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家风密码9787308248204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71.2
8.0折
¥
89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贾文胜|
出版社浙江大学
ISBN9787308248204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9元
货号32077893
上书时间2024-11-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绪论
一、于人:忠、孝、悌、节、养、恕
二、于己:勇、俭、让、慎、省
三、构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家风研究范式及话语体系
上部
忠:天下至德。莫大乎忠
一、溯源探义说“忠”
二、忠于国家
三、忠于组织
四、忠于职业
五、结语: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道德准则
孝:动天之德,莫大于孝
一、溯源探义说“孝”
二、敬孝之道
三、和孝之道
四、继孝之道
五、结语:百善孝为先
悌:兄友弟恭,爱传万家
一、溯源探义说“悌”
二、孝悌
三、忠悌
四、仁悌
五、结语:兄弟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节:砥节砺行,方圆有道
一、溯源探义说“节”
二、礼节
三、气节
四、中节
五、结语:节制是强者的本能
养:生而养之,养而教之
一、溯源探义说“养”
二、养体
三、养智
四、养德
五、结语:最好的教育莫过于言传身教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溯源探义说“恕”
二、利益之恕
三、习惯之恕
四、过错之恕
五、结语:得饶人处且饶人
下部
勇: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一、溯源探义说“勇”
二、勤勇
三、智勇
四、谋勇
五、结语:狭路相逢勇者胜
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一、溯源探义说“俭”
内容摘要
家风不仅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更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嘉兴南湖学院成立全国首家研究家风的高校研究院——乡贤与家风研究院。本书即为该院重点项目“浙江历代名人家风系列丛书”成果之一。本书从“修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入手,分析儒家五常“仁、
义、礼、智、信”作为传统
家风的理论遵循;并由传统
哲学的“天人物我”,归纳于人关系的“忠、孝、悌、节
、养、恕”,于己关系的“勇、俭、让、慎、省”,由此提炼出传统家风的11个要素构成,系统阐释其继往开来的价值意涵。全书整体结构上,按11个家风文化要素各自成篇,分别从字源释义、
典型故事和新时代风尚三个模块予以诠释,构成溯源传统家风、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容特色。
精彩内容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后人从苏轼所写的《三槐堂铭》中总结而来的对联。北宋初年,兵部侍郎王祐在家中庭院种下三株槐树,言称其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因而命其堂为“三槐堂”。
王祐一生忠厚勤勉、廉洁奉公。经过王祐的勤勉持家,三槐王氏枝繁叶茂,子孙后代人才辈出,真有位列三公者。王氏子孙在返修故居时请苏轼为自家“三槐堂”题铭,以此垂训后人效仿先祖忠厚品行,于是便有了《三槐堂铭》。此文记叙了王氏祖先王祐手植三槐的经过和期
待,用王祐子孙后代多有仁
德贤能者的事实来论述“仁
者必有后”,以三槐王氏的忠义事迹,强调了喻家风、
讲家教的重要性。
在古代,很多达官显贵都喜欢在庭院中种槐树以期
盼子孙发达。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梦想成真,有些富不过三代,有些却能几代门庭兴旺,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呢?
便是传承好家风。古语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庭教育是人成长的基础,优良的家风必先以“德行”为重。其中,忠是最重要的德行之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忠者,德之正也。”曾子师承孔子,坚定地倡导
“仁”治思想。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原本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基础崩塌,孝和礼无以为继,孔子因此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试图恢复周礼实现自己“仁政德治”的理想。“忠”的提出可以看作是实现“仁”思想的方式和手段。孔子在《论语》中反复论及“忠”字18次,将其列为教授弟子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