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国医圣手时方9787571021658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59.38
6.1折
¥
9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编者:唐乾利//刘朝圣|总主编:彭清华
出版社湖南科技
ISBN9787571021658
出版时间2024-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32217523
上书时间2024-12-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彭清华总主编,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国家眼底病中医医疗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联眼科分会副会长等,曾主编出版《中医眼科学》《中西医结合眼科学》等教材及《中西医结合眼底病学》等专著32本,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0余篇。
唐乾利主编,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导。广西特聘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广西重点学科(外科学)学科带头人,广西肝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广西医学高层次领军人才。现任广西卫生法学会会长、党委书记,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
刘朝圣主编,医学博士,副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十四五中医药骨干人才。从事中医外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余年,年门诊人次1万余人,主编中医药专著10余部,主持参与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
目录
第一章 疮疡病
第一节 疖
第二节 痈
第三节 疔疮
第四节 有头疽
第五节 无头疽
第六节 丹毒
第七节 走黄与内陷
第八节 发颐
第九节 瘰疬
第十节 流痰
第十一节 窦道
第二章 瘿
第一节 气瘿
第二节 肉瘿
第三节 瘿痈
第四节 瘿气
第五节 石瘿
第三章 瘤
第一节 气瘤
第二节 肉瘤
第三节 血瘤
第四节 筋瘤
第五节 脂瘤
第四章 乳房疾病
第一节 乳痈
第二节 乳痨
第三节 乳癖
第四节 乳疬
第五节 乳核
第六节 乳衄
第七节 乳岩
第五章 周围血管疾病
第一节 脱疽
第二节 股肿
第三节 青蛇毒
第四节 臁疮
第五节 雷诺病
第六章 疝
第一节 狐疝
第二节 水疝
第三节 血疝
第七章 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疾病
第一节 子痈
第二节 阴茎痰核
第三节 尿石症
第四节 男性不育症
第五节 前列腺炎(精浊)
第六节 精癃
第七节 阳痿
第八节 遗精(附:早泄)
第九节 精索静脉曲张
第八章 肛肠疾病
第一节 痔
第二节 肛痈
第三节 肛漏
第四节 肛裂
第五节 脱肛
第六节 锁肛痔
第七节 直肠息肉
第九章 骨伤科疾病
第一节 骨折
第二节 颈椎病
第三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四节 强直性脊柱炎
第五节 股骨头坏死
第六节 膝骨关节炎
第七节 肩关节周围炎
第八节 骨质疏松症
第九节 颅脑损伤后遗症
第十节 软组织损伤
第十一节 陈伤劳损
第十章 其他外科疾病
第一节 烧伤
第二节 冻伤
第三节 毒蛇咬伤
第四节 破伤风
第五节 胆石病
第六节 肠痈
第七节 胰腺炎
第八节 痛风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共收录了242位在中医外科方面有一定造诣的国医大师、近代著名老中医、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各省市级名(老)中医、博士生指导老师等共计563首临床经验方,全面反映了近现代医家治疗中医外科常见疾病的辨证治疗思想和用药经验。全书按疮疡病、瘿、瘤、乳房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疝、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疾病、肛肠疾病、其它外科疾病、骨伤科疾病等常见病症分类整理,共10章71节,部分章节尚有附篇,每节均按疾病概述、方剂出处、组成、主治、加减、方解、注意事项、现代研究、用方经验、参考文献等依次排列。本书旨在继承近现代中医外科医学名家宝贵的临床经验,并为临床医生扩展思路、提高疗效提供帮助。全书所录经验方均来自具有正规刊号的学术期刊或正式出版的著作,且经临床多次反复验证,疗效可靠,使用安全,其内容丰富,易学易用,力求做到收录标准严格统一、内容科学编写规范,读者对象为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中医药院校临床专业研究生。
