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监察法制史
  • 中国古代监察法制史
  • 中国古代监察法制史
  • 中国古代监察法制史
  • 中国古代监察法制史
  • 中国古代监察法制史
  • 中国古代监察法制史
  • 中国古代监察法制史
  • 中国古代监察法制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代监察法制史

7 2.3折 30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晋藩 编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31220 4

上书时间2024-06-24

元亨书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晋藩 编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12
  • 版次 1
  • ISBN 9787214049636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39页
  • 字数 38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监察法制的历史是中国法制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源远流长、从未中断的。监察法律文化的积淀之深厚与监察立法内容之丰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是取之不尽的治国财富。
中国古代的权力结构是沿着专制主义集权的轨道发展的,它之得以矗立,有赖于统一的军队和统一的官僚机构的支撑。官僚机构是推动国家机器运转,实施治国、理政、驭民的物质力量,因此治官——使官僚按照法定职责行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治官而需要察官,为察官而需要法律,监察法制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由于历代的历史背景不同,面对的政治形势和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关系也有异,因此监察法制的具体任务是不同的,但总的说来都是依法整肃百僚,“彰善瘅恶,激浊扬清”,平衡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分配,控制官僚个人法定权利以外的占有,借以缓和官与民的矛盾,发挥官僚机构的制衡作用和实现社会的整合。
【作者简介】
张晋藩,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1986年、1996年、1998年曾分别为中共中央书记处、全国人大常委会讲授法律课。出版《中国法制史》(古代卷)、《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中国近代社会与法制文明》、《中国宪法史》等专著十余部,主编《中国法制通史》(10卷本)、《中国少数民族法制通史》、《中国司法制度史》等著作二十余部,其中有些已译成英、日、韩等国文字。
【目录】
第一章先秦监察法制的萌芽状态
第一节原始社会晚期权力监督实践的出现
一政治权力的分离与分化
二原始社会晚期的权力监督实践
三原始社会晚期监督实践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夏商周权力监督的制度化发展
一权力分离与分化的强化
二权力监督体制的发展
三权力监督思想的出现
四权力监督相关立法的出现
五夏商周时期权力监督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春秋战国权力监督制度的转型
一政权结构的调整
二权力监督体制的系统化
三权力监督思想的理论化
四权力监督相关立法的成文化
五春秋战国时期权力监督制度的过渡性质

第二章秦汉监察法制的形成阶段
第一节君主专制主义政权结构的定型
一君主专制主义体制下的皇权
二君主专制主义体制下的中央政府
三君主专制主义体制下的地方政权

第二节相对完善的监察体制
一中央监察机关
二地方监察机关

第三节专制主义监察理论的成熟
一走向极端的秦朝监察思想
二更加成熟的两汉监察思想

第四节初具规模的监察立法
一律典
二诏令
三《监御史九条》与《刺史六条》

第五节监察法的实施
一严格的监察职官管理制度
二灵活多样的监察方式
三分门别类的监察活动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监察法制的南北互进
第一节发展变动中的专制主义政权结构
一皇权的衰微与重振
二三省制的形成

第二节趋向独立的监察体制
一曹魏的监察体制
二两晋的监察体制
三南朝的监察体制
四北朝的监察体制

第三节因应时代的监察思想与监察立法
一监察思想上的挑战与回应
二不断活跃的监察立法

第四节监察法的实施
一治官之官的管理制度
二沿行传统的监察方式
三不断细化的监察活动

第四章隋唐监察法制的成熟样态
第一节日臻成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结构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与完善
二州、县二级制的确立

第二节独立的监察体制
一官制完备的隋朝御史台
二专司监察的唐朝御史台
三独具特色的言谏制度

第三节亦德亦法的监察思想
一隋朝的监察思想
二唐朝的监察思想

第四节发展成熟的监察立法
一地方性监察法规——《监察六法》
二武则天时期的《风俗廉察四十八条》
三最具唐代特色的言谏法
四有针对性的出使巡察法

第五节监察法的实施
一完备的监察职官管理制度
二周全的监察方式
三周密细致的监察活动

第五章两宋监察法制的深向发展
第一节制衡原则下的政权结构
一行政与军事分立的中央政体
二分权制衡的地方行政体制

第二节监察体制的发展
一中央监察机构的设置
二地方监察机构的设置

第三节内容丰富的监察思想
一强调监察法制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重视对宰执大臣的监督

第四节细密的监察立法
一台谏系统的监察权
二地方监察机构的监察权

第五节监察法的实施
一有所发展的监察职官管理制度
二单一的监察方式
三富有成效的监察活动

第六章元代监察法制的承上启下
第一节“祖述变通”的政权结构
一彰显蒙古贵族权势的中央政体
二军民分治的地方机构

第二节改革变通的监察体制
一建制独立的御史台
二创设地方行御史台
第三节立台医“两手”的监察思想
第四节专门化的监察立法

第五节监察法的实施
一蒙汉有别的监察职官管理制度
二巡行的监察方式与基本的监察活动

第七章明代监察法制的调整与强化
第一节专制主义高度强化的政权结构
一中书省的废除与内阁制的设立
二行省制的废除与地方三司的设立
三实行藩王制

第二节继往开来的监察体制
一中央监察体制
二地方监察体制

第三节“重振纪纲,刷新吏治”的监察思想
一“重耳目之寄”以肃纪纲
二开言路以求直言

第四节趋于法典化的监察立法
一宪纲事类
二纠劾官邪
三六科通掌与各科分掌
四《南京都察院事例》
五出巡监察法规
六《抚按通例》

第五节监察法的实施
一完整规范的监察职官管理制度
二经常而广泛的监察方式
三全面系统的监察活动

第八章清代监察法制的细密与完备
第一节“满汉共治,极权顶峰”的政权结构
一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军机处
二最高监察机构与最大监察官

第二节“科道合一,网络密集”的监察体制
一中央监察执法机构
二地方监察机构
三负责专门事务的监察机构

第三节“乾纲独断,德法并用”的监察思想
一乾纲独断,极端强化皇权
二治国之道,首重吏治
三治吏之道,德法并用

第四节“极至完备,颇有建树”的监察立法
一监察法典——《钦定台规》
二其他配套法律法规

第五节监察法的实施
一行之有效的监察职官管理制度
二详尽周密的监察方式
三趋于法律化的监察活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