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过器物看历史(共6册)(精)9787514623390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共6册)(精)9787514623390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共6册)(精)9787514623390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共6册)(精)9787514623390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共6册)(精)9787514623390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共6册)(精)978751462339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透过器物看历史(共6册)(精)9787514623390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31.6 5.3折 438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英)丹·希克斯//威廉·怀特|译者:崔学森//李应鹰//刘剑锋//肖雅心//曲义等

出版社中国画报

ISBN9787514623390

出版时间2024-08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438元

货号32175242

上书时间2024-12-30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丹·希克斯,牛津大学考古学院当代考古学教授,皮特利弗斯博物馆世界考古学策展人。
威廉·怀特,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社会与建筑史教授。
罗宾·奥斯本(RobinOsborne),剑桥大学古典史教授,剑桥国王学院和英国学院的研究员。作品涉及考古学、艺术史和希腊历史。著有《雅典的转变:彩陶与古典希腊的创造》(TheTransformationofAthens:PaintedPotteryandtheCreationofClassicalGreece,普林斯顿,2018年),和P.J.罗兹(P.J.Rhodes)共同创作了《公元前478至前404年希腊历史铭文》(DynastyandEmpireintheAgeofAugustus:TheCaseoftheBoscorealeCups,牛津,2017年)......

目录
《透过器物看历史 1 古代》
001 总序
总主编 丹·希克斯 威廉·怀特
004 导言
罗宾·奥斯本
029 第一章 器物性
罗宾·奥斯本
059 第二章 技术
考特尼·安·罗比
085 第三章 经济器物
詹妮弗·盖茨·福斯特
107 第四章 日常器物
林·福克斯霍尔
141 第五章 艺术
米格尔·约翰·弗斯卢伊斯
163 第六章 建筑物
拉邦·泰勒
199 第七章 随身器物
卡罗琳·沃特
229 第八章 器物世界
安·库特纳
255 作者简介

《透过器物看历史 2 中世纪》
导言
中世纪的物质性
朱莉·隆德 莎拉·森普尔
第一章 器物性
罗宾·弗莱明 凯瑟琳·L.弗兰奇
第二章 技术
中世纪欧洲造物
史蒂芬·P.阿什比
第三章 经济器物
中世纪欧洲的经济物品
德莱斯·泰斯 彼得杨·德克斯
第四章 日常器物
创造并塑造中世纪世界
托比·F.马丁
第五章 艺术
器物的力量、存在与生命力
汉斯·亨里克·洛夫特·约根森
第六章 建筑物
体验中世纪建筑与景观
山姆·特纳
第七章 随身器物
邂逅物质文化
邦尼·埃弗罗斯
第八章器物世界
过渡时期的文本物质性
本·杰维斯 莎拉·森普尔
作者简介

《透过器物看历史 3  文艺复兴时期》
001 导言
詹姆斯·西蒙德
045 第一章 物性
早期现代的物质编目
维萨·伊莫宁
073 第二章 技术
文艺复兴时期的全球造物、识物、遇物
苏瑞卡·戴维斯
101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经济器物
玛莎·C. 豪威尔
133 第四章 日常器物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纸张、信件、扑克
牌、印刷物和笔记本
彼得·斯塔利布拉斯
167 第五章 艺术
吉尔·伯克
201 第六章 建筑设计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文化、论著与地域
迈克尔·J. 沃特斯
231 第七章 人体器物
苏珊·盖拉得
259 第八章 器物世界
艺术展品和“珍奇屋”
安德鲁·莫罗尔
289 作者简介

《透过器物看历史 4 启蒙时代》
001 导言:启蒙时代的器物
奥黛丽·霍宁
039 第一章 物体情境
启蒙思想与不平等分类
玛丽·C. 博德瑞
053 第二章 技术
科林·莱恩
083 第三章 经济器物
斡旋在价值与交换之间
克里斯蒂娜·J. 霍奇
107 第四章 日常器物
对殖民地美洲普通物体的观察
贝弗利(布莱) ·斯特劳伯·福萨
129 第五章 艺术
光明时代
凯蒂·巴雷特
163 第六章 建筑物
古典秩序的魅力
艾德里安·格林
191 第七章 身体器物
物质文化与身体关切
戴安娜·迪保罗·洛伦
215 第八章 器物世界
连接商品、本土与全球的桥梁
乔纳斯·莫尼·诺丁
235 附录
236 作者简介
......

