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学十八讲9787301353226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64.7
7.3折
¥
89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荣新江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
ISBN9787301353226
出版时间2024-09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89元
货号32200454
上书时间2024-12-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荣新江
----------------------------荣新江,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外关系史、丝绸之路、隋唐史、西域中亚史、敦煌吐鲁番学等。著有《归义军史研究》《敦煌学十八讲》《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隋唐长安:性别、记忆及其他》《敦煌学新论》《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唐宋于阗史探研》《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丝绸之路十八讲》《吐鲁番的典籍与文书》《满世界寻找敦煌》等。
目录
目 录
绪论…………………………………………………………………………… 1
一 何谓“敦煌学” …………………………………………………… 1
二 敦煌学的现状 …………………………………………………… 2
三 敦煌学研究的旨趣和难点
———以归义军史研究为例 ……………………………………… 4
1. 归义军研究的旨趣 …………………………………………… 4
2. 归义军史研究的难点 ………………………………………… 5
四 本书的基本内容提要 …………………………………………… 7
第一讲 中国历史上的敦煌 ……………………………………………… 12
一 两汉时期的敦煌………………………………………………… 12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敦煌 ………………………………………… 14
三 隋唐时期的敦煌 ………………………………………………… 17
四 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 …………………………………………… 21
五 归义军时期的敦煌 ……………………………………………… 22
六 西夏元明清时期的敦煌 ………………………………………… 26
第二讲 敦煌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 ……………………………………… 30
一 张骞西行与丝路开通 …………………………………………… 30
二 文化昌盛与莫高窟的开凿 ……………………………………… 33
三 隋唐盛世与国际都会 …………………………………………… 37
四 佛教独尊与吐蕃、归义军的贡献 ……………………………… 41
五 丝路改道与敦煌的衰落 ………………………………………… 43
第三讲 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及文物的早期流散 ………………………… 48
一 王道士其人 ……………………………………………………… 48
二 藏经洞的发现 …………………………………………………… 49
三 敦煌藏经洞文物的早期流散 …………………………………… 51
1. 廷栋旧藏 ……………………………………………………… 51
2. 叶昌炽旧藏…………………………………………………… 53
3. 端方旧藏……………………………………………………… 58
4. 苏子培旧藏…………………………………………………… 59
5. 陆季良旧藏…………………………………………………… 60
6. 其他散出的文献……………………………………………… 60
四 敦煌宝藏的命运和王道士的下场 ……………………………… 62
第四讲 敦煌藏经洞的原状及其封闭原因 ……………………………… 68
一 藏经洞的原状 …………………………………………………… 68
二 归义军时期的敦煌藏经状况 …………………………………… 73
三 构成藏经洞内涵的各种材料 …………………………………… 75
四 封闭原因 ………………………………………………………… 78
第五讲 敦煌宝藏的收藏与整理 ………………………………………… 87
一 斯坦因收集品 …………………………………………………… 87
二 伯希和收集品 …………………………………………………… 97
三 奥登堡收集品 ………………………………………………… 102
四 中国收集品 …………………………………………………… 103
五 日本收集品 …………………………………………………… 106
六 其他 …………………………………………………………… 107
第六讲 于阗、龟兹、楼兰、高昌宝藏的争夺 …………………………… 112
一 “西域古物争夺战”的序幕 …………………………………… 112
二 20 世纪初叶的西域考古调查 ………………………………… 116
1. 斯文·赫定的踏查 ………………………………………… 116
2. 斯坦因的三次中亚考古调查 ……………………………… 118
3. 俄国考察队 ………………………………………………… 119
4. 德国吐鲁番探险队 ………………………………………… 120
5. 大谷探险队 ………………………………………………… 122
6. 法国伯希和探险队 ………………………………………… 124
三 西域考古的学术收获 ………………………………………… 125
1. 于阗 ………………………………………………………… 125
2. 龟兹、焉耆…………………………………………………… 126
3. 楼兰、尼雅…………………………………………………… 126
4. 高昌 ………………………………………………………… 127
第七讲 敦煌学对欧美东方学的贡献…………………………………… 131
一 俄国……………………………………………………………… 131
二 英国 …………………………………………………………… 134
三 法国 …………………………………………………………… 136
四 德国 …………………………………………………………… 139
五 其他 …………………………………………………………… 140
第八讲 中国和日本的敦煌学研究 …………………………………… 147
一 中国 …………………………………………………………… 147
1. 京师大学堂的学者开创了中国的敦煌学 ………………… 147
2. 20—40 年代的贡献 ………………………………………… 150
3. 50 年代到“文革”的成果…………………………………… 157
4. “文革”以后至20 世纪末的热潮 …………………………… 158
5. 总结 ………………………………………………………… 159
二 日本 …………………………………………………………… 160
1. 从初始到40 年代的研究 …………………………………… 161
2. 50—70 年代的热潮 ………………………………………… 161
3. 80 年代至2000 年的成果 ………………………………… 164
第九讲 敦煌学与隋唐五代政治、经济史研究 ………………………… 172
一 文书制度 ……………………………………………………… 172
二 官制与法制 …………………………………………………… 176
三 兵制 …………………………………………………………… 179
