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长心理学(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修订版)9787521635744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22.94
6.4折
¥
36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责编:王悦|译者:刘建金
出版社中国法制
ISBN9787521635744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6元
货号31776454
上书时间2025-01-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古典精神分析的三大代表人物。著有《自卑与超越》《生活的科学》《理解人性》。
刘建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罗切斯特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中西道德心理学及道德教育的比较,家庭教育及家校合作等,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参与多个部级科研项目。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人格的统一性
第三章 追求卓越及其教育意义
第四章 引导追求卓越的努力
第五章 自卑情结
第六章 儿童的发展:预防自卑情结
第七章 社会情感及其发展的障碍
第八章 儿童在家庭中的位置:情境与补偿心理
第九章 作为准备性测试的新情境
第十章 学校里的儿童
第十一章 外部环境的影响
第十二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
第十三章 教育的失误
第十四章 对父母的教育
附录Ⅰ 个体心理学问卷调查
附录Ⅱ 五个案例及其分析
内容摘要
在本书中,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结合自己多年来为儿童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经历,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深入地剖析了“问题儿童”产生的根源,涉及自卑情结、
社会兴趣、环境的变化、在家庭中的位置、对性别角色的认识等方面。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批判了遗传决定论的观点,认为世界上没有问题儿童,只有缺少正确引导的“生活失败者”!
阿德勒在本书中提出的观点和建议有助于父母和教师理解孩子的行为,引导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精彩内容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成人的教育问题实质上是不断认识自我并理性引导自我的问题。儿童的教育可能也可以这样进行,但有一点却很不一样:由于儿童不够成熟
,指引(对于成人而言不可或缺)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如果我们希望,也可以允
许儿童按其自身节奏发展;如果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如
两万年,加上非常有利的环境,他们最终也能达到文明社会成人的标准。很显然,这一方法不具可行性,因此,成人必须关注如何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给予指引。
指引儿童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在于成人的无知。成人对自我的认知尚不充足,对引起自我情感和情绪的原
因及自身喜好也不甚明了。
简而言之,成人对其自身心理还不甚了解。因此,要他们去理解儿童,并以恰当的知识引导儿童,无异于瞎子摸黑路——难上加难。
个体心理学特别关注儿童心理,既关注儿童心理本身,也关注儿童心理研究给成人性格和行为特征研究带来的启示。与其他心理学方法不同的是,个体心理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合一,坚决主张人格的统一性,致力于研究人格发展及其表现形式的动态过程。这样看来,可以说,知识已经是一种实践的智慧,因为这些知识来自实践中的错误,无论谁(心理学家、父母、朋友或个体本人)拥有这些知识,都会立刻知晓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引导相关的人格发展。
由于这一研究方法,个体心理学的所有原则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因为个体心理学把个体行为看成是由人格整体所驱动和指引的,所以个体心理学对个体行为的任何解释都反映了同一相互关系,这一相互关系体现在一系列的精神活动之中。
因此,在引言中,我们将从总体上介绍个体心理学的观
点,在之后的章节里再详细阐释这里提及的各种相互关系的问题。
人类发展的基本事实是:我们的精神总是在一定目标的指引下不断努力和前进的。从婴儿早期开始,儿童就不断努力,以求发展,这种努力是由追求伟大、完美、优越这一目标所推动的;这一目标虽然是在无意识中形成的,但却无处无时不在产生影响。当然,由这种目标所推动的努力反映了人类特有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这种努力会影响我们一生
中所有的具体行为,甚至会影响我们的思想,因为我们的思想并不是对世界的客观
反映,它会与我们已经形成的目标和生活方式相关联。
每一个个体的存在都肯定有统一的人格。每一个个体既表现了统一的人格,也
以独特的方式塑造这一人格
。因此,个体既是艺术作品
本身,也是创造艺术作品的艺术家。个体是其自身人格
的创造者,但这个创造者既不是纯熟干练的工人,也不是对自身身体和灵魂有完整理解的人;相反,他是极度脆弱、极易失败、不尽完美的人。
在考察人格建构时,我们必须留意这一过程中一个主要的不足之处:人格统一
体。它特有的方式和目标都不是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
之上,而是建立在个体对生
活事实的主观解读的基础之上。观念,即关于事实的看法,从来都不是事实本身;正因如此,生活在同一客观
世界中的人会以不同的方式塑造自己。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对事实的理解来建构自己的,有些人的理解更为合理,有些人的理解则不那么合理。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时时面对和处理个体理解所带来的偏差和错误,特别是在童年早期形成的错误观念,因为这些错误观
念会严重影响我们之后的生
活方式。
我们用一个具体的临床案例来说明这一情况。一位52岁的女士,总是对比她年纪大的女人嗤之以鼻。她说,当她还很小的时候,总是感觉很丢脸,觉得自己不如
别人,因为她有一个姐姐,总是能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这里,我们可以通过个体心理学的“纵向”观点看到这位女士现在(生命的晚年)和过去(生命的早期)有相同的心理机制和心理动力。
她一直都担心自己不受重视,发现别人更受欢迎或更被喜爱时会感到愤怒和烦恼。
即使我们对这位女士生活的其他方面或其特有的人格整体一无所知,也基本上可以从这两个事实推理出其他未知的部分。在这方面,心理学家有点类似于小说家。小说家必须根据一定的行动路线、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创造出故事人物,这些人物给人留下的印象必须具有统一
的人格特征。好的心理学家能预测这位女士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能清楚地描述伴随其人格所特有的“生命线”的特点。这种努力或达成目标的活动促使个体建构人格
,但这也蕴含了另外一个心理事实——自卑感。所有儿童都天然地具有一种自卑感
,这种自卑感激发了儿童的创造力,促使他们采取行动来改善自己当前的处境,以消除自卑感。对当前处境的改善会降低自卑感。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也许可以理解为一种心理补偿。
P3-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