主编推荐
★ 汇国医圣手时方精髓:本书荟萃国医大师、近代著名老中医(如岳美中、蒲辅周、李聪甫、陈达夫等),经国家认可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以及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临床一线专家有代表性的经验方,其配方科学、安全性高,且经系统研究论证和本书编者临床验证。因此,本书集中体现了近现代全国中医外科名家的临床辨治精髓。
★ 悟名医遣药用方要诀:近现代名老中医是将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代表着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中医药学术特点、理论特质的集中体现,与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文献相比,更为鲜活、更为实用,是中医药学宝库中的宝贵财富,惟有传承才能光大。因此,通过系统研习本书,读者可以从中感悟近现代全国中医外科名家的遣药用方要诀。
精彩内容
第一节疖疖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自毛囊或汗腺侵入所引起的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炎症常扩展到皮下组织。多个疖同时或反复发生在身体各部,称为疖病,常见于营养不良的小儿或糖尿病患者。中医又称“疖”,《诸病源候论》疖候:“肿疖一寸至二寸名之为疖,亦如痈热痛,久则窥破,捻脓血尽便瘥。”疖为阳毒,位于皮肤浅表,究其所因,或由风热毒,或因暑湿,或受湿热,邪毒侵袭,蕴于肌肤,经络阻隔,聚结而生。根据中医外科疾病命名的一般法则,或以其季节,或以其部位,或以其形态等分为暑疖、坐板疮、面疖等。治疗多以清热解毒、利湿解毒、清暑解毒等方法。
解毒清热汤(赵炳南经验方)【组成】蒲公英一两、野菊花一两、大青叶一两、紫花地丁五钱、重楼五钱、天花粉五钱、赤芍三钱。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疔、疖、痈等一切体表感染初起。
【加减】阴虚者加用沙参、麦冬;气虚者加用黄芪、党参;风热者加薄荷、桔梗;热毒重者加金银花、连翘、栀子;血热明显,烦躁不安,舌质红者加生地黄、牡丹皮;内热较重,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者加大黄、黄芩。
【方解】方中蒲公英解毒长于消痈;紫花地丁解毒长于治疔毒;大青叶解毒清热凉血,长于治疗瘟疫斑疹、丹毒等症;重楼能解肝胆散瘀热,熄上扰之火毒,善治上焦痈肿疮毒。佐以赤芍凉血活血散瘀;天花粉清热生津护阴。药少力专,各尽其用。既能协同解毒清热,且各有专长,故适用于疔、疖、痈肿、急性丹毒等一切体表感染的初期。
【注意事项】①忌生冷辛辣食物。②多喝开水,多吃水果蔬菜。③避免过度思虑,急怒,惊恐,忌房事。
【现代研究】蒲公英、大青叶、野菊花、重楼、大青叶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肺炎链球菌、白喉棒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志贺菌属、伤寒沙门菌等及卡他球菌亦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赤芍在体外对志贺菌属、伤寒沙门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用方经验】全方邪正兼顾,清热护阴,凉血疏散。虽为毒热初期,因为毒热之邪势猛力峻,极易入侵营血,灼阴耗津,故在初期即打破一般温病学的卫、气、营、血传变规律,突出了清营、凉血、散瘀解毒的特点,从理论与实践上有所发挥。
第二节痈痈是生于皮肉之间,由多个相邻毛囊皮脂腺发生化脓感染或由数个疖肿相互融合形成的皮肤深层化脓皮肤病。以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疼痛,结块大小范围多在6~9 cm,临床表现为深红色炎性硬块,易肿、易溃、易敛,表面有多数脓头,形成多房性脓肿发病迅速,或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外科启玄》:“痈者壅也,壅塞之甚,故形大而浮也,纵广尺许者是也。”消痈汤(赵炳南经验方)【组成】金银花五钱至一两、连翘三钱至五钱、蒲公英五钱至一两、