四 均田、赋役制度 ………………………………………………… 180
五 政治史 ………………………………………………………… 182
第十讲 敦煌学与中古社会史研究 …………………………………… 186
一 人口与家庭 …………………………………………………… 186
1. 人口 ………………………………………………………… 186
2. 家庭 ………………………………………………………… 188
二 士族与基层社会 ……………………………………………… 189
1. 士族 ………………………………………………………… 189
2. 社邑组织及其运营 ………………………………………… 190
三 佛教教团与僧尼生活 ………………………………………… 192
1. 佛教教团 …………………………………………………… 192
2. 僧尼生活 …………………………………………………… 193
四 敦煌文献中的民俗资料 ……………………………………… 195
1. 节日 ………………………………………………………… 195
2. 衣食住行 …………………………………………………… 196
3. 婚丧 ………………………………………………………… 197
4. 民间信仰 …………………………………………………… 198
5. 娱乐 ………………………………………………………… 199
第十一讲 敦煌学与民族史和中外关系史研究 ……………………… 203
一 吐蕃史 ………………………………………………………… 203
二 吐蕃统治敦煌 ………………………………………………… 205
三 禅宗入藏与汉藏文化交流 …………………………………… 207
四 甘州回鹘与西州回鹘 ………………………………………… 209
五 于阗王国 ……………………………………………………… 210
六 粟特聚落………………………………………………………… 211
七 三夷教 ………………………………………………………… 213
八 求法僧的记录 ………………………………………………… 216
第十二讲 敦煌佛教、道教文献的价值 ………………………………… 220
一 敦煌佛典概说 ………………………………………………… 220
二 敦煌佛典的价值 ……………………………………………… 222
1. 古写本的校勘价值 ………………………………………… 223
2. 初期禅宗典籍和史料的发现 ……………………………… 223
3. 古佚佛典对佛教史的价值 ………………………………… 225
4. 疑伪经 ……………………………………………………… 227
三 敦煌的道教文献 ……………………………………………… 229
附 唐代西州的道教 ……………………………………………… 230
第十三讲 敦煌四部书抄本与中古学术史研究 ……………………… 235
一 经部 …………………………………………………………… 235
二 史部 …………………………………………………………… 237
三 子部 …………………………………………………………… 242
四 集部 …………………………………………………………… 244
第十四讲 敦煌学与语言文学研究 …………………………………… 248
一 汉语 …………………………………………………………… 248
1. 音韵 ………………………………………………………… 248
2. 文字与训诂 ………………………………………………… 249
二 胡语 …………………………………………………………… 249
三 俗文学 ………………………………………………………… 251
1. 讲经文 ……………………………………………………… 252
2. 变文 ………………………………………………………… 253
3. 因缘 ………………………………………………………… 255
4. 词文 ………………………………………………………… 255
5. 话本 ………………………………………………………… 256
6. 故事赋 ……………………………………………………… 256
7. 俗赋 ………………………………………………………… 257
8. 曲子词 ……………………………………………………… 257
9. 通俗诗 ……………………………………………………… 258
第十五讲 敦煌学与科技史研究 ……………………………………… 261
一 天文学 ………………………………………………………… 261
二 数学 …………………………………………………………… 263
三 医药学 ………………………………………………………… 264
四 造纸和印刷术 ………………………………………………… 266
第十六讲 考古、艺术视角中的敦煌 …………………………………… 270
一 石窟形制与艺术风貌 ………………………………………… 270
二 雕塑艺术 ……………………………………………………… 276
三 敦煌壁画 ……………………………………………………… 283
1. 佛说法图 …………………………………………………… 283
2. 佛传图 ……………………………………………………… 284
3. 本生图 ……………………………………………………… 285
4. 菩萨图 ……………………………………………………… 286
5. 经变图 ……………………………………………………… 287
6. 瑞像图 ……………………………………………………… 292
四 石窟装饰图案 ………………………………………………… 292
五 莫高窟以外的石窟群 ………………………………………… 295
第十七讲 敦煌写本学 ………………………………………………… 302
一 纸张和形制 …………………………………………………… 302
二 字体和年代 …………………………………………………… 308
三 写本的正背面关系 …………………………………………… 310
第十八讲 敦煌写本的真伪辨别 ……………………………………… 314
一 关于伪本的最新说法 ………………………………………… 314
二 敦煌写本的真伪辨别 ………………………………………… 317
1. 要明了清末民国的历史和相关人物的事迹 ……………… 317
2. 要弄清藏卷的来历 ………………………………………… 319
3. 要弄清文书的格式 ………………………………………… 321
后论 ……………………………………………………………………… 325
参考文献 ………………………………………………………………… 328
后记 ……………………………………………………………………… 331
第二版后记 ……………………………………………………………… 333
内容摘要
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文献和莫高窟保存的艺术品,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每一个学习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读者应当熟悉的内容。本书在包涵敦煌学范围上超出了以往的介绍敦煌学的论著,同时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概述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文献索引,同时配有大量的随文图片辅助文字说明,在注释中详细介绍了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
全书内容共十八讲,涉及敦煌的历史及其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藏经洞的发现及流散、各国敦煌学研究的回顾与发展,各类敦煌文献及其对政治史、社会史、宗教史、考古与艺术、语言文学、中外关系史研究的影响及贡献,以及敦煌学研究的方法论。
主编推荐
《敦煌学十八讲》出版二十余年以来,始终是敦煌学入门之首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