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写作(公众故事与作者访谈)9787552043525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31.66
4.7折
¥
6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编者:张志安//沈燕妮|
出版社上海社科院
ISBN9787552043525
出版时间2024-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2206815
上书时间2024-11-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张志安,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曾执教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现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中山大学互联网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千西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新闻生产社会学、媒介融合与传媒转型、互联网与国家治理等。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研中心)特约研究员,重庆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郑州大学兼职教授,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重火攻关项目子课题、 人文社科项目等20多个课题。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和ChineseJournalofCommunication等CSSCI和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学术成果曾获《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度、2013年度十佳优秀论文,全国新闻传播学科2013年度优秀论文,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三等奖等。主编或独立撰写了《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2014》《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报道如何深入》《记者如何专业》等10余部著作。
目录
作者档案
编者的话
访谈录上卷
九月
虫安
索文
曹玮
小杜
深蓝
青锋暮寒
知月白
傲土
田舍郎
访谈录下卷
三胖子
张青依
尹政梁
睢建民
偶尔
蔡寞琰
北落师门
温手释冰
思思妈妈
齐文远
选篇及编辑推荐
内容摘要
本书选取的这二十位被访人,既有学历只及小学的生活漂泊者,也有远渡重洋读取博士的科研工作者;既有基层检察官、警察、退役,也有从事过新闻工作的编辑、记者;既有未成年时在监狱“深造”过的全职写作者,也有亲历各种职场环境的职场人或自由职业者……形形色色的故事,让他们在非虚构写作平台脱颖而出。在这里,他们的故事不再仅仅是被新闻工作者抓取的特稿,也不再仅仅是满足读者猎奇心态的创作,而更多是数字社会、现实空间、心理空间和网络空间复杂交织的产物。写作中的情感连接,从个体走向群体再走向社会,而倾听这些写作者的创作谈,了解非虚构写作平台编辑选篇时的指导与思考,无疑会为我们打开这些公众故事背后的另一扇大门。
精彩内容
九月写作于我是一种主动参
与时代的方式【作者档案】九月,八〇后,曾做过特稿与人物记者,现居澳大利亚。
从事非虚构写作年限:9年。
问:您最早开始写作是什么时候?当时是什么契机呢?答:我正式写作是在2015年。当年的7月,家里处在非常动荡的时期。一方面,我在南京大学的学业处于极度困境中,马上迎来研三,而我并不喜欢所在的专业(应用语言学),过去两年一直想重新换专业(英美文学)和导师,又面临即将毕业找工作,内心很挣扎,前途渺茫。
另一方面,父亲第二次遭遇重大股灾,借来的十几万炒到了45万,原本计划用来给老家盖房,然而很快全部跌穿。父亲本人又不幸出车祸,被小车撞倒需要就医。其时母亲给亲戚打工,因生意不好需要退租,全家人于是搬回老家。弟弟在家里赋闲,也没有工作。远嫁台湾的二姐和家人回来探亲,父亲这边所有的亲戚都聚齐了。
在这些因素下,我在那个夏天回家待了几天(上大学以来,我第二次在暑假回家)。各家有各家的矛盾和困难,整个家的气氛很萧条,我的心里充满了郁愤。
问:从开始写作以来,您的写作内容都是围绕什么?以您自己的感觉,写作过程中的内容有哪些变化?这么多年过来,您在写作过程中的心态有哪些不同?
答:我所写的,是不得不书写的、总是被忽略的个体现实。这几年来,我一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