内容摘要
全书内容简介:探究人类和器物文化之间绵延2,500年的关系。过去2,500年来,世界上的物品如何被创造、使用、诠释和放弃?汇集多名英国知名学者,一起研究人类主体世界和物质对世界如何互相影响,互相塑造。各卷涵盖相同的主题,比如客体性;技术;经济客体;日常物品;艺术;建筑学;身体客体和客体世界,读者可按照时代或主题轻松找到相关内容。

主编推荐
"全球50多位知名学者联手打造
120多幅全彩高清精美插图
探究人类和器物之间绵延交织2500年的关系
解读人类过往、现在和未来的全球器物史
描绘人类如何创造器物,器物如何改变人类"

精彩内容
第一卷第一章器物性罗宾·奥斯本引言
古代晚期的物质世界与希腊早期铁器时代的物质世界是否有显著差异,这一论题在学术界争议已久。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古代世界的社会发展基本停滞不前,技术进步微不足道,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奴隶制的盛行。奴隶制盛行不仅使劳动力变得廉价,还使其对立面,即能节省劳动力的设施成为当权者的既得利益。考古新发现,以及对古代文献明示和暗指内容的进一步考究,彻底修正了这一观点。古代世界的崩溃,加上随之而来的物质世界贫困的打击,见证了后来古罗马世界的经济生活是多么依赖于包含了整个巨大帝国的复杂的生产和交换网络。对器物性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这些变化及其重要性。古代世界晚期与《荷马史诗》世界的根本差异,就在于二者构成世界的物体和处理人类与物体之间关系的方法的不同。
在古希腊作为意义承载者的物体希腊早期石器时代,即《荷马史诗》的时代,人类有能力进行相对复杂的金属工艺加工,不管是出于实用目的(就像锻铁技术的发展史一样,先是为了铸造更锋利的剑,后是为了铸造镰刀和更高效的犁),还是作装饰之用(珠宝的颗粒化和透雕等工艺)。《奥德赛》一书曾对铁的回火做了令人难忘的逼真描述,并用把木桩插入独眼巨人的眼睛使他失明之事来作比喻:就像是铁匠将一柄嘶嘶作响的巨大炙热斧片或刨子插入冷水中,对其进行处理以使其回火,从而使钢铁更加坚硬。即便如此,橄榄木仍在独眼巨人的眼中嘶嘶作响。
然而,金属加工技术实现的是价值。当阿喀琉斯在帕特洛克罗斯的葬礼上举行比赛时,他摆出了各种奖品。其中“一块生铁,世上唯一能够将它掷出的人只有力大无穷的埃提恩(E?tion);但是现在,勇猛伟大的阿喀琉斯杀死了他,夺得了这件战利品”。阿喀琉斯宣称:“即使赢者有很多肥沃的土地,这块铁也足够他用5个整年。他的耕夫牧人都不会因缺铁而进城购买,因为家中的铁是用不完的。”但是,除了这些农业方面的用途,金属加工技术还生产出在工艺和历史上都令人着迷的产品。佩琉斯(Peleus)之子即阿喀琉斯刻摆出了为赛跑准备的奖品:一个银制的搅拌碗。这是一件艺术品,其容量只有6斗,但它的美丽远胜大地上的一切珍宝,因为手艺精湛的西顿工匠将它打造,腓尼基人(Phoenicians)渡过雾气弥漫的水面将它运至港口,送给托亚斯(Thoas)作为礼物。伊阿宋(Jason)的儿子尤涅俄斯(Euneos)将它赠与英雄帕特洛克罗斯以买下普里阿摩的儿子利卡翁(Lykaon),使他不再为奴;现在阿喀琉斯将它作为纪念友人的纪念品。
在这个世界上,物体自身就已界定了其历史地位,划分了不可知之物与可知之物间的界限。这不仅在时间方面是正确的,在作家们描述宇宙空间感方面亦为真理。所以,赫西奥德发明了想象世界上重量最大的物体在太空中坠落来衡量世界规模的方法:因为它的距离和由大地到阴暗的地狱一样远:一个铜砧从天空中坠落,历经9个昼夜,第10日到达大地;再一次,一个铜砧从地面坠落,历经9个昼夜,第10日到达地狱。(《神曲》)但是,尽管这些创作于公元前8世纪末或公元前7世纪初的作品片段,显示出人们对于如何使用和表现物体的敏锐意识,但他们对这些技术为何能被发明并投入使用和对世界的本质知之甚少。
将物体放在它们应有的位置探索世界的本质绝非易事。正如我在本书导言中所探讨的那样,它涉及理论与观察之间的复杂对话。而理论必然首先接受检验:只有在先前的猜想能通过观察被证实或否定的背景下,才能通过特定的观察催生出普遍性的结论。
