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三重境界9787563986927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41.27
5.3折
¥
7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简中兰|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
ISBN9787563986927
出版时间2024-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32223274
上书时间2024-11-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简中兰,1972年3月出生,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淮安市十大杰出青年,现任江苏省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近三十年,尤其热衷于习作教学,注重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严谨,扎实高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教改,敢于创新。有近二十年班主任工作经历,备受历届学生拥护,先进事迹曾被淮安电视台、《淮海晚报》面向全市宣传报道。
目录
\"第一重境界:序列化 ……………………………………………………… 1
第一节? 一年级兴趣化 ……………………………………………………… 2
一、年段解读 ……………………………………………………………… 2
二、研究价值 ……………………………………………………………… 3
(一)教师层面…………………………………………………………… 3
(二)学生层面…………………………………………………………… 3
三、实施策略 ……………………………………………………………… 3
(一)关爱激“趣”…………………………………………………… 3
(二)创境唤“趣”……………………………………………………… 4
(三)目标导“趣”……………………………………………………… 4
(四)底线保“趣”……………………………………………………… 5
四、典型案例 ……………………………………………………………… 5
(一)音乐引入法:我们做朋友………………………………………… 5
(二)情境引入法:用多大的声音…………………………………… 10
(三)图画引入法:小兔运南瓜……………………………………… 14
(四)活动引入法:一起做游戏……………………………………… 17
第二节? 二年级顺序化… …………………………………………………… 22
一、年段解读 …………………………………………………………… 22
二、研究价值 …………………………………………………………… 23
(一)教师层面………………………………………………………… 23
(二)学生层面………………………………………………………… 23
三、实施策略 …………………………………………………………… 23
(一)用“放大镜”看(读图)……………………………………… 23
(二)用“扬声器”说(说图)……………………………………… 24
(三)用“显微镜”写(写图)……………………………………… 25
四、典型案例 …………………………………………………………… 25
(一)借助抽象图片:小老鼠看电脑………………………………… 25
(二)借助真实生活:我喜欢吃的水果……………………………… 29
第三节? 三年级框架化… …………………………………………………… 34
一、年段解读 …………………………………………………………… 35
二、研究价值 …………………………………………………………… 36
(一)教师层面………………………………………………………… 36
(二)学生层面………………………………………………………… 36
三、实施策略 …………………………………………………………… 37
(一)借助词语顺序化………………………………………………… 37
(二)借助图表显性化………………………………………………… 37
(三)借助例文多样化………………………………………………… 38
四、典型案例 …………………………………………………………… 39
(一)借助词语顺序化:做月饼……………………………………… 39
(二)借助图表显性化:那次玩得真高兴…………………………… 45
(三)借助例文多样化:我给同学画个像…………………………… 51
第四节? 四年级具体化… …………………………………………………… 54
一、年段解读 …………………………………………………………… 55
二、研究价值 …………………………………………………………… 56
(一)教师层面………………………………………………………… 56
(二)学生层面………………………………………………………… 56
三、实施策略 …………………………………………………………… 56
(一)用“广角镜头”捕捉…………………………………………… 56
(二)用“慢镜头”分解……………………………………………… 57
(三)用“特写镜头”聚焦…………………………………………… 58
四、典型案例 …………………………………………………………… 58
(一)广角镜头捕捉:写观察日记…………………………………… 58
(二)慢镜头分解:分享有意思的事………………………………… 66
(三)特写镜头聚焦:编写童话故事………………………………… 72
第五节? 五年级生动化… …………………………………………………… 76
一、年段解读 …………………………………………………………… 77
二、研究价值 …………………………………………………………… 77
(一)教师层面………………………………………………………… 77
(二)学生层面………………………………………………………… 77
