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法中不明确概念类型化研究
  • 刑法中不明确概念类型化研究
  • 刑法中不明确概念类型化研究
  • 刑法中不明确概念类型化研究
  • 刑法中不明确概念类型化研究
  • 刑法中不明确概念类型化研究
  • 刑法中不明确概念类型化研究
  • 刑法中不明确概念类型化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刑法中不明确概念类型化研究

75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建军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F472

上书时间2024-05-22

陈钰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建军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8
  • 版次 1
  • ISBN 9787511897367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9页
  • 字数 28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出版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我国刑法中不明确规范的类型化探讨,提出实现我国刑法立法科学化、明确化的建议。本书适合法学本科、研究生和其他法学研究者选用。
【作者简介】
张建军,汉族,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1972年11月生,甘肃省天水人。吉林大学法学学士(1995年);清华大学法学硕士(2004年);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2013年)。

主要致力于刑法基础理论和职务犯罪研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政法论坛》、《法律科学》、《法商研究》、《法学》、《法学评论》、《法学论坛》、《现代法学》、《当代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中国刑事法杂志》、《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武汉大学学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项。
【目录】
第一章刑法明确性原则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刑法明确性原则的概念、根基与功能

一、明确性——法治的重要维度

二、刑法明确性原则的概念

三、刑法明确性原则的历史渊源

四、刑法明确性原则根基的多维透视

五、刑法明确性原则的功能

第二节刑法明确性原则的判断标准

一、静态之维:从刑法规范的内容及结构展开

二、动态之维:从判断基准和判断尺度展开

三、判断刑法明确性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刑法明确性原则的相对性

一、刑法立法不可能达到绝对明确

二、刑法明确性原则的机能缺损及局限

三、理性对待明确性原则的相对性

第二章刑法明确性问题的类型化探讨

第一节空白罪状的明确性

一、空白罪状对刑法明确性原则的冲击

二、空白罪状与刑法明确性原则的契合

三、如何具体衡量空白罪状是否明确

第二节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的明确性

一、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与明确性原则的冲突

二、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与明确性原则的契合

三、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如何体现明确性原则的要求

第三节定量因素的明确性

一、定量因素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二、定量因素的明确性之争

三、如何认识定量因素的明确性

第四节兜底条款的明确性

一、兜底条款:一个有待厘定的刑法概念

二、兜底条款对明确性原则的冲击

三、兜底条款的生成机理

四、兜底条款与明确性原则的契合

五、兜底条款明确化的构想

第三章刑法明确性原则在我国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明确性原则的立法实现路径

一、确立疏密平衡、繁简得当的立法指导思想

二、选择体现明确性要求的罪状表述方式

三、改革和完善罪名立法模式

四、一体采用相对确定的法定刑模式

五、采用例示式立法技术

六、刑法立法中引入公众参与制度

七、吸纳语言学家参与刑法立法

八、使用具有明确性特质的立法语言

第二节通过对话达成共识的适用解释

一、为什么要倡导法官解释

二、通过对话达成共识的动态解释过程

三、对不明确刑法规范进行解释的基本规则

第三节案例指导制度

一、案例指导制度与刑法规范的明确性

二、通过案例指导制度实现刑法明确性的构想

三、对我国案例指导制度前景的展望

第四节不明确刑法规范的违宪审查

一、域外对不明确刑法规范进行违宪审查的实践及判例

二、对不明确刑法规范进行违宪范审查的理论根基

三、从刑法的明确性原则看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构建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