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传9787505759152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35.21
5.2折
¥
68
全新
库存79件
作者郭宏文 杨帆
出版社中国友谊
ISBN9787505759152
出版时间2024-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2121497
上书时间2025-01-1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郭宏文,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辽宁省葫芦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出版有长篇人物传记《董明珠:倔强营销的背后》《首富王健林:大业已成的创业者》《道生万物:郭广昌与复兴》等30多部。
杨帆,女,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创作发表散文、小说等各类作品100多万字。出版有人物传记《陆游:江山万里看无穷》《民族英雄郑成功》等书。\\\"
目录
\\\"
第一章
从奥马哈开始的成长之旅
01 生于奥马哈的法律世家 // 002
02 迷恋养仓鼠的顽皮少年 // 008
03 父母影响,酷爱读书 // 014
04 应征入伍,晋升少尉军衔 // 020
05 军事基地的气象预报员 // 026
第二章
两次婚姻与家庭
01 第一次婚姻冷静结束 // 032
02 失去爱子的心情糟糕至极 // 038
03 第二次婚姻幸福起航 // 043
04 孩子是上天赐予的礼物 // 049
05 教育孩子牢记人生准则 // 055
06 让星岛变成宁静的港湾 // 062
第三章
投资与创业上的初试锋芒
01 初涉投资领域屡屡成功 // 068
02 房地产开发项目大获全胜 // 075
03 巴菲特祖父杂货店的短工 // 081
04 与巴菲特的第一次谋面 // 087
05 兴办最好的律师事务所 // 092
第四章
蓝筹印花与西科一个不能少
01 组建成立证券公司 // 100
02 让投资人变得更优秀 // 105
03 从容面对股市动荡 // 110
04 投资获得蓝筹印花控制权 // 116
05 力阻西科金融被收购 // 122
第五章
伯克希尔的顶级智囊
01 平息蓝筹印花调查风波 // 128
02 重组做大伯克希尔 // 132
03 和可靠的人打交道 // 138
04 业绩飙升时抛售房地美 // 143
05 尊重采纳小股东的意见 // 148
06 西科金融侃侃而谈的主席 // 153
第六章
站在格雷厄姆的肩膀上
01 堪称格雷厄姆的影子 // 160
02 格雷厄姆时代的终结者 // 167
03 富兰克林的忠实信徒 // 172
04 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 178
05 多元思维模型的崇尚者 // 183
第七章
投资生涯的高光时刻
01 《布法罗晚报》华丽变身 // 190
02 果断退出储蓄机构联盟 // 197
03 投资生涯的转折点 // 203
04 喜诗糖果赚到120亿美元 // 208
05 可口可乐市场价值超万亿 // 214
第八章
危急时刻,力挽狂澜
01 减少公司的现金持有量 // 222
02 购进美联航,险遭巨大损失 // 228
03 伯克希尔年会的捧哏角色 // 233
04 勇于直面所罗门公司危机 // 238
05 信心满满投资富国银行 // 245
第九章
一只眼依然看清整个世界
01 巴菲特的心灵导师 // 252
02 剩下一只眼睛看得更清楚 // 258
03 女士心中的英雄 // 263
04 钱财乃是身外之物 // 268
05 人气爆棚的董事会主席 // 273
第十章
投资中国市场的坚定者
01 创建伯克希尔B类股票 // 284
02 盛赞李录是中国版的沃伦 // 288
03 誓言带着比亚迪股票辞世 // 293
04 高尚品格才是成功秘诀 // 300
05 长期看好中国的投资机会 // 305
主要参考书目 // 312
\\\"
内容摘要
\\\"这是一部深入描绘了著名投资家查理·芒格的传奇人生和投资哲学的传记,完整地讲述了他近百年的生命历程。
