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道主义世界观到现代对世界的省思:费尔巴哈、马克思和尼采
¥
74
九品
仅1件
作者戴晖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D4
上书时间2024-11-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品相如图,扉页有章,内页干净不缺页。馆藏书,不适合收藏。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戴晖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7
-
版次
1
-
ISBN
9787305047992
-
定价
1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8页
-
字数
185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的主题在贺伯特·博德先生的“理性关系建筑学”中找到位置。理性关键建筑学通过理性的区分打破了历史连续性并且证明在单数意义上的现代是业已完整的世界。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世界观以经验的全体性表明自己是一种乌托邦。而马克思和尼采正视人的历史现实危机,它不是意识的异化,而是指人的创造性本质在不同维度上遭到剥夺。马克思和尼采的思想作为人的自我省思以迄今世界的转折为目标,世界的转折也是人与自身的区分,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重估一切价值都在这个意义上得到理解。
- 【目录】
-
《南京大学博士文丛》总序
序
导论
第一部分 费尔巴哈的宗教世界观和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克服
第一章 感性及其激情
第一节 对哲学及其历史的反感
第二节 直接的感性
第三节 全面的科学
第二章 他我及其共同体
第一节 上帝作为人的存在
第二节 类意识
第三节 社会的神性
第三章 人道主义及其未来
第一节 经验的全体性和乌托邦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全体性和革命
第三节 共产主义社会和将来的自由
第二部分 末世的思想方式和现代信仰
第四章 世界的转折及其现实性的缺失
第一节 马克思的省思的世界性
第二节 尺度在世界性省思中的位置
第三节 尼采的怀疑所做的区分
第五章 自我欺侮和诗人的控诉
第一节 反基督
第二节 非道德
第三节 反虚无主义者
第六章 真理和灵魂的赞歌
第一节 一切价值的转换
第二节 超越-自我(Die Selbst-uberwindung)
第三节 同者永恒轮回的世界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