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进学生的幸福:学校中的积极心理干预978757202882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促进学生的幸福:学校中的积极心理干预9787572028823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55.36 7.4折 75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香农· M. 苏尔多(Shannon M. Suldo)

出版社上海教育

ISBN9787572028823

出版时间2024-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5元

货号32237073

上书时间2024-12-3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香农·M.苏尔多(ShannonM.Suldo),哲学博士,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学校心理学教授。在阐释学生幸福感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在小学、初中和高中等各类学校开展积极心理干预方面经验丰富。获美国心理学会第16分会(学校心理学分会)“莱特纳·维特默奖”。

目录
第一部分 学生幸福感概述
第一章 背景和原理 3
幸福和积极心理学概述 3
心理健康的双因素模型 6
完全心理健康者 12
易感者 12
疾患者 13
有症状但自我满足者 14
主观幸福感的益处 14
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学校心理健康服务 17
与积极心理学相似的方法 19
人本主义治疗 19
社会与情绪学习 20
积极青少年发展 20
心理韧性研究 21
本书的目标读者 23
第二章 测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25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 25
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 28
多维度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 30
简版多维度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 32
享乐主义主观幸福感测量总结 33
测量构成主观幸福感的心理倾向 34
单一优势测量 34
多维优势测量 35
社会与情绪健康量表的校内应用 42
本章小结 44
第三章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 45
主观幸福感相关因素的主要类别 47
学生层面的相关因素 49
人口学因素 49
人格 49
态度 50
活动 50
健康 51
家庭层面的相关因素 52
朋友层面的相关因素 53
学校层面的相关因素 54
学校氛围 54
学业技能 56
促进学业的因素 57
本章小结 57
第二部分 以学生为中心提升青少年
幸福感的策略
第四章 积极心理干预设计与开发的理论框架 61
幸福感的稳定性 62
基因设定点 62
人格与幸福感的关系 63
享乐适应 63
可持续幸福感模型的构建 66
基因设定点 66
生活环境 67
意向性活动 67
青少年基因设定点的证据 68
双生子研究 68
双生子研究以外的证据 70
对幸福感改变持乐观态度的证据 77
积极心理干预 78
积极心理干预对提高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效果 81
积极心理干预如何提升主观幸福感 99
积极情绪 99
扩展 101
构建 101
实证支持 102
增加积极情绪 102
第五章 幸福感提升项目:对青少年的选择性干预 104
干预的理论基础 105
幸福感提升项目概述 106
积极导入———第一课 108
第一阶段:关注过去的积极情绪———第二课和第三课 109
感恩 109
第二阶段:关注当前的积极情绪———第四课至第七课 111
善良 112
性格优势 113
品味 115
第三阶段:关注未来的积极情绪———第八课和第九课 117
乐观思考 117
希望 120
回顾和结课———第十课 122
后续联系和其他考虑因素 124
干预开发:理论、资金和实证支持 126
有关幸福感提升项目前景的总结性评价 129
选择性干预案例:某中学案例研究 131
第六章 提升青少年幸福感的选择性和指征性干预 142
实施幸福感提升项目的发展性考量 144
小学 144
高中 147
用其他积极心理学方法支持目标学生 149
自我管理项目 149
基于优势的简单咨询干预 151
高强度的积极心理干预 153
目标学生幸福感提升项目的个性化应用 157
选择性干预 157
指征性干预 159
指征性干预案例:某高中案例研究 160
第三部分 提升青少年幸福感的生态策略
第七章 提升学生幸福感的通用策略 165
教师幸福感的重要性 166
定义教师幸福感 167
教师幸福感对课堂氛围和学生结果的影响 168
聚焦教师幸福感的积极心理干预 170
正念 170
感恩 171
多目标干预 172
性格优势 172
课堂关系对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性 176
学校和课堂的积极心理干预 177
基于优势的积极心理干预的课堂应用 178
多目标积极心理干预的课堂应用 185
本章小结 196
第八章 提升青少年幸福感的家庭中心策略 197
父母幸福感的重要性 198
聚焦父母幸福感的积极心理干预 200
正念 200
感恩 203
多目标干预 204
亲子关系对儿童幸福感的重要性 205
父母参与的心理干预 207
包含父母的多目标积极心理干预的应用 210
第四部分 对跨文化和系统提升
幸福感的专业思考
第九章 跨文化和国际思考 217
定义幸福感的文化因素 218
主观幸福感评估的文化因素 222
主观幸福感决定因素中的国际和文化考量 225
积极干预策略的国际和文化考量 227
文化契合 228
全球积极心理干预的效果 230
对幸福感提升项目的跨文化相关性假设 233
第十章 在多层次支持系统中整合积极心理学 236
综合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中的积极心理干预 236
与促进学生积极结果一致的教育框架 239
多层次支持系统 240
积极行为干预和支持 242
整合的普遍支持 246
积极心理干预与积极行为干预和支持的整合 248
对多层次支持系统内积极心理干预的说明 250
三层连续性支持 250
基于数据的决策 253
专业发展和指导 255
改善学生成果的研究验证实践 256
本章小结 257
附录 259
参考文献 378
译后记 422