查理·芒格是沃伦·巴菲特的长期合作伙伴和亲密战友,被誉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幕后智囊和灵魂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投资者,更是一位博学的思想家,以其独特的智慧和人生哲学影响着投资界。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丰富的素材和细节,展现了芒格如何从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成长为一位亿万富翁,以及他如何以其独到的见解和决策帮助巴菲特开拓视野,共同创造了伯克希尔的辉煌。书中不仅讲述了芒格的投资生涯,还涉及了他的个人生活,以及他如何克服人生中的每一次的困难和挑战。\\\"
主编推荐
"★迄今为止查理·芒格一生真实记录,更翔实、更丰富、更精彩的查理·芒格传记。
★揭开查理·芒格的投资智慧,剖析其投资原则与理念
★ 芒格以其独特的多学科思维模式而闻名,本书展示他如何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应用于商业决策,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查理·芒格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副主席,与沃伦·巴菲特并肩作战多年,他的思考方式和投资哲学对全球投资者有着深远影响。阅读本书,可以深入了解这位投资大师的智慧和人生哲学。"
精彩内容
\\\"在当律师的过程中,查理·芒格悟出并积累了许多经商之道。沃伦·巴菲特回忆说:“查理参与过万国收割机公司的资产交易和20世纪福克斯的业务。他总是能看清现实,如果发现什么问题绝不会坐视不理。”有一段时间,芒格对一座在加利福尼亚莫哈维沙漠的优质硼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回忆说:“我很想拥有那座硼矿,开采成本低,保有量大。那的确是一座非常值得拥有的硼矿,后来被某个知道他价值的人拥有了。”芒格投资做生意的第一个合伙人是他的客户,名字叫埃德·霍斯金斯。在芒格眼里,霍斯金斯是个很棒的人。当时,霍斯金斯创建了变压器工程公司,风险投资商想取代他,但他不同意。于是,他找到芒格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寻求法律帮助。于是,芒格和同事为霍斯金斯做了一个计划,用大量的信用资本买断了他的股份。芒格回忆说:“这是一件早期的杠杆收购案例。表面看来是法律问题,其实可以用非法律方式解决。”芒格因此得以与霍斯金斯结识,而且相处得很融洽。1950年,芒格看准时机,主动找到霍斯金斯,注资成为变压器工程公司的合伙人,由此开启了他的投资创业之旅。芒格投资的这个变压器工程公司,专门为军用火箭之类的设备设计高度定制的变压器。
当时,朝鲜战争爆发,战争给东北亚地区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一些美国企业带来了发战争财的商机,南加州的很多军工厂为供应战争所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加州是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一个狭长的州,人们习惯将以旧金山为核心的湾区地带称为北加州,而将以洛杉矶为核心的都市地带称为南加州。为了争夺市场,竞争对手急于快速扩张,结果导致供大于求。在此之前,由于变压器工程公司收购了威廉米勒仪器有限公司,因此欠下了大笔收购债务。而威廉米勒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阴极射线示波器又没能创造利润,从而变相地导致了变压器工程公司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从而造成了恶性循环,生意越来越差。芒格离婚前后一度出现的家庭财务危机,也正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为了尽早摆脱困境,霍斯金斯每周都要工作90个小时。芒格回忆说:“他的头发都掉光了,在困境中苦苦挣扎着。”后来,在霍斯金斯的不懈努力下,公司逐渐出现了转机,阴极射线示波器也开始打开销路。