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环境分区管治制度的演进与发展9787563986873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23.75
4.1折
¥
5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编者:刘贵利|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
ISBN9787563986873
出版时间2024-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2223275
上书时间2024-11-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刘贵利,博士,研究员,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2000年毕业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科学系教授。中国环境协会理事,北京地理学会理事,生态城市青年委员会主任,小城镇委员会委员。
从事规划行业20年,拥有丰富的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规划、战略规划经验。先后承担和参加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课题,负责规划项目百余项,包括主持完成《长株潭区域发展规划》第一版、《石家庄空间发展战略》《保定市总体规划》《大兴新城规划》等规划项目,主管了涞水、丰南、开平、博野、涞源、滦南等十余项县区级国土空间规划项目。出版专著6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国家及省部级奖项十余项,其中《保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获2008年度河北省城乡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基于功能溯源、空间耦合的生态环境管控理论与技术应用体系研究》获2019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水头镇总体规划2010-2020年》获住建部2011年度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锡林郭勒盟城镇体系规划2014-2030年》获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度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省部级三等奖多项。
目录
第一章 概论5
第一节 生态环境治理的发展评价5
一、 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演进5
二、 生态环境治理的成就经验16
三、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问题19
第二节 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定位20
一、价值层面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
二、制度层面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2
三、行动层面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6
第三节 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的内涵特征31
一、 生态空间的内涵特征31
二、 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的内涵界定34
三、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的价值特征37
四、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的主要任务39
第四节 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的时代要求40
一、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的基本特点40
二、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的创新导向42
三、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的规划衔接51
四、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的基本保障54
第二章 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理论与方法56
第一节 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研究综述56
一、 生态环境分区管治国外研究56
二、 生态环境分区管治国内研究64
第二节 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理论探索76
第三节 生态环境分区管治方法80
一、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分80
二、空间布局耦合技术与方法82
三、分区综合管治技术与方法86
四、数据赋能管治技术与方法90
第三章 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治体系96
第一节 生态环境分区治理体系96
一、 生态环境分区治理框架96
二、 生态环境分区治理实践98
三、 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机制100
四、 优化调整国土空间发展布局设想107
第二节 生态环境分区治理效能110
一、 我国环境治理者的角色演变111
二、 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面临的问题112
三、 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理念113
四、 从制度共识向治理效能的转化115
五、 创新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人制度131
第三节 七大治理体系140
一、 总体框架140
二、 领导责任体系141
三、 企业责任体系146
四、 全民行动体系153
五、 监管体系154
六、 市场体系157
七、 信用体系163
八、 法律政策体系167
第四章 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治制度171
第一节 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治制度171
一、 主要内容171
二、生态环境分区管治面临的挑战173
三、生态环境分区管治制度完善的方向174
四、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的推进路径175
五、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的政策选择176
第二节 双碳目标下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理论框架178
一、 双碳目标下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理论框架构建意义178
