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写出好文章9787559665638
  • 怎样写出好文章9787559665638
  • 怎样写出好文章978755966563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怎样写出好文章9787559665638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6 7.2折 49.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白凤国 编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

ISBN9787559665638

出版时间2023-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9.8元

货号31656921

上书时间2024-12-12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写作基础要打牢
多读多写 
注重积累 
善于思考
勤于观察
第二章 文章立意要深刻
立意要“先”,即“意在笔先”  
立意要“明”,即“主旨明确”  
立意要“真”,即“真情实感” 
立意要“深”,即“以小见大” 
立意要“新”,即“角度新颖”  
第三章 写作素材要积累
广泛搜集写作素材  
“量体裁衣”选好材  
合理运用好素材  
依托素材讲好故事
第四章 篇章结构要优化
把握逻辑结构 
精心谋篇布局 
拟好文章标题  
写好文章开头  
做好文章收尾  
第五章 文章贵在有新意
视角求新思路广  
观点求新认识高  
思维求新破定式  
语言求新耐人读  
第六章 文章写作要务实
写文章要实事求是 
写文章要通俗易懂  
写文章要真情实感  
写文章要深入调研  
第七章 优良文风要弘扬
文风体现作风  
改进文风,务求实效 
领导干部要带头倡导优良文风
第八章 写作技巧要掌握
参阅范文,注重借鉴  
妙用修辞,文采飞扬 
抓住重点,突出主题  
第九章 表达方式要恰当
精心叙述,增强文章可读性 
细致描写,增强文章生动性 
用心抒情,增强文章感染力  
议论阐发,增强文章说服力 
善用说明,增强文章实用性  
第十章 写作思路要开阔
突出重点,写作思路要有条理  
认真构思,明确写作思路  
多练笔,创新写作思路  
打破定式,写作思路要有开放性  
强化写作思路的思维训练  
第十一章 社会热点要追踪
社会热点是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 
运用社会热点丰富写作内容 
善于从社会热点中提炼写作主题
抓好社会热点的写作延展 
第十二章 修改文章要细心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仔细打磨文章框架 
文字要言简意赅
修饰润色,反复推敲 
增删调改,各得其所 
仔细校对,保障质量

内容摘要
本书揭示了写作的底层原理,从写作基础、文章立意、写作素材、篇章结构、创意要点、注意事项、文笔文风、写作技巧、表达方式、写作思维、修改文章、写作思路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写作的各个要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讲写文章的意义和作用,又讲如何写、怎样写;既重视写作技巧的讲解,又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本书可作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相关工作人员的常用写作指导书,也可作为日常写作学习和研究的参考读物。