赤芍三钱至五钱、天花粉三钱至五钱、白芷二钱至三钱、
川贝母三钱至五钱、陈皮三钱至五钱、重楼三钱至五钱、
龙葵三钱至五钱、鲜生地黄五钱至一两。
【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活血止痛。
【主治】蜂窝织炎,痈肿初起,深部脓肿等化脓感染。
【加减】脓成者加苍耳子、桔梗、角针透脓泄毒;热邪伤阴者加沙参、麦冬、芦根甘寒清热;咳吐痰血者加藕节炭、鲜茅根。
【方解】方中大剂量金银花、蒲公英、连翘清热解毒,消肿痈散结;龙葵、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川贝母清热散结,天花粉清热生津消肿,二者合用以消局部郁滞肿块;赤芍、鲜生地凉血活血护阴;白芷、陈皮理气活血透脓。
【注意事项】有全身症状时宜卧床休息,饮食忌荤腥发物及甜腻食品,更忌饮酒及辛辣。应多饮水、瓜汁、菊花露等。
【现代研究】金银花提取液腹腔注射能抑制大鼠角叉菜胶性脚肿,减轻蛋清性脚肿程度,研究发现对大鼠巴豆油性肉芽囊,亦有明显的抗渗出和抗增生作用。连翘、蒲公英、赤芍、天花粉、川贝母均具有清热、消肿、消炎等作用。白芷的醚提液、醇提液、水提液和煎液有镇痛、抗炎和解热作用。陈皮煎剂与维生素C、维生素K并用,能增强消炎作用。重楼对多种病原菌均具有杀菌作用。经实验室研究龙葵具有止痒作用。生地黄煎剂灌胃对大白鼠甲醛性关节炎和蛋清性关节炎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并能抑制松节油皮下注射引起的肉芽肿和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防止水肿。
【用方经验】金银花、蒲公英、连翘均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但以清热解毒为主,热清毒消,往往郁结不易消散,故加用川贝母、陈皮,郁结较大时可加用青皮以行气散结。热盛易灼伤津液,配以生地黄、赤芍、天花粉凉血、生津护阴。
该方用于蜂窝织炎,痈肿初起,深部脓肿等化脓感染。每日1剂,水煎服。或按比例制成胶囊服用。肝、肾功能不全者宜酌情减少上药用量,并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芙蓉散(张赞臣经验方)【组成】芙蓉叶500 g,赤小豆粉60 g,陈小粉(炒焦黄)60 g。
【功效】清热消散。
【主治】阳性痈疡,红肿热痛者。
【加减】红肿热痛甚者加大青叶,马齿苋;红肿痒痛甚者可加二拨毒散。
【方解】本方中芙蓉叶、赤小豆粉、陈小粉都能清热消肿,是消散阳性痈肿的常用外用药。
【注意事项】用茶叶汁、蜂蜜适量,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敷时须稍厚,上用消毒纱布覆盖,橡皮膏固定或绷带包扎,每日换1~2次。芙蓉散加入黄石脂内(约5∶1)调匀。
【现代研究】现代研究发现取木芙蓉叶、花晒干,研粉过筛,加凡士林调制成1∶4软膏,外敷患处(已溃者敷四周);亦可制成纱条用作疮口引流。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治疗疖、痈、蜂窝织炎、乳腺炎、深部脓肿等外科感染,早期能消肿、止痛、促进吸收,中晚期可加速局限,破溃排脓。应用过程中未发现有中毒、局部皮炎或其他并发症。用芙蓉花制成20%软膏外敷,治疗疖肿,蜂窝织炎等具有消炎、消肿、拨脓、止痛作用。赤小豆含糖类、三萜皂苷、3种黄烷醇鞣质、D儿茶精、D儿茶精和表没食子儿茶精等多种物质,具有利尿和抑菌的作用。经研究发现陈小粉具有燥湿敛疮的作用。
【用方经验】《本草纲目》:“木芙蓉花并叶,气平不寒不热,味微辛而性滑涎黏,其治痈肿之功,殊有神效。近时疡医秘其名为清凉膏、清露散、铁箍散,皆此物也。其方治一切痈疽发背,乳痈恶疮,不拘已成未成,已穿未穿,并用芙蓉叶,或根皮,或花,或生研,或干研末,以蜜调涂于肿处四围,中间留头,干则频换。初起者,即觉清凉,痛止肿消。已成者,即脓聚毒出。已穿者,即脓出易敛。或加生赤小豆末,尤妙。”陈小粉醋调外敷,因其具有箍集围聚,收敛疮毒的作用,从而促使肿疡初起轻的可以消散,即使毒已结聚行将化脓,也可以促使疮形缩小,趋于局限,三药合用,肿毒消散,脓毒结聚。
该方用于阳性痈疡,红肿热痛者。常规用量:芙蓉叶500 g,赤小豆粉60 g,陈小粉60 g(炒焦黄),共研细末。配置时,应研极细,研至无声为度。若不研细研匀用于肿疡药性不易渗透,用于溃疡容易引起疼痛。另外阴性痈疡不宜使用。用时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或直接掺布于病变部位。