芒格和霍斯金斯经过研究分析,决定弃卒保车,缩减公司规模。在财务主管哈里·博特尔的帮助下,芒格和霍斯金斯卖掉了威廉米勒仪器有限公司。结果,更先进的磁带记录技术很快取代了阴极射线示波器,芒格和霍斯金斯的决策显示了神奇的前瞻性,从而避免了重大损失。后来的1961年,芒格和霍斯金斯又卖掉了变压器工程公司,就此得到了高额的回报。芒格回忆说:“战争结束后,这门生意就不好做了。我们的资金非常紧张。当时我们的心里挣扎万分,很痛苦。我们几乎失去了所有。最终我们还是成功了,虽然算不上是一鸣惊人,不过我们最终的投资回报率还是相当可观的。”1950—1961年,芒格和霍斯金斯合伙了长达11年,不仅成为最好的朋友,也让芒格在经商之路上迈出了踏实的第一步。从结果看,芒格的第一次投资是成功的,同时也是一次吃一堑长一智的经历。
芒格在投资威廉米勒仪器有限公司的过程中,体验了一次惊险的过山车后,他深深地体会到,收购一家注定破产的公司,寄希望于在它破产前能清偿所有债务并有所盈利,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就此,芒格学会了如何界定优良企业。他说:“好企业和差企业之间的区别在于,在好企业里,你能做出一个接一个的轻松决定,而差企业的决定,则常常是痛苦万分的。”他还说:“我从来没有再回过高科技行业,因为我尝试过一次,发现很多问题。我就像马克·吐温的猫一样,只要有一次不好的经历,就永远不会坐到火炉上,哪怕已经冷掉的火炉也不行。”后来,芒格的投资视角转向了土地开发。
1961年,芒格的朋友奥蒂斯·布思来找他,让他帮助处理遗嘱检验问题。与布思一起来找芒格的,还有布思的父亲。布思的父亲在加州理工学院对面的街区有一块地,他感觉这份地产没啥用途,就计划在遗嘱检验完成后把它卖掉。就是这次接触,让芒格步入了土地开发的快车道。
奥蒂斯·布思是芒格一个客户的儿子。布思出生于一个新闻世家,并自诩为钱德勒家族的末代子孙。钱德勒家族是以新闻起家的,是美国西海岸最显赫的家族之一,而布思是《洛杉矶时报》创始人哈里森·格雷·奥蒂斯的曾孙。《洛杉矶时报》创立于1881年12月4日,是美国西部最大的英文对开日报,有着“美国第三大报”之称,曾为美国西部的开发和加州南部工业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只是后来《洛杉矶时报》负债累累,一度排到了破产榜的第二位,最终被《芝加哥论坛报》的东家——论坛报业公司所收购。
布思的父亲并没有子承主业办报纸,而是做了一名石油投机商兼一个大农场主,还一度在一家云母矿业公司工作。布思在加州理工学院毕业时,拿到了工程学学位的证书。巧合的是,他和芒格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同届同学,只是二人因为所学专业不同,读书时没能彼此相识。后来,布思转到斯坦福商学院学习,又与芒格的第二任妻子南希·巴里成了校友。
布思与他的父亲完全不同,对新闻有着特殊的兴趣。他继承发扬了祖辈的传统,到《洛杉矶时报》工作,与《洛杉矶时报》周日版的主要印刷厂家经常打交道,逐渐产生了买下这家印刷厂的想法。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洛杉矶时报》的老板,并计划退出《洛杉矶时报》,去专心经营印刷厂。布思认为《洛杉矶时报》管理层不会有收购印刷厂的想法,原因是印刷厂有工会。因为美国工会的职能太强大了,不但能决定什么人做什么工作,给什么报酬,确定工作章程,最可怕的是为了从雇主那儿争取更好的待遇,工会还能决定罢工。《洛杉矶时报》愿意让布思以供应商的身份拥有这家印刷厂,然后服务于《洛杉矶时报》的周日版。
但最终应该怎么操作,布思心里没有底。于是,他便来到缪齐克、皮勒和加勒特律师事务所,咨询父亲的律师罗伊·加勒特。罗伊说:“我这里有个和你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你不如去找他问问。”就这样,布思与芒格这两个同为35岁左右的年轻人坐到了一起。布思后来回忆说:“那时的查理和现在一样,跃跃欲试,雄心勃勃。我们一起忙碌,完成了交易,买下了一家照相凹版印刷厂。那家印刷厂的主要客户是《洛杉矶时报》的周日版,后来改名为《家居》杂志。”整个谈判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布思回忆说:“在《洛杉矶时报》的历史上,那时正是集团开始多元化经营的关键时刻。他们请来麦肯锡的人提供咨询意见,麦肯锡负责此事的人是杰克·万斯。杰克看了一遍合同的条款说:‘天啊,你不是买,根本就是把这家印刷厂偷走了。’他接着说,‘我们要买这家厂,你最好合作一点。’《洛杉矶时报》这么做相当疯狂,不过麦肯锡真的把这家印刷厂买下来了。我后来有幸又从麦肯锡的手上收购回来。”麦肯锡是世界级领先的全球管理咨询公司,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詹姆斯·麦肯锡于1926年创建。公司的使命就是帮助领先的企业机构实现显著、持久的经营业绩改善,打造能够吸引、培育和激励杰出人才的优秀组织机构。