人类历史只是我们理解宇宙起源的冰山一角。荷马与赫西奥德的史诗试图从人类衍嗣与政治权利这两个他们熟悉的创造性行为中理解物质世界的本质。在赫西奥德看来,推动一代人向前的原动力首先是空间,其次是大地,最后是爱(性爱)。在《伊利亚特》中,波塞冬讲述了他是如何通过抽签与宙斯和哈迪斯(Hades)三分世界的:宙斯执掌天界,哈迪斯主宰冥府,波塞冬则掌控海洋,余下的则归他们三者共有。探索世界就要认识到器物可能有一段独立于人类活动之外的历史。按理来说,关键的一点是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如果同一种物质可以是冰一样的固体、水一样的液体、蒸汽一样的气体,那么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的不同呢?万物只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水吗[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Thales)是这一著名观点的持有者]?或者是其他形式的空气[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的观点]?又或者是能量或火的不同的转化形式[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的观点]?又或者需要诸如泥土、空气、火和水等少量不同的物质来解释千变万化的世界[所以对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来说,爱与冲突是带来结合与分离的积极力量]?又或者说,这一切都是由微小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原子组成的?原子本身没有任何质量,但它们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丰富的世界(德谟克利特)。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人将少量的观察结果与智慧理论结合起来,迅速探索出可能构成世界的全部方式。
这些理论的关键在于,通过引入非生物繁殖或人类政治生活的过程,将器物世界从人类世界分离出来。他们认为,在无限多样的特定器物背后,潜在的问题范围更有限,也更容易处理。更重要的是,物质世界的转变是不受任何超自然力量影响的。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超自然力量,但它们的介入对于人类所生活的物质世界来说并不必要。这一观点仍然存在争议,反对此观点的人则被贴上“有魔法”的标签。
与哲学家的思想实验相结合的是对实践的实际理解。尽管现存最早的力学著作是亚里士多德的《机械问题》(MechanicalProblems),且拜占庭的克特西比乌斯(Ctesibius)、阿基米德(Archimedes)和菲罗(Philo)的著作只能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但使用简单的机器,如杠杆、绞盘和(复合)滑轮,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很明显,从滑轮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力学问题并没有完全理解其工作原理,在这里,实际应用先于理论理解。但这种实际应用本身改变了人与物体之间的关系,改变了个人在与物质世界的关系中所能完成的事情,并清楚地表明,这种转变可以在不改变物体本质的情况下实现。
这些简单机器在概念上的重要性不应被低估,因为它们不再把人作为衡量标准。一个人在物质世界中所能做的事情取决于他能得到什么样的机械化帮助。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