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裴斯泰洛齐:从启蒙主义到生命主义的职业教育话语转向9787108077868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27.87
6.1折
¥
46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徐平利|
出版社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77868
出版时间2024-05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6元
货号32069261
上书时间2024-12-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徐平利,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文化研究分会学术委员、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理事。研究方向是比较教育学、职业教育学。已出版学术专著《浮躁与焦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和哲学基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的陷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素质教育实验纪实》(广东教育出版社)等九部。
目录
上篇 生命启蒙:重温职业教育的本来样子
第一章 走在乡村与城市之间
第二章 关于第一所职业学校的围炉夜话
第三章 职业教育之父和平民英雄
第四章 爱的联锁与“心手脑和谐”
第五章 职业教育关乎国家存亡
第六章 歌德家里的审美启蒙主义对话
第七章 职业教育生命启蒙的临终追问
下篇 话语转向:追寻职业教育的生命话语
第一章 人的生命、意义选择与教育话语
第二章 从“有教无类”到“教育分类”:职业教育政治史
第三章 职业解放、教育启蒙和职业教育“话语”的生成
第四章 从裴斯泰洛齐到黄炎培:职业教育话语体系的“移植”
第五章 给工作赋予生命意义:职业教育话语建构的哲学基础
第六章 职业学校教育的话语涂层和身份焦虑
第七章 生命主义职业教育话语转向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关于职业教育思维范式转型的探索之作,把职业教育看作一种“生命”现象,从世界职业教育历史发展的视角审视职业教育的生
长与变化,追寻职业教育的生命主义本质,探讨生命主义本质之下的职业教育的价值理性主义思维范式。
书稿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叙述性的语言回顾了现代职业教育之父裴斯泰洛齐创办世界上第一所职业学校的“生命历程”,分析了启蒙主义时代职业教育的生命现象,得出了生命主义特征原
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规定性的结论,这种规定性在工业效率主义时代不可避免地被规模化和标准化人力资源需求
掩盖,而在数字化时代又必须以“生态—生长”的特征彰显。下篇探讨作为一种“生
命”现象的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审视职业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研究了职业教育的哲学基础和生命主义特征等基本问题。
主编推荐
2022年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职普通融”政策提出后,职业教育受到靠前的关注。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对职业教育存在“培养工具”的认识误区。本书作者深刻地指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误区来自过时了的“工业效率主义”话语体系。在数字化时代,“工业效率主义”话语体系不仅加剧了社会身份焦虑,也严重阻碍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基于此,作者追根溯源,通过还原职业教育之父裴斯泰洛齐创办第一所职业学校的生命历程,追问职业教育的本质,提出生命主义的职业教育话语转向,以回应时代和社会的新要求。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摒弃了学术著作过于严肃、古板的表达方式,以优美的文笔讲述了裴斯泰洛齐的生平故事,让普通读者也能轻松阅读。
精彩内容
这是1780年深冬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雪山、荒原、农场闪烁着柔和的金光。距瑞士苏黎世城郊约25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名叫比尔(Birr)的小村庄。村庄旁
边有个遭受了挫败的实验农场,农场主人称它为“新庄”(Neuhof)。
可以感受到整个新庄都笼罩在静谧而忧伤的气氛中,零零散散的红豆草在农场干旱的土壤上顽强地生长着
,几头奶牛悠闲地吃着枯草,两个小孩在不远处打着雪仗。进入一栋新葺的简陋农舍,燃烧的木柴混杂着牛粪的气味弥漫在屋内,简陋的火炉并没有抵挡多少寒气。
美丽的女主人和她那善良的女仆正在忙碌,一个人整理衣物,一个人做早餐,她们要给出远门的男主人准备行囊。
男主人正是后来被称作“职业教育之父”的裴斯泰洛齐(JohannHeinrichPestalozzi),此时他在整理一部刚刚完成的新作,他要把这个心爱的“孩子”送
给远在百里之外的好朋友伊塞林先生阅读和评价。
一百年前,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斯提供了追求真理的路径:给工作赋予意义,坚守生命价值,努力工作,用行动去创造和完成自我革命。在这条路径上,实用主义强调效用而非权威,强调实践而非理念,强调科学而非人文,强调专业而非博雅。但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在“技能型社会”的理想话语建构机制中,劳动者能否获得“适从其业、乐从其性”的“人的解放”?历史地看,实用主义哲学像其他新生科学一样,不可避免地建立在启蒙主义成果之上,而实用主义职业教育话语也
必然带有启蒙主义职业教育话语特征,但是对裴斯泰洛齐职业教育的“审美”二字有所忽视。因此,在多样化、非平衡、非线性、非确定的数字时代,实用主义职业教育话语体系必须转向。
今天,人类的制造文明已经让位给数字文明。一眼
望去,整个社会都是数字的狂欢,无论什么职业,都主动或被动地涌进狂欢的队伍,网络流量和网民点评如同海啸一样倾轧过来,真善美、假恶丑以及历史和传统都被击得粉碎。也许是“产销一体”的经济形态为张扬个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舞台中央孤芳自闻香的人越来越多,人对财富、权力和声望的追逐与“存在意义”相伴而行,难以消除。所有人试图竭力证明,他是最具有存在意义的那一位;所有职业都在竭力昭示,它是处理人与世界关系的最好方式。没有相同的人,也没有相同的职业,变动不羁的文化意义在人与职业之间穿梭往复,不断构建新异的排列组合。显然,当教育与职业“一
起摇摆”,纷纷扬扬的教育碎片弥漫天空、模糊一片的时候,当人类思想与技术的互动在数字文明时代出现从未有过的非确定性的“经验知识”的时候,如果职业教育话语体系还是老旧的岗位技能训练那一套,肯定是要
被淘汰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