精彩内容
写作基础是什么?写作基础,就是作者自身的学习能力、知识储备、眼界格局等。这决定着作者的写作能力与水平。那么,打牢写作基础,就要多读书、注重积累、善于思考,结合实际,多构思多练笔,激发写作潜能,进而写出好文章、好作品、好材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好文章绝非一日之功,只有长期积累、不断努力,打好基础,才能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我们知道,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就像一座没有牢固地基的房子,外墙粉刷得再好看,也会有随时倒塌的危险。同样,只有打牢写作基础,才能提升我们的文字功底,写出有价值的好作品。否则,是不会写出好文章的。
多读多写写作从来不是孤立的事,它是“阅读—思考—表达”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我们要会阅读、能思考、善表达。鲁迅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可见,多读多写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形容博览群书,把书反复地精读、细读,读透后在写文章时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对于各种文体的写作,是有很大帮助的。
一个人写作能力的高低,与一个人的知识、视野与胸怀有很大的关系。阅读一本好书,就是打开一扇“看世界”的门,不用远足,却能感知天下,不用眺望,却能极目四野。阅读能丰富知识,阅读能开阔眼界,阅读能提升境界。心中有世界,妙笔能生花。作家莫言正是由于十分热爱读书,几十年如一日地读书学习,才为他的小说创作积累了一笔又一笔丰厚的财富,帮助他征服了一座又一座文学的高峰,最终走进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荣耀殿堂。
阅读是打好写作基础的有效方法。通过阅读,一方面,获得新知识、了解新思想、树立新观念,能有效提高写作的深刻性、创造性和生动性;另一方面,写作是阅读的深化,通过写作,有利于把零散的东西变成系统的、把孤立的东西变成联系的、把粗浅的东西变成精深的、把感性的东西变成理性的。关于读书,杨绛先生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a优秀的书籍记录了前人对世界的探索和思考。读这样的书,我们仿佛直接进入了作者的精神世界,从中汲取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同时,也带来了思维能力的锻炼、思维层次的提升,以及认知格局的构建、认知视野的开阔。所以说,写好文章,前提是要养成勤学、多读、常记的好习惯。要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广收博览地学、融会贯通地学,努力做到“思想宽、眼界宽、胸襟宽”,厚积薄发,触类旁通,熟练掌握写作技巧。
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为了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本以上的书,在书中引用了十几个学科、数百个作者的观点,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他有极为丰富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法律等社会科学知识,并对文学艺术有极高的修养,海涅、歌德、但丁、巴尔扎克、莎士比亚等著名作家的作品,他如数家珍,能随口吟诵。他几乎掌握了欧洲主要国家的语言,能够用流畅的英语、法语著书立说,对自然科学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的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的信息和资料,大量深入的阅读,对他的写作发挥了很大作用。 
读书要注重过程,把握阅读的方向,深入思考,为后续写作打牢基础。英国哲学家培根讲:“读书使人丰富,讨论使人成熟,写作使人精确。”我们知道,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没有持续深入的思考,便不会有清晰准确的书面表达。“阅读—思考—写作”实质上就是一个链条,它们是系统的、整体的,是不可分割的。解决写作问题,提高写作能力,不能单打独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该注重系统根治、整体提升。
写作时,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所积累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积累知识、拓宽思路、丰富想象,从而在写作中可以谈古论今、旁征博引。同时,我们要对好的文章反复朗读和背诵。通过“读”,认真感受语言的内蕴和文章的气势,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从而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只有多读多记多背,当胸中有了大量文章积累,就会有倾吐写作的欲望,才能“情动而辞发”,写出好的文章来。
我们来看看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撰写的《祭黄帝陵》。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尚飨!
从《祭黄帝陵》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深厚的古文造诣。毛泽东一生喜欢读书学习,韩愈对毛泽东的影响是很深的。他在延安接受美国记者斯诺的采访时说,他学习韩愈文章是下过苦功的,当时如果需要的话,他仍然能够写出一篇好古文。韩愈在文学上反对六朝骈俪的文风,提倡散体,主张文以载道,务去陈言,与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宋人推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更说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愈的诗文,是今人学习古典文学的范本。毛泽东读韩愈的诗文,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一篇一篇地深入钻研,从词语、句子、篇章到全文,首先了解领会大意,在此基础上反复默读和朗诵,通过这样持久的努力,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韩愈的诗文,毛泽东都熟记于心。