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全新修订现代标点版全六册)9787551812399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88.86
4.5折
¥
198
全新
库存12件
作者(宋)释延寿|责编:马静怡
出版社三秦
ISBN9787551812399
出版时间2017-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98元
货号31311641
上书时间2024-11-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延寿禅师(公元904——975年),俗姓王,浙江余杭人。时当吴越武肃王钱镠崇尚佛教,在此环境影响下,大师于总角(幼年)之岁,即已向往佛教。年二十,便不再食荤。曾为余杭库吏,后迁华亭镇将,督纳军需。年三十,吴越文穆王钱元瓘得知他慕道心切,于是顺从其志,听其出家。延寿遂舍弃家庭妻儿,剃度受戒,礼四明翠岩禅师为师。不久,入天台山修习禅定,并参谒韶禅师,受其印可,成为清凉文益再传弟子。年四十九,住持明州雪窦山资圣寺,据传,这时从他参学的人已经很多。年五十七,受吴越忠懿王钱俶之请,住持杭州灵隐寺,为该寺世。次年,又受请住持永明寺(即净慈寺),为该寺第二世;从学者达二千余人,倡禅净双修,指心为宗,四众钦服,被后世弟子尊奉为净土宗第六祖,开创的禅净双修,使净土宗普及于民间,著《宗镜录》、《万善同归集》、《四料简》等,为后世净土宗依据典籍。《宗镜录》一书即在此时定稿于永明寺演法堂。年六十七,延寿奉诏于钱塘江边的月轮峰创建六和塔,高九级,五十馀丈,作为镇海之用。年七十一,再度入天台山,度戒万馀人。次年圆寂。
目录
总目录
重刊宗镜录序(清世宗胤禛制)
重刊宗镜录后序(清世宗胤禛制)
清世宗上谕
第.一壹
宗镜录序(杨杰)
宗镜录序(钱俶)
宗镜录序(永明智觉延寿禅师)
宗镜录卷第.一
标宗章第.一
宗镜录卷第二
宗镜录卷第三
宗镜录卷第四
宗镜录卷第五
宗镜录卷第六
宗镜录卷第七
宗镜录卷第八
宗镜录卷第九
宗镜录卷第十
宗镜录卷第十一
宗镜录卷第十二
宗镜录卷第十三
宗镜录卷第十四
宗镜录卷第十五
宗镜录卷第十六
宗镜录卷第十七
贰
宗镜录卷第十八
宗镜录卷第十九
宗镜录卷第二十
宗镜录卷第二十一
宗镜录卷第二十二
宗镜录卷第二十三
宗镜录卷第二十四
宗镜录卷第二十五
宗镜录卷第二十六
宗镜录卷第二十七
宗镜录卷第二十八
宗镜录卷第二十九
宗镜录卷第三十
宗镜录卷第三十一
宗镜录卷第三十二
宗镜录卷第三十三
叁
宗镜录卷第三十四
宗镜录卷第三十五
宗镜录卷第三十六
宗镜录卷第三十七
宗镜录卷第三十八
宗镜录卷第三十九
宗镜录卷第四十
宗镜录卷第四十一
宗镜录卷第四十二
宗镜录卷第四十三
宗镜录卷第四十四
宗镜录卷第四十五
宗镜录卷第四十六
宗镜录卷第四十七
宗镜录卷第四十八
宗镜录卷第四十九
宗镜录卷第五十
肆
宗镜录卷第五十一
宗镜录卷第五十二
宗镜录卷第五十三
宗镜录卷第五十四
宗镜录卷第五十五
宗镜录卷第五十六
宗镜录卷第五十七
宗镜录卷第五十八
宗镜录卷第五十九
宗镜录卷第六十
宗镜录卷第六十一
问答章第二
宗镜录卷第六十二
宗镜录卷第六十三
宗镜录卷第六十四
宗镜录卷第六十五
宗镜录卷第六十六
宗镜录卷第六十七
宗镜录卷第六十八
宗镜录卷第六十九
宗镜录卷第七十
伍
宗镜录卷第七十一
宗镜录卷第七十二
宗镜录卷第七十三
宗镜录卷第七十四
宗镜录卷第七十五
宗镜录卷第七十六
宗镜录卷第七十七
宗镜录卷第七十八
宗镜录卷第七十九
宗镜录卷第八十
宗镜录卷第八十一
宗镜录卷第八十二
宗镜录卷第八十三
宗镜录卷第八十四
宗镜录卷第八十五
宗镜录卷第八十六
宗镜录卷第八十七
宗镜录卷第八十八
宗镜录卷第八十九
宗镜录卷第九十
陆
宗镜录卷第九十一
宗镜录卷第九十二
宗镜录卷第九十三
宗镜录卷第九十四
引证章第三
宗镜录卷第九十五
宗镜录卷第九十六
宗镜录卷第九十七
宗镜录卷第九十八
宗镜录卷第九十九
宗镜录卷第.一百
奉敕重刊宗镜录后跋
附录一:《万善同归集》[宋]延寿智觉禅师
御制妙圆正修智觉永明寿禅师万善同归集序[清]雍正
万善同归集序[宋]沈振
万善同归集卷上
万善同归集卷中
万善同归集卷下
附录二:《大事因缘》[清]石成金
附录三:《禅宗直指》[清]石成金
内容摘要
