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国的崩塌(从甲午海战到辛亥革命)(精)9787213104947
  • 帝国的崩塌(从甲午海战到辛亥革命)(精)978721310494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帝国的崩塌(从甲午海战到辛亥革命)(精)9787213104947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9.55 4.5折 88 全新

库存3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飞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104947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31438099

上书时间2024-11-29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自媒体“历史研习社”主编,“国家人文历史”公众号主要撰稿人徐飞首次出版个人历史专著!
两千年来超稳定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什么在十八年间迅速解体?
没有哪个历史时期比大清帝国最后十八年更耐人寻味、值得反思的!
《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作者温伯陵、《弃长安》作者张明扬联合推荐!

作者简介
徐飞,安徽六安人,初中时在杂志上发表文章,高中时在《新安晚报》开设专栏。安徽大学世界史硕士。
曾担任某大学世界史非现役文职教员,“国家人文历史”公众号主要撰稿人,北京广播电台《读书俱乐部》栏目嘉宾,主持策划、编撰畅销书《历史的荣耀》。目前从事晚清史研究。

目录
清朝从哪一年开始倒计时?
第一章  甲午前奏
  第一节  甲申易枢:清政府新领导班子的建立
    1.康有为的预言:祸在眉睫
    2.同治中兴:奕訢功不可没
    3.中枢换血:慈禧建立独裁统治
  第二节  长崎事件:暗藏北洋海军覆灭的线索
    1.奕谖:不务正业的总理海军大臣
    2.北洋水师访问长崎:并非为了秀肌肉
    3.丁汝昌的苦衷
  第三节  光绪亲政:被处处掣肘的最高统治者
    1.光绪:为什么当皇帝这么累?
    2.强行改变侄子的人生:慈禧的权欲
    3.举重若轻:慈禧架空光绪的手段
  第四节  高下立判:战前中日财政系统的比较
    1.明治天皇省下饭钱,就能买军舰?
    2.日本设立中央银行:发行军事公债
    3.大清财政:不会开源,只会节  流
  第五节  朝鲜事变:中华宗藩体系行将崩塌
    1.天津条约:为日本出兵朝鲜埋下伏笔
    2.清政府的“拧巴”思维:荒诞为体,胡闹为用
    3.无可奈何花落去:中华宗藩体系即将瓦解
第二章  梦断神州
  第一节  战和不定:清政府决策体制的缺陷
    1.朝鲜之乱:日本迅速决定开战
    2.主战派与主和派:应该各打五十大板
    3.叠床架屋:清朝混乱的决策体制
  第二节  不堪一击:陆军溃败激起日本侵华野心
    1.“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2.派系林立:镇压太平天国的后遗症
    3.望风而逃:清军缺少荣誉感
  第三节  全军覆没:北洋水师被“猪队友”坑惨
    1.黄海海战:其实北洋水师的目的达到了
    2.海防:消极的建军思想
    3.格兰特的预言
  第四节  忍痛求和:光绪皇帝为什么不迁都再战?
    1.九年前丢失的小字典,让大清成为“小透明”
    2.光绪: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呀!
    3.上清帝  第三书:康有为进入高层视野
第三章  康党崛起
  第一节  路在何方:甲午战后三年的清朝政局
    1.恭亲王:借钱赔款是头等大事
    2.人才匮乏的窘境
    3.大家不种鸦片,怎么继续修园子?
  第二节  国政为民:康有为思想的真正价值
    1.此议院非彼议院
    2.地方自治:康有为的真实目的
    3.康有为的地方自治实验
  第三节  南海圣人:康有为引起朝廷关注
    1.惊世骇俗:康有为脚踹两千年学术史

内容摘要
鸦片战争叩开了中国的大门,封闭落后的中国从此劫难不断。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大清帝国垂死挣扎,试图自救,在中央,有李鸿章、奕?这样开明的洋务领袖,在地方,有张之洞、刘坤一这样务实的革新力量,在民间,有康有为、谭嗣同这样热血救国的知识分子,然而,他们的种种努力,最终没能挽救这个奄奄一息的帝国。本书将梳理和剖析晚清自救运动中诸多重要人物对于现代化的种种误解,以及这种种误解最终推动大清王朝走向灭亡的历史进程。任何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本书也将追根溯源,探究种种误解的由来,讲述清政府在灭亡最后关头,濒死挣扎的历史细节。

主编推荐
“国家人文历史”公众号主要撰稿人  青年历史学者 徐飞  抢先发售出版个人历史专著

两千年来超稳定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什么在十八年间迅速解体?
没有哪个历史时期比大清帝国的最后十八年更耐人寻味、值得反思!

精彩内容
第一章甲午前奏第一节 甲申易枢:清政府新领导班子的建立1.康有为的预言:祸在眉睫1894年,是中国传统干支纪年中的甲午年,这一年注定不会平静。在中国古代阴阳学理论中,天干之甲属阳之木,地支之午属阳之火,是木火相生。因为木火相生,将会导致战火燃起,一
发不可收拾。
在这个不平静的年份,已经37岁的康有为,带着他的得意弟子梁启超,从广州坐轮船到上海,再从上海坐轮船到天津,再由天津进入北京,几经辗转,疲惫不堪。
这是他第三次来北京,目的是参加光绪皇帝为迎接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而特别举办的甲午恩科会试。康有为出身书香世家,年少时就已经熟读经史子集,博学多闻,才华横溢,但是科举之路一直走得很失败。他自16岁
成秀才后,乡试六试不售,失意科场二十载。直到1893年,他才时来运转,跟梁启超一起考中举人,才有资格来北京参加恩科会试。
其实,康有为还算是幸运的,他的很多广东老乡,考了一辈子都考不上。在广东三水,有个人叫陆云从,104岁时还在参加会试,结果还没考上,道光帝于心不忍,就钦赐他国子监司业的官衔,也算是尊老的体现。
在广东顺德,康熙年问,有个人叫黄章,也是个百岁老
人,还在千里迢迢进京赶考。结果也没考上,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赠给他钱和布匹作为安慰。在广东肇庆,乾隆年间,有个人叫谢启祚,百岁时参加乡试,一举考中

媒体评论
近代历史的资料浩如烟海,犹如无数珍珠散落在故纸堆里,要理清楚其中的时代变迁,需要一条线索把珍珠串联起来,《帝国的崩溃:从甲午海战到辛亥革命》就是这样一部很好的作品。在徐飞的笔下,你能感受到大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犹如置身其中,和那个时代的人一起走过百年岁月。虽然现在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但是非成败,其实并不是转头空。
                                     ——《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作者  温伯陵

这本书给我优选的感受就是阅读快感,而且不是靠说过头话赢得的廉价快感,而是基于历史细节本身的快感。徐飞兄在写作这本书时,在参考资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为通俗写史作品树立了一个上佳的靠谱(学术规范)范本。
                                     ——《弃长安》作者  张明扬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