一名著名的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不辞辛劳、不计得失,成为上海最著名的慈善家和慈善界领袖人物,表现出高度的近代人文主义精神。
王一亭之人文主义精神
他先后参与策划、创办了上海孤儿院、中国救济妇孺总会、上海慈善团、上海游民习勤所、上复善堂等十多个上海最有影响的慈善组织,并担任国民政府赈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救灾准备金保委会委员长、上海慈善团体联合救灾会、上海国际救济会等社团的要职。
王一亭与高凤池创办的上海龙华孤儿院在当时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反响。由宋庆龄担任院母,社会名流张君康先生担任院长。
慈南在《纪白龙山人王一亭》一文中曾写道:“先生开会,常若人定,恒一言不发,然遇取决之际,事有不能决者,一言立解,凡上海慈善事业,无不有先生名,盖无先生之名在董事列,若不足以号召也者。各慈善经费恒不裕,其所办事业则又力求其大,因之收支常不敷,转以求先生,先生能有以纾其急。先生常谓‘办慈善事业,不愁无经费,如办得好,人自会送款子来’。有时至无可筹措际,先生常出其所作书画,集巨款,而以嘉惠公益慈善事业。”
王一亭是一位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慈善家。1923年9月1日,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他与朱葆三等人在《申报》上刊登《救济日本大灾召集会议通告》,及时垫募白米六千担,面粉二千多包及药品、木炭等生活急需品,急速运往日本,为最早抵达的外国救援船,并向日本灾区寄赠一座梵钟,日本人称其为“王菩萨”。
1983年,王一亭墓迁于吴县洞庭东山杨湾,日中友协会长宇都宫德马题词“恩义永远不忘记”,感念当年救济之恩。
王一亭对上海的艺术教育事业也作出了突出贡献。1912年,王一亭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创办之初出任校董,出资相助,并亲自授课。后又创办上海昌明艺术专科学校,培育青年英才,弘扬海派艺术。
王一亭又是一位促进对外艺术交流的使者,曾多次组织中日书画家互访及办展,影响巨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