二、 双碳目标下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理论框架体系183
三、 未来展望187
第三节 健全完善碳信息披露制度188
一、 国际经验188
二、 健全完善碳排放信息披露的必要性191
三、 健全完善碳排放信息披露的工作建议192
第四节 生态环境分区管治制度实践探索194
一、 成渝地区双碳实施路径研究194
二、 县级单元线控机制探索204
三、 场地修复实践213
第五章 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治长效机制227
第一节 环境保护标准与产业政策衔接227
一、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环境保护标准与产业政策之间关系解读227
二、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环境保护标准的必然联系230
三、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现有产业政策的相互作用231
四、 做好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环保保护标准与产业政策的衔接232
第二节 国家战略区域主要环境问题识别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策略235
一、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的原因:人口、经济、污染分布的不平衡与分异性237
二、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的依据:城市规模与发展模式239
三、国家战略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的核心问题识别242
四、国家战略区域主要环境问题识别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策略244
第三节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编制路径探讨249
一、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编制现状及存在问题249
二、 我国各类准入清单编制特征对比分析251
三、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编制路径初探256
四、 完善生态准入清单制度的建议257
第四节 积极推进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机制258
一、 工作进展259
二、 存在的问题261
三、 下一步建议263
第五节 我国第三方生态环境评估制度研究265
一、 建立第三方生态环境评估制度的背景分析266
二、 第三方生态环境评估的特点、功能和意义267
三、 第三方生态环境评估的基本流程和典型案例269
四、 第三方生态环境评估的主要问题273
五、 第三方生态环境评估制度的建议与思考274
第六章 生态环境分区管治制度的发展276
第一节 生态环境分区管治取得的成效276
一、 新发展阶段下立足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的环境治理能力亟待提升276
二、 绿色创新基础上构建生态价值集成管理体系277
三、 构建全新的绿色价值体系278
四、 建立适应新三区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分区治理制度279
第二节 基本经验280
一、 科学的环境决策机制是重要前提280
二、 合理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是基石282
三、 准确及时的环境数据是基本保障285
四、 环境治理手段转型是关键落脚点286
第三节 未来发展289
一、 环境治理体系的未来展望289
二、 新发展阶段下立足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的环境治理能力亟待提升291
三、 绿色创新基础上构建生态价值集成管理体系292
内容摘要
本书围绕《中国生态环境分区管制制度的演进与发展》主题,包含六章内容,第一章概论包括生
态环境分区管治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总体要求
、基本特征;第二章生态环境分区管治方法包括研究基础、国内外研究、管控单元划分、空间布局耦合技术、分区综合管治技术、大数据赋能、管治实践等内容;第三章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治体系包括治理体系、治理效能和七大治理体系等内容;第四章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治制度包括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治制度、双碳目标下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理论框架、健全完善碳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实践探索等内容;第五章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治长效机制包括环境保护标准与产业政策衔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生态环境规划的使命与定位、“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编制路径探讨、积极推进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机制、我国第三方生态环境评估制度研究等内容;第六章生态环境分区管治制度的发展包括生态
环境分区管治取得的成效、基本经验、未来发展。
精彩内容
第二节?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理论探索国内外探索过多种管治工具,通过不断实践尝试,逐渐形成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理论。 “生态资源—生态资产—生态资本”和“公共资源—生态成本—生态负 债”代表了人类对生态环境价值的不同认知层面。如果将生态环境当成一种公共资源,那么管理、控制和认识的不到位,常会导致资源的盲目利用,带来经济的负外部性;如果将生态环境当成一种资本,则进行“生态货币”核算,将其纳入市场经济体系,就可以通过技术、市场、法律等手段引导人们做出科学的决策,从而有效地避免负外部性。所以,人类对生态价值的不同认识将引导世界向不同的方向发展。我们必须从资本和负债的角度来看待生 态环境,努力地增加生态资本,减少生态负债,从而促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类价值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见图2-2。 图2-2?人类价值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文明顺利发展的基石。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一书中指出:“‘天人合一’,其实是说‘天’(宇宙)与‘人’(人间)的所有合理性在根本上建立在同一个基本的依据上。它实际上是古代中国知识与思想的决定性支持背景。”马克思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本主义。”讲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既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更是中国人文科学探讨的核心价值。 