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规划建筑学硕士论丛:建筑的图像转向·视觉文化语境下的阐述
  • 城市规划建筑学硕士论丛:建筑的图像转向·视觉文化语境下的阐述
  • 城市规划建筑学硕士论丛:建筑的图像转向·视觉文化语境下的阐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城市规划建筑学硕士论丛:建筑的图像转向·视觉文化语境下的阐述

5 2.5折 20 九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炯、刘峰 著;赵和生 编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31121

上书时间2024-03-21

元亨书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徐炯、刘峰 著;赵和生 编
  •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8
  • 版次 1
  • ISBN 9787564136055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20页
  • 字数 108千字
【内容简介】
《城市规划建筑学硕士论丛:建筑的图像转向·视觉文化语境下的阐述》当下文化由以堆式“文字”为中心向以样式“图像”为主导的转向现象着手,以交叉学科的分析方式,从多个学术层面对“视觉文化”的“图像叙事”作了概括性的剖析,进而,从建筑的社会性和建筑自身的视觉特征入手,分析了“视觉文化”介入建筑的原因,由因索果,探讨了“视觉文化”介入建筑设计后,建筑图像化视觉转向的种种现象。最后,通过对当今建筑图像化视觉转向现象的评析,试图对处于视觉文化语境下的建筑图像化视觉转向趋势形成较为清晰的理解和认知。《城市规划建筑学硕士论丛:建筑的图像转向·视觉文化语境下的阐述》适合建筑设计技术人员和建筑学专业师生阅读。
【目录】
0绪论
O.1研究背景:“视觉文化”与当代建筑学的现状
O.2视觉文化语境下研究建筑学的现实意义
0.3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0.4课题的研究内容

1关于“视觉文化”的理论阐述
1.1视觉文化的涵义
1.1.1关于“视觉”
1.1.2关于“文化”
1.1.3关于“视觉文化”
1.2历史进程中视觉文化的三种形态
1.2.1视觉文化早期形态——“镜子”式仿像
1.2.2视觉文化中期形态——“克隆”式复像
1.2.3视觉文化后期形态——“数字”化拟像
1.3视觉文化与视觉艺术的区别
1.3.1概念的来源不同
1.3.2关注的对象不一
1.4小结

2“视觉文化”介入建筑的本原阐述
2.1时代根源: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
2.1.1视觉消费构筑了视觉文化介入建筑的阶梯
2.1.2大众化视觉传播带来审美泛化并消解传统审美方式
2.1.3视觉媒介的革新和转变
2.2建筑内因:建筑本身所具有的视觉性特征
2.2.1建筑以形式而存在
2.2.2建筑以图像的方式表达
2.2.3建筑形式作为图像符号的可读性
2.3小结

3建筑的图像化视觉转向现象解析
3.1复制、仿制与拼贴——对建筑波普化的审美视觉追求
3.1.1波普化的视觉审美与图像叙事
3.1.2“沃霍尔式”的机械复制
3.1.3“现成品”的视觉仿型
3.1.4图像式的拼贴集成
3.2“可见与不可知”——对建筑纯净的视觉追求
3.2.1简化与净化的审美趋向
3.2.2“极少”下纯净的诱惑
3.2.3极少下的“极多”
3.3平面化生存——对“新巴洛克”的视觉追求
3.3.1表皮的二维平面构成
3.3.2表皮的影像化呈现
3.4“奇观”式体验——对“软件建筑”的幻象视觉追求
3.4.1“软件建筑”的数字化视觉形态
3.4.2动态易变的视觉形态
3.4.3交互式虚拟视觉体验
3.5小结

4结语:对建筑图像化转向现象的思考
4.1当代中国建筑图像化转向现状
4.1.1制造“视觉流”
4.1.2模仿借鉴的“拼贴建筑”
4.2视觉文化冲击下中国建筑师的应对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