三、实施策略 …………………………………………………………… 78
(一)教细节组合……………………………………………………… 78
(二)教联想与想象…………………………………………………… 79
(三)教修辞手法……………………………………………………… 79
四、典型案例 …………………………………………………………… 80
(一)聚焦特点,组合细节:将人、物写生动……………………… 80
(二)展开想象,融入联想:将景致写鲜活………………………… 83
第六节? 六年级个性化… …………………………………………………… 87
一、年段解读 …………………………………………………………… 88
二、研究价值 …………………………………………………………… 89
(一)教师层面………………………………………………………… 89
(二)学生层面………………………………………………………… 90
三、实施策略 …………………………………………………………… 90
(一)链接生活实际,构建素材之源………………………………… 90
(二)尊重学生差异,建构认知阶梯………………………………… 90
(三)鼓励学生创新,打造教学愿景………………………………… 90
(四)改变评价方式,创造成功体验………………………………… 91
四、典型案例 …………………………………………………………… 91
(一)思维导图模式下的个性抒意:卡通人物故事新编…………… 91
(二)个性化视角下的人物刻画:写一个喜欢或崇拜的人………… 96
(三)链接生活,点亮“个性”语言:瘾…………………………… 101
第二重境界:情致化 …………………………………………………… 109
第一节?“情致”的概念解读 ……………………………………………… 110
一、概念界定 …………………………………………………………… 110
二、操作流程 …………………………………………………………… 111
(一)激情唤醒………………………………………………………… 112
(二)真情体验………………………………………………………… 113
(三)移情引领………………………………………………………… 116
(四)深情表达………………………………………………………… 119
(五)融情评价………………………………………………………… 120
一、实践意义 …………………………………………………………… 121
第二节? “情致”指向“习作”的实践意义及典型案例 ……………… 121
(一)准确把握小学生习作的特点…………………………………… 122
(二)准确理解小学生习作的心理…………………………………… 122
(三)树立整合的大习作观…………………………………………… 123
(四)重新定位习作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123
二、典型案例 …………………………………………………………… 124
(一)借物助力………………………………………………………… 124
(二)点面结合………………………………………………………… 132
(三)融入想象………………………………………………………… 138
(四)选材独特………………………………………………………… 143
(五)情节波折………………………………………………………… 148
(六)侧面烘托………………………………………………………… 153
(七)刻画细节………………………………………………………… 157
(八)篇末点题………………………………………………………… 162
(九)外貌助力………………………………………………………… 167
(十)重点突出………………………………………………………… 171
第三重境界:通感化 …………………………………………………… 179
第一节?“通感”指向“习作”的要素解读 ……………………………… 180
一、概念的界定 ………………………………………………………… 180
二、理论依据 …………………………………………………………… 181
三、实施路径 …………………………………………………………… 182
(一)问题中缘起……………………………………………………… 182
(二)思索中孕育……………………………………………………… 183
(三)尝试中呵护……………………………………………………… 183
(四)惊喜中前行……………………………………………………… 185
(五)前行中反思……………………………………………………… 188
四、典型案例 …………………………………………………………… 191
(一)巧用“通感”,点亮语言……………………………………… 191
(二)“多感”融合,写活场面……………………………………… 197
(三)借助“通感”,走近万物……………………………………… 202
第二节?“通感”指向“习作”的学生作品 ……………………………… 208
一、通感“人物篇” …………………………………………………… 208
二、通感“动物篇” …………………………………………………… 217
三、通感“植物篇” …………………………………………………… 226
四、通感“状物篇” …………………………………………………… 233
五、通感“景物篇” …………………………………………………… 243
六、通感“记事篇” …………………………………………………… 251
后记 …………………………………………………………………………… 261\"
内容摘要
作,应该是心灵的牧场。小学生习作,抒写的是儿童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发现、想象,是自然的倾吐。它彰显的是儿童生命的本真,是一种瑰丽的灵动;它流淌的是儿童的情趣和才思,是真情的涌动。在“序列”形成之后,习作应走向更为具体化的指导,走进第二重境界——情致。
本书针对当下小学习作教学的现状,再深入调研小学生各年级段的特点基础上,结合作者三十多年习作教学的经历,梳理出螺旋状的、循序渐进的习作教学路径,提出了习作需要经历“序列化、情致化、通感化”的三重境界,力求呈现比较清晰而可操作的习作教学指导流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