毛泽东在诗词作品和讲话中还引用过韩愈的不少诗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古人讲过:‘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我们共产党员,要知道更多的古今。通古今就要学习”a。毛泽东还说学习运动和生产运动一样都是永久的。今天,我们也要学习毛泽东的勤学精思,不断加强学习,努力读书,努力创新,为自己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没有深厚的“底子”,很难写出精彩的文章。对我们来说,阅读的范围一定要广,除了党的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外,文学、经济、历史、哲学、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也都要涉猎,必须以啃“硬骨头”的决心,下功夫学深学透。要借鉴《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经典著作。《人民日报》《求是》等权威的大报大刊也要经常阅读,从这些报刊上的文章里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提升文字逻辑、力度和美感的重要途径。
要读而深思。知名诗人、书法家沈尹默,对旧体诗词造诣颇深,他编写的《秋明长短句》得到了文学界的高度评价。那么,沈尹默是如何取得如此成就的呢?事实上,沈尹默研读了大量名家的诗词,杜甫、李白、白居易、李商隐诸家,上溯陶诗、楚辞,下及简斋、荆公、山谷、诚斋、放翁诸人。在阅读时,沈尹默发明了“遮字难己读书法”:通过遮住名家杰作中的关键字词,先考考自己,这里应该用什么字词;再将自己填写的字词与名家原著相对比,找出其中的差异。这样既加深了对所读之书的印象,又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比如说,沈尹默尤其喜欢《红楼梦》中的诗词,他把《红楼梦》从头看到尾,看到书中什么人作诗,就随便遮住一个字,考考自己,如果我写,该用什么字?这样就等于请教了曹雪芹,拜他为老师了。就是通过这种“遮字难己读书法”,沈尹默提高了诗作中遣词造句的构思能力,在诗词领域取得了成就。一个人要增长本领,就要多读书、巧读书。沈尹默发明了“遮字难己读书法”,每读一部名家的作品,就仿佛在跟一位老师“对话”。这样,不仅加深了读书的印象,还找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不仅体现了他读书乐于思考,更体现了他读书讲求方法、追求效率。正是因为沈尹默的巧读书,才使他在诗词、教育和书法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写作的前提是阅读,没有阅读也就无从谈写作。阅读与写作,就是吸纳与倾吐的关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足量的输入才能保证输出。多读名家大师的作品,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拓展视野。写作的前提是阅读,读出感觉,才能更好地写出感觉。
好读书,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博览群书能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在读好书上,有人难免要问:我该读什么样的书?信息化社会里,阅读文字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从铺天盖地、鱼龙混杂的书籍中选择出适合自己长期阅读的好书。要有针对性地采集和主题阅读。读的时候要边读边思考: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思考文章为什么会吸引你,把这些思考过程中的感受都记录下来,以后再反复咀嚼和体会。
要边读边思。“学而不思则罔”,要把他人文章中的精粹变为自己的营养,就必须认真思考领会。要多读多记。人的记忆力不可能持久,弥补这一不足的最好方法是多读、多记、多背诵。背诵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写作的方法,可巩固记忆、加深理解,有助于掌握好文章、好文稿的写作特点和规律。要多浏览,有计划、有选择地阅览书籍,开阔眼界,吸收多方面的智慧和营养,得到多方面的借鉴和积累。同时,通过写作反过来倒逼阅读与思考,开拓阅读的广度,增加思考的深度,实现阅读与写作的良性互动。
多读还要多写。多读促进理解,多写促进写作。为什么多写?多读,扩大阅读面;多写,从中积累知识,揣摩掌握的规律,积累写作经验。我们知道,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练习。写作同开车、游泳、踢球等一样,也是一种技能,如果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就很难有所提升。可以说,读是手段,写是目的。从信息生成和获取的角度来说,读是输入、吸收,写是输出、表达。从阅读到写作,要有一个转化过程,转化条件就是持之以恒地多写作、多实践。否则,读书再多,自己的写作能力也不会得到提高。  
怎样多写?我们知道,提高写作能力,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就是要坚持不懈,勤动笔,常练笔,不停笔,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逐渐得到提高的,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会、揣摩才能明白其中的规律。好的写作方法、技巧都是从写作实践活动中一点点摸索、总结出来的。只有勤练笔、常动笔,才能把从书本那里学到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写作中去,实现知识向写作技能的转化。我们要从耳闻目睹的事物、眼前的各种现象、现实生活中的点滴感受写起,逐渐拓展。每天挤出时间记下身边发生的有趣的人和有意义的事,写一写自己的读书心得,或者说一说对某个问题的自我见解等,这些都是很好的练笔。在写作练笔时,我们不要束手束脚、禁锢思想,可以海阔天空地想,充满想象力地写,这样既可以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也可以更多地积累写作素材,拓展写作思路,提高思维能力。
我们在多写多练的基础上,还要多找高人指点。当自己写完一篇文章时,可以拿给有写作经验的领导和同事看,让他们指出自己文章的不足,然后自己认真修改,这样面对面地指点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最有帮助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