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中国思想“从来不把人和自然分开,而且从未想到社会之外的人”。他认为,中国的智慧与西方世界的那种以征服自然为动机或目的的思维方式不完全相同,尤其是道家学派提倡的自然无为的发展理念,反映了中国上古时代的发展方式,这种发展的逻辑形式,就是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如何整治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防止自然生态环境的退化,有效处理和解决生态系统退化问题,恢复和重建已经受损的生态系统原有结构和功能,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区域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国土空间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首次研究提出生态 功能溯源理论,其“生态”不是回归自然的原始生态,也不是人间仙境式的理想生态,而是积极意义上的发展生态。科学实质是通过生态规划、生态工程与生态管理,将各个单一的生物环节、物理环节、经济环节和社会环节组装成一个有强大生命力的生态经济系统,运用生态学的竞争、共生、再生和自生原理调节系统的主导性与多样性、开放性与自主性、灵活性与稳定性、 发展的力度与温度,使资源得以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功能溯源理论的核心是基于生态伦理,重塑修复“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和内生关系”,蕴含着重要的生态哲学思想。这就要求我们树立自然价值理念,确保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优先地位,从过去的注重要素保护修复转变为注重系统保护修复,将山水林田湖草沙多要素构成的生命共同体系统服务功能提升为价值导向的环境管理,从而保护生态系统功能性和完整性,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的关系,为自然界的整体认知和人与生态 环境关系的处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法论。 功能溯源理论从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利用(人—道法)和自然生态系统 功能维护(天—自然)两个维度六个方面(机理溯源、目标溯源、要素溯源、 价值溯源、位序溯源、管制溯源)进行了理论框架的构建,具体见图2-3。 图2-3?理论框架图人—道法维度:在进行生态环境分区管治时,表现为对国土空间的价值、目标和管制溯源,集中表现了生态溯源理论中人类作为主体在对自然生 态环境客体进行利用时,为满足自身需要和发展进行的价值判断。 天—自然维度:在进行生态环境分区管治时,表现为对国土空间的机理、要素和位序溯源,集中显示了生态溯源理论中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生态环境主客体关系上进行的伦理判断,以及对自然生态系统作为独立于人类主体而存在进行的系统功能判断。 两个维度协调融合,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终达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以上述理论框架为指导,针对生态环境保护方法落地性差,提出了两套全流程技术体系,创新了六种新技术:底线管制、空间分区、前置测度、分区施策、三维管治、多规合一,构建了“四权分立”的环境管理机制。从理论创新到技术体系设计,形成了系统的完整闭环。 1.机理溯源“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就要求考量各要素生态过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充分认识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功能等基本特性,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根据生态溯源的不同对象、不同受损程度和不同阶段,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采用整体到部分、部分再到整体的综合分析方法,突出主导功能提升和主要问题解决,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确保生态产品 供给和生态服务价值持续增长。 2.目标溯源应紧扣生态系统具有的生态产品供给、净化调节、文化美学等多重服务价值,进行多目标综合溯源;综合考量森林、草原、湿地、河流、山脉等环境要素具有的物质产品的经济价值,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生态价值、丰富景观的美学价值和特定的历史文化价值。确定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溯源目标是一 个多目标权衡的过程,需要相关方充分参与,在充分理解各方利益诉求的基础上,进行取舍和均衡。从环境管理角度来讲,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自然资源利用应实施统一管理,以有效平衡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3.要素溯源应树立水、气、土、生物等相互联系的“生命共同体”理念,依托森林、水、矿藏、生物等多种自然资源,从全局出发,根据相关要素功能联系及空间影响范围,寻求多要素综合统筹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对生态要素不再采取单一治理对策,而是结合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从大气、水、土 壤、生物等维度出发,促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逐步恢复,实现点、线、面修复的叠加效应,实现多维度、立体式推进。 4.价值溯源农田、村庄、城镇、流域等不同尺度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 能特征,它们是长期自然演变过程和人类活动的综合表征。“山水林田湖草城”各要素在“生命共同体”中所处的价值层级、位置和作用不同,需充分分析山水林田湖草城所构成的景观格局特征和形成机制,比较各类生态要素不同配置格局下的生态服务价值和环境成本效益,不断优化格局,提升服务功能。 5.位序溯源应依据空间均衡理念,妥善处理物质态空间耦合、功能态空间耦合、价值态空间耦合、信息态空间耦合、时间态空间耦合、权责态空间耦合六种良性耦合关系,组织开展综合评价,综合权衡水源涵养、防风固沙、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污染净化、固碳等生态服务功能供给和需求,确定生 态产品供给数量、质量和空间布局要求,推进生态空间及其服务功能的均衡优化布局和高效科学利用。 6.管制溯源应以生态系统功能保护恢复为重点,评估生态安全阈值和生态重要性、 敏感性、脆弱性,分层次、分区域开展分析评价不同尺度景观格局下,把维护水源涵养、防风固沙、洪水调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作为核心,按照“源—廊道—汇”生态过程调控原理,因地制宜采取加速、延缓、 阻断、过滤、调控等管理和技术工程手段,推进生态系统由“疾病治疗”到“健康管理”的转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