金黄散(张赞臣经验方)【组成】天花粉250 g,陈皮30 g,黄柏30 g,姜黄75 g,厚朴30 g,甘草30 g,白芷75 g,苍术30 g,天南星30 g。
【功效】清热解毒,退肿消散。
【主治】热疖,痈疽,痰火流注,肌肤赤肿,湿流注,无名肿痛等。
【加减】凡痈疽红肿热痛未成脓者,用茶清或蜂蜜调敷;如已酿脓者,改用葱汁、陈酒调敷。
【方解】本方用大黄、黄柏、天花粉清热解毒;苍术、白芷、厚朴、陈皮、姜黄、天南星退肿散结,诸药合用,阳证可消,阴证能散,所以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注意事项】制法:以上药物先切成薄片,晒干(不宜用火烘),共研极细末,过筛,和匀。
【现代研究】研究发现天花粉煎液(1∶1)在体外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及白喉棒状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陈皮煎剂与维生素C、维生素K并用,能增强消炎作用。链黄柏煎剂或醇浸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姜黄素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和小鼠足肿有与考的松和保泰松相近的抗炎作用;姜黄粉对大鼠、家兔溃烂和未溃烂的伤口均有促进愈合的作用,其加速伤口愈合率为23%~24%,效果优于磺胺粉、01%硫酸钠溶液。厚朴煎剂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对致龋病原菌变形链球菌的试验表明,厚朴口服毒性既小,且有高效快速杀菌作用。甘草水浸膏给小鼠皮下注射,能对抗巴豆油诱发耳壳及冰醋酸腹腔注射诱发的急性渗出性炎症,对慢性肉芽组织增生的炎症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芷对多种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苍术和艾叶制成消毒香或烟熏剂对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肺炎支原体、口腔支原体,乙型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黄曲霉菌和其他致病菌均有显著杀灭作用。
【用方经验】凡痈疽红肿热痛未成脓者,用茶清或蜂蜜调敷;如已酿脓者,改用葱汁、陈酒调敷;如漫肿无头,皮色不变,则用葱汁、陈酒调敷。敷时须稍厚,上用纱布覆盖,橡皮膏固定或者绷带包扎,每日换2~3次。酿脓期,应先以八二丹掺疮口,脓出后再外敷金黄散。配置时,应研极细,研至无声为度。若不研细研匀用于肿疡药性不易渗透,用于溃疡容易引起疼痛。
第三节疔疮疔疮是发病迅速而危险性较大,生于体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疮形虽小,但根脚坚硬,有如钉丁之状,病势急剧,容易造成毒邪走散蔓延,是具有一定危险的外疡。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任何年龄,其病位发无定处。本病多由火毒蕴结所致。按照发病部位和性质不同,分为颜面部疔疮、手足部疔疮、红丝疔、疫疮、疔疮走黄等。根据本病脏腑积热,火毒蕴结的病机,通常把清热解毒作为治疗本病的原则。
解毒清营汤(赵炳南经验方)【组成】金银花五钱至一两、连翘五钱至一两、 公英五钱至一两、
干生地黄五钱至一两、白茅根五钱至一两、生玳瑁三钱至五两、
牡丹皮三钱至五钱、赤芍三钱至五钱、黄连一钱至三钱、
莲子心五钱、绿豆衣五钱至一两、茜草三钱至五钱、生栀子两钱至四钱。
【功效】清营解毒,凉血护心。
【主治】疖、痈、疔等热毒炽盛,气营两燔及一切化脓性感染所引起的毒血症早期。
【加减】若见高热显著者,可重用生玳瑁,加犀角粉1~2分水煎兑服或冲服。大便干燥数日未解,可加大黄。
【方解】本方使用于外科一般感染,毒热入于气营,毒气攻心,症见高热烦渴,甚或出现神志方面症状,相当于败血症的初期证象。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清热解毒;生栀子清三焦热,配合黄连重在清心热;牡丹皮、赤芍、茜草根清热凉血活血;干生地黄、白茅根养阴凉血护心;生玳瑁清热解毒镇心平肝;莲子心、绿豆衣能清心中之邪热。诸药相辅相成,清解之中又能养阴扶正,养阴之中又能凉血活血。
【注意事项】本方适用于疽毒内陷的火陷证因阴液不足、热毒壅盛所致痈疽早期,脓成时可改服透脓散。