《宗镜录》又名《心镜录》,是五代宋释延寿(904-975)的著作。全书多达一百卷,详述禅宗祖师的言论和重要经论的宗旨,并删去了繁杂的文字,呈现全部佛法的精要。全书分为三章,计八十余万字。第.一卷至第六十一卷之前半部为“标宗章”,内容为“立正宗明为归趣”;自第六十一卷后半部至第九十三卷为“问答章”,内容以“申问答用去疑情”为主;第九十四卷至*百卷为“引证章”,内容为“引真诠成其圆信”。所谓“正宗”,即“举一心为宗”,此一心宗,“照万法如镜”。
延寿是法眼文益的嫡孙,法眼在《宗门十规论》里鼓励参禅的人研究教典,有颂云:“今人看古教,不免心中闹,欲免心中闹,但知看古教。”都是针对当时的禅师们轻视义学落于空疏的流弊而发,延寿编集《宗镜录》的动机,当然渊源于此。
唐末以后禅宗产生许多流弊,释延寿编纂《宗镜录》的用意之一是为了扶正当时禅宗的弊病。释延寿提出学佛的重要问题,邀请禅门各宗长老一起讨论,并且将解答归纳整理,所以《宗镜录》是许多禅师的意见汇集而成的。重点特别着重在唯识方面。
《宗镜录》资料搜集非常丰富,为后来的禅宗研究提供很珍贵的资料!《宗镜录》以大量文字,从法相唯识宗的角度,对一切现象的生起、本质和相互关系等作了极为详尽细致的分析!它所提倡的禅教一致,对宋以后的中国佛学影响深远!
精彩内容
问:以心为宗,理须究竟。约有情界,真妄似分,不可雷同,有滥圆觉。如金鍮共爇,真伪俄分。砂米同炊,生熟有异。未审以何心为宗?
答:诚如所问,须细识心。此妙难知,唯佛能辩。只为三乘慕道,见有差殊,错指妄心,以为真实。认妄贼而为真子,劫尽家珍。收鱼目以作骊珠,空迷智眼。遂使愚痴之子,陷有狱之重关。邪倒之人,溺见河之骇浪。戏炽焰于朽宅,忘苦忘疲。卧大梦于长宵,迷心迷性,皆为执斯缘虑,作自己身,遗此真心,认他声色。斯则出俗外道,在家凡夫之所失也。乃至三乘慕道、法学、禅宗亦迷此心,执佛方便,致使教开八网,乘对四机。越一念而远骤三祇,功虚大劫。离宝所而久淹化垒,迹困长衢。斯即权机小果,乃至禅宗不得意者之所失也。所以《首楞严经》云: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砂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释曰:此二种根本,即真妄二心。一者,无始生死根本者,即根本无明,此是妄心。初迷一法界,不觉忽起而有其念。忽起即是无始,如睛劳华现,睡熟梦生。本无元起之由,非有定生之处,皆自妄念,非他外缘。从此成微细业识,则起转识,转作能心。后起现识,现外境界。一切众生,同用此业、转、现等三识,起内外攀缘,为心自性。因此生死相续,以为根本。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者,此即真心,亦云自性清净心,亦云清净本觉。以无起无生,自体不动,不为生死所染,不为涅槃所净,目为清净。此清净体,是八识之精元,本自圆明。以随染不觉,不守性故,如虚谷任响,随缘发声。此亦如然,能生诸法,则立见相二分,心境互生。但随染净之缘,遗此圆常之性,如水随风,作诸波浪。由此众生,失本逐末,一向沉沦,都不觉知,枉受妄苦。虽受妄苦,真乐恒存,任涉升沉,本觉不动,如水作波,不失湿性。唯知变心作境,以悟为迷,从迷积迷,空历尘沙之劫,因梦生梦,永昏长夜之中。故经云: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以不了不动真心,而随轮回妄识,此识无体,不离真心。元于无相真原,转作有情妄想,如风起澄潭之浪,浪虽动而常居不动之源。似瞖生空界之华,华虽现而匪离虚空之性。瞖消空净,浪息潭清。真心,周遍法界。又,此心不从前际生,不居中际住,不向后际灭,升降不动,性相一如,则从上禀受,以此真心为宗。离此修行,尽萦魔羂。别有所得,悉陷邪林。是以,能动深慈,倍生怜愍。故二祖求此妄心不得,初祖于是传衣。阿难执此妄心,如来所以呵斥。如经云:佛告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实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阿难言:见。佛言:汝何所见?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佛言:汝将谁见?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想相,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唯垂大悲,开示未悟。