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

40 8.7折 46 九五品

仅1件

浙江嘉兴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12.0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唐君毅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5

版次1

印刷时间2014-05

印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3-18

评价103好评率 99.90%

  • 物流很快 12
  • 包装仔细 10
  • 发货速度快 9
  • 品相超预期 9
  • 值得信赖 8
  • 非常满意 8
  • 服务态度好 7
  • 品相不错 6
  • 物超所值 6
  • 价格实惠 5
查看全部评价

听云轩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书近全新,有原藏书人印章。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唐君毅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5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51921
  • 定价 4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9页
  • 字数 443千字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传统深厚,诸家义理丰富多端,而思想有流变,不是无端而来,知其来处方知其去处,即有溯本归原的必要。本书纵线专就环绕一核心观念而开展对中国哲学问题的讨论,横向则广摄各家学说,分别其方面,种类与层次;[导论篇]包括原理、原心、原名、原辩、原言与默,原辩与默、原致知格物、原道、原太极、及原命等诸文,一一皆可作为进入中国哲学义理世界门户。由[导论篇]再进,专就中国哲学核心观念性而论,即成[原性篇];盖命不离于性,及就人之面对天地万物,而能有其理想,生出中国哲学广大之价值世界者,必因其性之义而起也。
【目录】
自序
一 本书写作之宗趣及其所论述之范围
二 本书论述之方式、态度与方法
三 本书之内容
第一章 中国人性观之方向与春秋时代之对德言性、孔子之对
习言性、告子之即生言性与孟子之即心言性
一 人性观中西哲之胜义及中国人性观之方向
二 具体生命之性,非性相之性,及春秋时代之对道德
理想而言性,与孔子言性相近、习相远之涵义
三 告子之言义外及生之谓性之诸涵义
四 孟子不自生言性之即心言性可统摄即生言性之说之四义
五 孟子之即“心之生”以言性之意义
第二章 庄子之复心言性、荀子之对心言性与中庸之即性言心
一 心知、机心、成心之祸患
二 复性命之情之生活意义
三 心之思虑所成之礼义文理与性之对较关系,及性恶之义
四 心欲善,心中理、合道,与中理合道之“心之理”或“心之性”
五 中庸之即诚言性,即明言心,与率性尽性
六 尽己性、与尽人性、尽物性之涵义
第三章 乾坤之道、礼乐之原、政教之本,与秦汉学者之言性
一 易传之即继言善、即成言性,与本德行以有神明之知
二 运神明以知乾坤之道,与即道言性
三 礼记之尚情,与其即礼乐之原之人情以言性之论
四 礼乐、人情、德行,与天地之道
五 秦汉学者言性之目标,与吕览、淮南之贵生全性、
即寿言性、与摄德归性
六 率性循性,与人生行事及政教之本
七 综论道家型之生命状态之价值
第四章 汉魏学者对客观的人性之分解的说明
一 汉儒之谓人性为一客观之论题,董仲舒之为成王者
之任,而随名人理以言性之说
二 随名人理之思路之局限,与成就政教之目的以外之
言性观点之讨论
三 气分为阴阳二者之观念之形成与其涵义
四 人性与阴阳善恶及性三品之论
五 性之品级之观念之所以立,与王充之即命言性,及
纯价值义之性
六 刘劭为任使众材,而即形征性,论才性之品,与逐步
客观化之观人术
七 由阴阳至五行之观念之展成
八 五行与五常及刘劭之即形知性论试诠
第五章 客观的人性论之极限与魏晋人之重个性及个性之完成之道
一 个性与品类性,及“放达”、“超拔”之消极的意义
二 有个性之人其品格之高下之衡定标准
三 个性、我性、纯浪漫性,以无内容为其内容,而必
归于体无致虚,所遇而皆见其独
四 当前实境之消极的运用,为所遇而皆见其独所以可能之根据
五 道家之圣人之向往与其非历史人物性
六 老子不言性,而王弼言万物以自然为性,及郭象注庄之重独性
第六章 佛家言性之六义及其与中国传统言性之异同
一 法与性
二 妄执之自性诠义
三 种姓之性,同异性
四 体性、当体,与所依体
五 价值性与三性
六 佛家言性之方式与中国先哲言性之方式之比较
第七章 般若宗即空言性,与唯识宗即识言性及即种姓言性
一 般若宗之精神与法性即空性义
二 道安言性空,罗什、慧远言法性义
三 僧肇之物性义,及般若体性义,与老庄之致虚
四 唯识宗之三性论与其系统
五 唯识宗之五种姓之性及其问题
六 种姓论之应用之限度,及依佛心说一乘之义
第八章 佛心与众生之佛性
一 南北朝之佛性论与涅磐、法华、华严对佛性佛心之开示
二 无漏种之现行问题与大乘起信论之心真如之所以立,
及始觉不异于本觉义
三 释起信论之疑难:自性清净心之依何而立
四 自性清净心与生灭无明之关系及心生万法之“生”义诠释
五 一心之舍染取净义,及天台之性具染净与佛性有恶义
六 大乘止观法门论与法藏融通三性论
七 华严之真如随缘不变义
第九章 华严之性起与天台之性具及其相关联之问题
一 综述中国佛学中言“性”之问题之发展与天台华严间之诸问题
二 华严宗之性起义之所以立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书近全新,有原藏书人印章。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

运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