【现代研究】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牡丹皮、赤芍、栀子均具有清热、消肿、消炎等作用。生地黄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生地黄煎剂灌胃对大白鼠甲醛性关节炎和蛋清性关节炎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并能抑制松节油皮下注射引起的肉芽肿和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白茅根抗菌作用,煎剂在试管内对福氏志贺菌、宋氏志贺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但对痢疾志贺菌则无作用。另外还有止血作用,止血作用在于能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茅根水浸液有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黄连及其有效成分黄连素有广谱抗菌作用。绿豆衣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茜草具有抗多种病原微生物作用。
【用方经验】对于疔疮的治疗要掌握时机,在出现先兆时积极治疗。本方正是治疗疔疮正气未衰,毒邪炽盛,毒热已入于气营阶段。证见疮形平塌,肿势散漫,皮色紫暗,焮热疼痛。伴高热、头痛、烦渴、呕恶、溲赤等,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洪数。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温服。或按比例制成胶囊服用。肝肾功能不良者宜酌情减少上药用量,并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第四节有头疽有头疽是发生于肌肤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患。其特点是局部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焮热红肿疼痛,易向深部及周围发生扩散,脓头亦相继增多,溃烂之后状如蜂窝。《外科理例·疮名有三》云:“疽者,初生白粒如粟米,便觉痒痛,触着其痛应心,此疽始之发兆……”本病根据患病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病名,如生于项部的,名脑疽、对口疽、落头疽;生于背部的,名发背、搭手;生在胸部膻中穴处的,名膻中疽;生于少腹部的,名少腹疽。本病相当于西医的痈。
五虎大发散(张赞臣经验方)【组成】炙全蝎3 g,炙蜈蚣3 g,背包蜓蝣3 g,斑蝥(去头足与元米同炒)3 g,蟾酥3 g,雄黄9 g,藤黄6 g,银珠3 g,乳香3 g,生半夏3 g,真血竭3 g,炙甲片45 g,麝香15 g,梅片15 g。
【功效】消散软坚。
【主治】阴证疮疡,板硬木痛,发背、阴疽等症。。黄连及其有效成分黄连素有广谱抗菌作用。绿豆衣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茜草具有抗多种病原微生物作用。
【用方经验】对于疔疮的治疗要掌握时机,在出现先兆时积极治疗。本方正是治疗疔疮正气未衰,毒邪炽盛,毒热已入于气营阶段。证见疮形平塌,肿势散漫,皮色紫暗,焮热疼痛。伴高热、头痛、烦渴、呕恶、溲赤等,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洪数。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温服。或按比例制成胶囊服用。肝肾功能不良者宜酌情减少上药用量,并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第四节有头疽有头疽是发生于肌肤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患。其特点是局部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焮热红肿疼痛,易向深部及周围发生扩散,脓头亦相继增多,溃烂之后状如蜂窝。《外科理例·疮名有三》云:“疽者,初生白粒如粟米,便觉痒痛,触着其痛应心,此疽始之发兆……”本病根据患病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病名,如生于项部的,名脑疽、对口疽、落头疽;生于背部的,名发背、搭手;生在胸部膻中穴处的,名膻中疽;生于少腹部的,名少腹疽。本病相当于西医的痈。
五虎大发散(张赞臣经验方)【组成】炙全蝎3 g,炙蜈蚣3 g,背包蜓蝣3 g,斑蝥(去头足与元米同炒)3 g,蟾酥3 g,雄黄9 g,藤黄6 g,银珠3 g,乳香3 g,生半夏3 g,真血竭3 g,炙甲片45 g,麝香15 g,梅片15 g。
【功效】消散软坚。
【主治】阴证疮疡,板硬木痛,发背、阴疽等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