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我非勅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古释云:能推者,即是妄心。皆有缘虑之用,亦得名心。然不是真心,妄心是真心上之影像。故云: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若执此影像为真,影像灭时,此心即断,故云:若执缘尘,即同断灭。以妄心揽尘成体,如镜中之像,水上之泡。迷水执波,波宁心灭。迷镜执像,像灭心亡。心若灭时,即成断见。若知湿性不坏,镜体常明,则波浪本空,影像元寂。故知,诸佛境智,遍界遍空。凡夫身心,如影如像。若执末为本,以妄为真,生死现时,方验不实。故古圣云:见矿不识金,入炉始知错。
问:真妄二心,各以何义名心?以何为体,以何为相?
答:真心以灵知寂照为心,不空无住为体,实相为相。妄心以六尘缘影为心,无性为体,攀缘思虑为相。此缘虑觉了能知之妄心,而无自体,但是前尘,随境有无。境来即生,境去即灭。因境而起,全境是心。又,因心照境,全心是境。各无自性,唯是因缘。故《法句经》云:焰光无水,但阳气耳。阴中无色,但缘气耳。以热时炎气,因日光烁,远看似水,但从想生,唯阳气耳。此虚妄色心,亦复如是:以自业为因,父母外尘为缘,和合似现色心,唯缘气耳。故《圆觉经》云: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性。故知,此能推之心,若无因缘,即不生起,但从缘生。缘生之法,皆是无常,如镜里之形。无体而全因外境,似水中之月。不实而虚现空轮,认此为真,愚之甚矣。所以,庆喜执而无据,七处茫然。二祖了而不生,一言契道。则二祖求此缘虑不安之心不得,即知真心遍一切处,悟此为宗,遂乃初绍于祖位。阿难因如来推破妄心,乃至于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性,一一微细穷诘,彻底唯空,皆无自性。既非因缘、自、他、和合而有,又非自然无因而生,悉是意言识想分别。因兹豁悟妙明真心,广大含容遍一切处。即与大众俱达此心,同声赞佛。故经云: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罣碍。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里十方。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赞佛: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消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即同初祖,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问:真心行相,有何证文?
答:《持世经》云:菩萨观心,心中无心相。是心从本以来,不生不起,性常清净。客尘烦恼染,故有分别。心不知心,亦不见心。何以故?是心空,性自空,故根本无所有。是心无有一定法,定法不可得故。是心无法,若合若散。是心前后际不可得。是心无形,无能见者,心不自见,不知自性。乃至是人尔时,不分别是心是非心,但善知心无生相,通达是心无生性。何以故?心无决定性,亦无决定相,乃至不得心垢相,不得心净相。但知是心,常清净相。《大般若经》云:于一切法,虽无所取,而能成办一切事业。释曰:若了自心,无事不办。或妄取前境界,却成内自不足。所以《金刚三昧经》云:菩萨观本性相,谓自满足,千思万虑,不益道理,徒为动乱,失本心王。论释云:无量功德,即是一心,一心为主,故名心王。生灭动乱,违此心王,不得还归,故言失也。又,心者,统摄诸法,一切胜,无一法而不摄。王者,统御四海,八表朝宗,无一民而不臣。故《如幻三昧经》云:不求诸法,是名己身。《进趣大乘方便经》云:真如实观者,思惟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永离一切分别之想。
问:心能作佛,心作众生。以了真心,故成佛。以执妄心,故成众生。若成佛,皆具圆通五眼,无漏五阴。故经云:灭无常色,获得常色。又云妙色湛然常安住。又云善能分别诸法相。云何说真心不住见闻觉知,永离一切分别之想?