内容摘要
幸福感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促进学生的幸福显得尤为迫切。本书回顾了学生幸福方面的研究,介绍了相关背景和理论基础,学生幸福感的测量方法,以及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有关的因素。阐述了促进青少年幸福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介绍了跨文化和跨组织开展促进幸福项目的思考。本书既系统阐明了影响青少年幸福促进的因素,也分享了促进青少年幸福的生动案例。

精彩内容
幸福和积极心理学概述幸福是什么?孩子们的答案从具体事物(“冰激凌”“夏天”“迪士尼”)到表达形式(“当我笑的时候,我所有的牙齿都露出来了!”),各不相同。同样,成年人对幸福的定义可以从对愉快而短暂经历的反馈(“一整夜安稳的睡眠”“和我最好的朋友一起欢笑”)到对整体的反馈(“知道我的孩子是安全的和被爱护的”“取得事业的成功”)。科学家帮助我们达成共识,用“主观幸福感”来定义幸福。“主观幸福感”一词由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迪纳创造。主观幸福感由认知和情感两方面组成。认知成分是指生活满意度,即对一个人生活质量的认知评价。情感成分包括体验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频率。积极情绪有欢喜、骄傲、兴奋、愉快、感兴趣等;消极情绪有羞愧、疯狂、恐惧、悲伤、内疚等。也许因为认知是最稳定的成分,所以系统研究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人会普遍进行生活满意度评估。心理学家对幸福感的兴趣在过去15年里不断加深,尤其是在塞利格曼1998年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之后,紧接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国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特刊的发行。这一期特刊发行于2000年初,塞利格曼和奇克森特米哈伊作为特邀编辑。在千禧年提出的这个问题重新聚焦于幸福感及相关结构,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三大支柱,包括积极情绪和体验(如幸福)、积极的人格特质(如性格优势)和积极的机构(如健康的学校和家庭)。从那时起,有1300多篇与积极心理学相关的文章在专业期刊发表。起初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论文大多是概念性的,现在这个领域已经发展到每年都有大量的积极心理学论文发表,其中包括对早期理论的实证研究。有相当一 部分研究(16%)的实验样本已经包括儿童青少年。这些文献包含大量关于幸福的预测因素(相关因素)、幸福的益处的指导,以及越来越多的测试提升幸福感的干预手段的研究。在干预文献中,最初针对成人的研究关注建立效力,也就是在严格控制的实验中确定如何使干预方法生效,使内部效度最大化。之后,又有连续的研究支持这些策略的有效性,而现在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干预措施如何起作用上,换句话说,是关注有些人的主观幸福感为什么发生了积极的变化。通过柳博米尔斯基的易读自学指南,人们可以了解并利用循证的干预策略来提高幸福感。本书的焦点是对学校从业者实施干预而制定的干预策略的创新。第二章的评估和第三章的相关因素回顾充分关注提高幸福感的策略。这些知识体系是理解干预的逻辑对象的基础,也是收集和使用数据以理解谁最可能需要这样的干预措施,以及如何监控干预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的基础。第四章介绍积极心理干预首次出现在成人研究中,例如心理学家开始设计简单的“认知或行为策略,以反映发自内心感到幸福的人的思想和行为,反过来提高使用这些策略者的幸福感”。这项最初针对成人的研究发展出一系列前景广阔的积极心理干预,在这之后不久,学校和研究青少年的临床心理学家在青少年咨询(经常是小组咨询)中测试了这些干预策略,第五章对此作了阐述。最近,积极心理学研究已经应用于小学生的课堂(见第六章和第七章)。第八章描述了让父母参与积极心理干预的有效性证据。第九章探讨了如何把在西方文化中发展的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其他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第十章将积极心理干预置于多层次支持系统,以在学校环境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作为基础,第四章提出了积极心理干预的理论和实证原理。人们呼吁通过提供一系列循证的初级预防活动来促进并保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幸福感正与此相符。评估一个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可以使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者在整个功能范围内捕捉心理健康,从痛苦到满足,再到高兴。识别主观幸福感水平低的学生很重要,原因有很多,例如由于学生主观幸福感低,即使未在心理病理学层面达到风险水平,也会表现出较差的结果。考虑到主观幸福感带来的好处,以及主观幸福感起到保护作用的事实,有目的的、针对主观幸福感的干预措施与心理健康服务的前瞻性、资源构建方法相一致。总之,培养主观幸福感与其他通用方法一致,例如多层次支持系统中第一层次的努力。这样的努力与传统心理健康服务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在本质上更加保守,主要集中于第三层次的努力,以治疗有严重情绪痛苦的学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