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9787577210766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31.86
6.4折
¥
49.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史铁生|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
ISBN9787577210766
出版时间2024-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8元
货号32215510
上书时间2024-12-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1月生于北京,初中毕业后去延安插队,1972年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在某街道工厂做工七年。之后居家以写作为生。先后有中短篇小说、散文、长篇小说等出版。1997年底尿毒症加剧,开始靠透析生存。之后又有小说、随笔、散文、长篇小说出版。2010年12月突发脑溢血去世。
主要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病隙碎笔》《记忆与印象》《我的丁一之旅》等。
目录
第一章
命运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想念地坛 史铁生
老海棠树 史铁生
消逝的钟声 史铁生
我的母亲 胡适
爸爸的花儿落了 林海音
我的母亲 林海音
祖父死了的时候 萧红
我的彼得 徐志摩
第二章
幸有诸君,可慰平生
梦痕 丰子恺
往事 沈从文
永在的温情 郑振铎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林徽因
月夜之话 郑振铎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汪曾祺
第三章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山中避雨 丰子恺
初冬浴日漫感 丰子恺
独处 沈从文
山西通信 林徽因
蛛丝与梅花 林徽因
孤独的生活 萧红
一封信 朱自清
第四章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无事此静坐 汪曾祺
书画自娱 汪曾祺
从孩子得到的启示 丰子恺
送行 梁实秋
山中的历日 郑振铎
致沈从文 林徽因
天目山中笔记 徐志摩
“住”的梦 老舍
我的理想家庭 老舍
第五章
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
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 史铁生
七十书怀 汪曾祺
水云 沈从文
谈时间 梁实秋
刹那 朱自清
生命的路 鲁迅
略谈人生观 胡适
内容摘要
命运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给每一个跌跌撞撞、步履不停的行路人。
本书收录史铁生、汪曾祺、梁实秋、丰子恺、沈从文等14位华语文坛文学大家经典作品,精选《想念地坛》《老海棠树》《独处》《水云》等近40篇散文名篇,续写人间不了不断的爱与真
情,道尽每一个人心中至深的眷恋。终其一生,我们都是为了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一个人要经过多少风雨的洗礼,才能真正抓住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才能懂得珍惜那些陪伴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和经历,也才能够真
正明白,人活着,本身就是意义。
主编推荐
★ 史铁生、汪曾祺、梁实秋、丰子恺、沈从文、林海音、鲁迅、老舍、朱自清、徐志摩、林徽因、萧红、胡适、郑振铎,华语文坛14位文学大家给孤勇者的生命礼物。★ 收录《我与地坛》《老海棠树》《独处》《水云》等近40篇经典散文,多篇文章入选初高中语文教材及阅读试题,一本书阅尽华语文学艺术精华。★ 命运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文学不应该粉饰人生,而是让我们看到人生本来的样子,再让我们明白,活着本身就是意义。★ 央视《朗读者》深情诵读,《人民日报》盛赞推荐,林清玄、朱光潜、朱自清、俞平伯、郑振铎等诸多大师倾情推荐,温暖、纯净的文字,读来令人落泪。★ 装帧设计古朴雅致,温暖治愈,双封采用故宫红作为主色调,深沉典雅。特邀知名插画师@桃年 手绘插图,随书附赠精美书签1枚,邮票式藏书票2张!
精彩内容
想念地坛史铁生
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
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
有一天大雾弥漫,世界缩小到只剩了园中的一棵老
树。有一天春光浩荡,草地上的野花铺铺展展开得让人心惊。有一天漫天飞雪,园中堆银砌玉,有如一座晶莹的迷宫。有一天大雨滂沱,忽而云开,太阳轰轰烈烈,满天满地都是它的威光。数不尽的那些日子里,那些年月,地坛应该记得,有一个人,摇了轮椅,一次次走来,逃也似的投靠这一处静地。
一进园门,心便安稳。
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于是时间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电影中的慢镜,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每一丝风飞叶动,每一缕愤懑和妄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
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
那安静,如今想来,是由于四周和心中的荒旷。一
个无措的灵魂,不期而至竟
仿佛走回到生命的起点。
记得我在那园中成年累月地走,在那儿呆坐,张望,暗自地祈求或怨叹,在那儿睡了又醒,醒了看几页书……然后在那儿想:“好吧好吧,我看你还能怎样!”这念头不觉出声,如空谷回音。
谁?谁还能怎样?我,我自己。
我常看那个轮椅上的人和轮椅下他的影子,心说我怎么会是他呢?怎么会和他一块坐在了这儿?我仔细看他,看他究竟有什么倒霉的特点,或还将有什么不幸的征兆,想看看他终于怎样去死,赴死之途莫非还有绝路?那日何日?我记得忽然我有了一种放弃的心情,仿佛我已经消失,已经不在,惟
一缕轻魂在园中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于是乎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恒久,辽阔,但非死寂,那中间确有如林语堂
所说的,一种“温柔的声音,同时也是强迫的声音”。
我记得于是我铺开一张纸,觉得确乎有些什么东西最好是写下来。那日何日?
但我一直记得那份忽临的轻松和快慰,也不考虑词句,也不过问技巧,也不以为能拿它去派什么用场,只是写,只是看有些路单靠腿(轮椅)去走明显是不够。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
只是多年以后我才在书上读到了一种说法:写作的零度。
《写作的零度》,其汉译本实在是有些磕磕绊绊,一些段落只好猜读,或难免还有误解。我不是学者,读不了罗兰·巴特的法文原著应当不算是玩忽职守。是这题目先就吸引了我,这五个字,已经契合了我的心意。
在我想,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最
初的眺望。譬如那一条蛇的诱惑,以及生命自古而今对意义不息的询问。譬如那两片无花果叶的遮蔽,以及人类以爱情的名义、自古而今的相互寻找。譬如上帝对亚当和夏娃的惩罚,以及万千心魂自古而今所祈盼着的团圆。
“写作的零度”,当然不是说清高到不必理睬纷繁的实际生活,洁癖到把变迁的历史虚无得干净,只在形而上寻求生命的解答。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