答:若是妄心见闻,须假因缘能所生起。如云,眼具九缘生等,若无色空和合之缘,见性无由得发。五根亦然,皆仗缘起。斯则缘会而生,缘散而灭。无自主宰,毕竟性空。如《楞伽经》偈云:心为工技儿,意如和技者。五识为伴侣,妄想观技众。如歌舞立技之人,随他拍转,拍缓则步缓,拍急则步急。五根亦如是,但随意转。
如云:身非念轮,随念而转。何者?意地若生,身轮动作。意地若息,根境寂然。真心则不尔,常照常现,铁围不能匿其辉,遍界遍空。穹苍不能覆其体,非纯非杂。万法不能隐其真,无住无依。尘劳不能易其性,岂假前尘发耀?对境生知,自然寂照灵知,湛然无际。故《首楞严经》云:佛告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黏妄发光。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暗明。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黏应拔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骄梵钵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有触。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阿难,今汝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消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阿难,如彼世人,聚见于眼,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黤然。头足相类: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一辩,知觉是同。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尘既消,云何觉明不成圆妙?释曰:如彼世人,聚见于眼者,此先明世见,非眼莫观,若令急合,则无所见。与耳等五根相似,彼人以手,循体外绕,虽不假眼,而亦自知,此况真见不藉外境。缘见因明,暗成无见者,此牒世间眼见,须仗明暗因缘,根尘和合,方成于见、无见。不明自发者,此正明真见之时,见性非眼。既不属眼,又何假明暗根尘所发?则不明之明、无见之见,自然寂照灵知,何曾间断?且世间明暗虚幻出没之相,又焉能覆盖乎?是以,明不能明,暗不能暗也。故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真性天然,岂非圆妙?所以学人问先德云:如何是大悲千手眼?答云:如人夜里摸得枕子。
问:妄心行相,有何证文?
答:《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云: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念心作是思惟:此心无常而谓常住,于苦谓乐,无我谓我,不净谓净,数动不住,速疾转易。结使根本,诸恶趣门。烦恼因缘,坏灭善道。是不可信,贪瞋痴主。一切法中,心为上首。若善知心,悉解众法,种种世间,皆由心造。心不自见若善若恶悉由心起,心性回转,如旋火轮,易转如马,能烧如火,暴起如水。作如是观,于念不动,不随心行,令心随已。若能伏心,则伏众法。《大涅槃经》云:佛言:善男子,心若常者,亦复不能分别诸色,所谓青黄赤白紫色。善男子,心若常者,诸忆念法,不应忘失。善男子,心若常者,凡所读诵,不应增长。复次善男子,心若常者,不应说言已作、今作、当作,若有已作、今作、当作,当知是心,必定无常。善男子,心若常者,则无怨亲,非怨非亲。心若常者,则不应言我物、他物,若死、若生。心若常者,虽有所作,不应增长。善男子,以是义故,当知心性各各别异故,当知无常。又云:云何现喻?如经中说:众生心性,犹如猕猴。猕猴之性,舍一取一。