许多年以后,布思仍对收购印刷厂这件事记忆犹新。他说:“在交易过程中,我开始越来越了解芒格。我们去和厂长谈判过好几次。我们越来越投机,不知道芒格什么感觉,至少我发现我们两个人的想法总是不谋而合。一旦他开始说点什么,我就知道他接下来想说的话。他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朋友,很好很好。”在谈判收购《洛杉矶时报》的过程中,芒格也同样觉得两个人心有灵犀,而且彼此高度认可。
此时,刚刚完成第二次婚姻的芒格夫妇,居然给布思做起了大媒人。他们把自己的朋友——漂亮的杜迪介绍给了布思,布思与杜迪一见钟情,不久便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不久,杜迪生了一个女儿。巧合的是,彼时芒格与南希的第二个儿子菲利普也出生了。从此,两对夫妇互相成为对方孩子的教父教母,两个家庭也一起前往新西兰或澳大利亚等地垂钓度假。
购买印刷厂一年后,当布思来找芒格帮助处理遗嘱检验问题时,芒格当即建议不要把遗嘱中涉及的这块地卖出去,应该保留并加以开发。芒格的建议显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土地开发的商机。
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有着“天使之城”美誉的洛杉矶已成为美国西部最大的城市。由于遍地都是商机,人们以每周增加1000人的速度疯狂涌入洛杉矶寻求发展。爆发式的人口增长,必然需要大量的住房,而土地开发将是一个最赚钱的行业。而此前,加州自住式公寓开发正处于方兴未艾的态势。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芒格给布思出主意说:“你自己造一片公寓吧!你不该把这两幢占据整个街区尽头的房子拱手相让。你把它们买下来,拆掉,重新规划重新建造,然后销售自住式的公寓。”听了芒格的话,布思当即诚恳地发出邀请说:“查理·芒格,要是这个主意这么好,你也确信能成功,为什么不投点钱进来和我一起做呢?没有你,我做不了这个项目。”芒格笑着回答说:“我要是连自己的建议都无法实行,那可真是自取其辱了。”就这样,两个好朋友一拍即合,每人出资5万美元,联手买下了洛杉矶街区中靠近加州工学院的那一块土地。
对于布思来说,从事房地产开发和建造行业还是头一次。但芒格要比布思好一些。1960年,芒格在汉考克公园的两块土地上收购了一幢大厦。大厦到手后,芒格立即将大厦拆除,并高价出售了其中的一块土地,一举获得了丰厚的利润。随后,他用这笔钱在另一块土地上为新家庭建造了一幢大房子。芒格通过一买一卖,不仅白得一幢大房子,还攒下了一笔钱。芒格一家一直住在那一幢大房子里,后来重新扩建、翻新几次。
芒格和布思经过反复研究推敲,决定建造的新公寓要尽可能地为住户提供更多的土地和更大的使用面积。由于地段好,芒格和布思的公寓项目一经推出,底层的公寓就深受人们的青睐,很快售罄。而楼上的高层单元销售虽然缓慢一些,但毕竟是学区房,最后也顺利售出。二人的首次合作就旗开得胜,项目利润高达400%。起初,二人总共投入了10万美元,而公寓建好后转手就收回了50万美元。这样的高收益,简直让芒格和布思做梦时都笑醒了。
1967年,芒格再次出手。他和布思在帕萨迪纳的橘子林大街进行了第二次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合作。橘子林大街很宽阔,街两边的老建筑几乎都被公寓楼所取代。芒格和布思总结了第一次公寓项目合作的经验与教训,把着力点放在了建造平房上,标价与低密度土地使用率相对应。虽然房屋售价很高,但单层平房仍然成为抢手货,芒格和布思建多少房子就卖出多少房子,赚到丰厚的利润成为他俩合作的唯一结果。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