众生心性,亦复如是。取著色声香味触法,无暂住时,是名现喻。可验即今众生之心,如猿猴之处高树,上下不停。犹弥泥之泛迅流,出入无碍。似幻士之游众会,名相皆虚。若技儿之出戏场,本末非实。所以《正法念处经》云:又彼比丘,次复观察心之猿猴,如见猿猴。如彼猿猴,躁扰不停,种种树枝、华果林等、山谷岩窟、回曲之处,行不障碍。心之猿猴,亦复如是:五道差别,如种种林。地狱、畜生、饿鬼、诸道,犹如彼树。众生无量,如种种枝。爱如华叶,分别爱声诸香味等,以为众果。行三界山,身则如窟,行不障碍。是心猿猴,此心猿猴,常行地狱、饿鬼、畜生、生死之地。又彼比丘,依禅观察心之技儿,如见技儿。如彼技儿,取诸乐器,于戏场地作种种戏。心之技儿,亦复如是:种种业化,以为衣服。戏场地者,谓五道地。种种装饰,种种因缘,种种乐器,谓自境界。技儿戏者,生死戏也。心为技儿种种戏者,无始无终长生死也。又彼比丘,依禅观察心弥泥鱼,如见弥泥。如弥泥鱼,在于河中。若诸河水,急速乱波,深而流疾,难可得行,能漂无量种种树木,势力暴疾不可遮障,山涧河水峻速急恶。彼弥泥鱼,能入能出,能行能住。心之弥泥,亦复如是:于欲界河急疾波乱,能出能入,能行能住。《大智度论》云:如佛说凡夫人,或时知身无常,而不能知心无常。若凡夫人,言身有常犹差,以心为常是大惑。何以故?身住或十岁、二十岁,是心日日过去,生灭各异,念念不停,欲生异生,欲灭异灭,如幻事,实相不可得。如是无量因缘,故知心无常,是名心念处。行者思惟:是心属谁,谁使是心?观已,不见有主。一切法因缘和合,故不自在。不自在,故无自性。无自性,故无我。若无我,谁当使是心?《止观》云:起一念虑知之心,随善恶而生十道:一、若其心念念专贪瞋痴,摄之不还,拔之不出,日增月甚,起上品十恶如五扇提罗者,此发地狱之心,行火涂道。二、若其心念念欲多眷属,如海吞流,如火焚薪,起中品十恶,如调达诱众者,此发畜生心,行血涂道。三、若其心念念欲得名闻,四远八方,称扬钦咏,内无实德,虚比贤圣,起下品十恶,如摩犍提者,此发鬼心,行刀涂道。四、若其心念念常欲胜彼,不耐下人,轻他珍已,如鵄高飞下视,而外扬仁义礼智信,起下品善心,行阿修罗道。五、若其心念念欣世间乐,安其嗅身,悦其痴心,此起中品善心,行于人道。六、若其心念念知三恶苦多,人间苦乐相间天上纯乐,为天上乐,折伏粗恶,此上品善心,行于天道。七、若其心念念欲大威势,身口意才有所作,一切弭从,此发欲界主心,行魔罗道。八、若其心念念欲得利智辩聪,高才勇哲,鉴达六合,十方颙颙,此发世智心,行尼乾道。九、若其心念念五尘六欲,外乐盖微,三禅之乐,犹如石泉,其乐内重,此发梵心,行色无色道。十、若其心念念知善恶轮环,凡夫耽湎,贤圣所诃,破恶由净慧,净慧由净禅,净禅由净戒,尚此三法,如饥如渴,此发无漏心,行二乘道。此上十心,或先起非心,或先起是心,或是非并起。譬象鱼风,并浊池水:象譬诸非,自外而起。鱼譬内观罛弱,为二边所动。风譬内外合杂,秽浊混和。前九种心是生死,如蚕自缚。后一种心是涅槃,如麞独跳,虽得自脱,未具佛法。俱非,故双简。明知三界无别理,但是妄心生,为八倒之根株,作四流之源穴。疾如掣电,猛若狂风。罞起尘劳,速甚瀑川之水。歘生五欲,急过旋火之轮。是以,结构四魔,驱驰十使,沉二死之河底,投八苦之焰中。醉迷衣里之珠,徒经艰险。斗没额中之宝,空自悲嗟。皆因妄心,迷此真觉。终无别失,有出斯文。
如上依教所说,真妄二心,约义似分,归宗匪别。何者?真心约理体,妄心据相用。今以理恒是心,不得心相。心恒是理,不动心相。如水即波,不得波相。波即是水,不坏波相。是以,动静无际,性相一原。当凡心而见佛心,观世谛而成真谛。所以《华严经》云: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皆以心为自性,如是而住。若摄境为心,是世俗胜义。心之自性,即是真如,是胜义胜义。如是而住,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双照真俗,无住住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