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官婉儿遇上武则天9787514622478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23.75
4.1折
¥
5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姜正成|
出版社中国画报
ISBN9787514622478
出版时间2024-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2061206
上书时间2024-10-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姜正成,笔名若木,江苏省沭阳县胡集镇华集村人,1978年7月毕业于华东工程学院火炮系自动控制专业(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现为南京理工大学),先后就职于国家航天部战术导弹研究所、江苏省沭阳县委办公室秘书、团县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县乡镇企业局局长、县外经委主任,县委常委兼公安局长,1997年2月调任新组建的地级宿迁市委政法委工作。2002年9月赴京创业至今,著有长篇侦破小说《红颜》《红眉》《红乳》。他于2004年编著的《狼道》一书成为全国畅销书,先后被十多个国家翻译出版。
目录
第一章 血雨腥风
003 显赫的上官家族
006 灭门之祸
013 在内文学馆中长大
017 李弘毙命
023 李贤继任太子
025 受到武皇后召见
029 对李贤的爱慕之心
031 李贤谋反被废
037 武后的爱女
第二章 政局变幻
045 高宗之死
048 新君被废,波澜再起
052 武则天称帝,婉儿得势
061 为骆宾王求情
064 计杀薛怀义
070 勾结武三思
079 参与神龙政变
第三章 权势日盛
103 婉儿引荐,武三思得势
125 重俊政变,婉儿陷危局
131 韦后乱政,宠上加宠
139 安乐弄权,专横跋扈
142 中宗暴崩,局势大变
146 远离韦后,依附太平
第四章 风云突变
156 太平出手,运筹帷幄
160 血溅旗下,死于非命
170 才华绝代,影响后世
内容摘要
上官婉儿出身名门,是唐代重臣上官仪的孙女。后上官仪获罪被杀,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被迫跟随母亲入内庭为奴。她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后来掌管宫中制诰多年,素有“巾帼宰相”之美誉。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炽,在当时的政坛和文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书通过才女上官婉儿曲折传奇、宦海浮沉的一生,解读她丰富的心灵世界。
主编推荐
"大唐才女,出身名门,聪慧机警,善诗文,通经史,引领一代文风。
·上官婉儿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巾帼宰相”,是武则天的左膀右臂,权力场上的猎手,参与且主导了宫廷的权力争夺。
·一本书带你了解上官婉儿的传奇跌宕人生。她的人生以悲剧始,亦以悲剧终。"
精彩内容
显赫的上官家族上官婉儿的家乡在今天的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古时称为陕州陕县。上官婉儿虽然是以婢女的身份进入大唐皇宫,然而她的家世却十分显赫,她的祖父就是唐初重臣——上官仪。
和很多只懂钻营算计的政客不同,上官仪不仅能力出众,而且能诗善文,尤善五言律诗,可以说,在唐初诗坛,他是出类拔萃的一位。因为文采出众,很多人都模仿其写诗手法,使得“上官体”风行一时。
说起上官仪的发迹,要从隋大业末期开始。当时,大隋王朝因统治残暴,终致天下大乱。此间,上官仪的父亲被仇人追杀,为躲避灾祸,上官仪脱逃他乡,剃度为僧。到了唐贞观初期,天下已经趋于安定,百废待兴。饱读诗书的上官仪决定弃佛出世,试图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后来,他考取了进士,被朝廷授予弘文馆直学士之职。他广泛涉猎经史,博学多识,很快就受到朝廷的重用,成为宫廷文胆。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上官仪累迁秘书郎,后转起居郎。秘书郎通常在外院活动,而起居郎则是一个可以“登堂入室”的美差,因此,上官仪渐渐成了唐太宗身边最亲近的人。史书称他常参与宫中宴集,奉和作诗。鉴于上官仪的才识,李世民命其预修《晋书》。也就是在这时,上官仪在朝廷中确立了文学泰斗的地位。
待唐高宗李治即位时,上官仪已官至秘书少监。龙朔二年(662年),又被授予西台侍郎一职,这就意味着,此时的上官仪已经进入到了大唐王朝的最高领导中枢。
史载,上官仪风度儒雅,闻名遐迩;而其为文格调雅致,旨意超然。
上官仪有一个儿子,名叫上官庭芝,他就是上官婉儿的父亲。受父亲影响,上官庭芝也是一个饱读诗书之人,唐高宗时,官至周王(李显)府属。
和上官庭芝一样,上官庭芝的夫人,也就是上官婉儿的母亲郑氏,也同样出身名门,郑氏的族弟便是当时的太常少卿郑休远。同出名门的两人结为连理,正可谓门当户对。
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事,那么对出身于这个家族的上官婉儿来说,一生都会在衣食无忧中度过,这样的生活是很多贫苦家庭的子女做梦都不敢想的。然而,官场沉浮,人心险恶,如日中天的上官仪怎么也不会想到,风光显赫的上官家族竟然会落得一个满门抄斩的下场。而作为上官家族的后代,上官婉儿的命运也从此被彻底改变。
样张二在内文学馆中长大对于任何一个进入掖庭的女人来说,她们的命运自进入掖庭那一天起就已注定,将来的人生一眼即可看到头儿。如果不出意外,她们大多都会一辈子受苦受累。然而和那些毫无见识的宫女比起来,上官婉儿似乎又幸运很多,因为她有一个出身名门且见识不凡的母亲。
由于郑氏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所以在她看来,读书对于女儿来说当是生命中的一件大事。即便她深知现状不容乐观,但她仍是一门心思地教女儿读书吟诗。
婉儿就这样在永巷中一天天长大。后来被母亲送到了后宫的内文学馆读书。教婉儿读书的是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宦官。虽然他看上去有些枯燥乏味,但他那充满哲理的谈吐却让小小的婉儿大为叹服。老宦官总是跟婉儿抱怨后宫里喜欢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言辞之中充满了失望和无奈。
除了教婉儿读书诵诗之外,老宦官还经常在婉儿面前提起武皇后。他对婉儿说武皇后在年轻的时候十分喜爱读书,还说武皇后是一个聪明绝顶、悟性极高的女人,总是能深刻领悟书中的道理,也正是凭借这样的聪明和智慧,她才最终当上皇后、母仪天下的。
对于年幼的婉儿来说,这便是武皇后留给她的第一印象。此时的武皇后对于婉儿来说,就像是一个榜样,这个榜样使她知道自己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就是从那时起,武皇后便成了婉儿心中的一道阳光。她开始不停地向老师询问有关武皇后的故事,随着她知道的越多,她越是崇拜这个女人,甚至她还不止一次地幻想,将来有一天能够亲眼见一下这位伟大的女人。
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个愿望很快就实现了。
这天,婉儿如往常一样在内文学馆中看书,突然,一个凤冠霞帔的美貌女人出现在了内文学馆中——她就是武皇后,她此次来内文学馆是来询问老师的病情的。
婉儿瞪大了眼睛,愣愣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直到武皇后离开,她才发出了一句感慨:“她真是太了不起了!”不谙世事的婉儿根本不会想到,这个让她日夜崇拜的女人竟然就是那个害得他们上官家族被满门抄斩的罪魁祸首!
而婉儿也根本不会想到,此次见面只是一个开始,此后她将会和这个女人产生更多的联系。
回去之后,婉儿急切地把见到皇后的事告诉了母亲,她滔滔不绝地赞美着皇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可母亲冷冷的反应却让婉儿颇为失落,甚至有些恼怒。她开始不停地逼问母亲,武皇后难道不是一个伟大的女人吗?如此这般一连串的问题一股脑儿向母亲抛去,她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让母亲说一句赞美武皇后的话。
可母亲仍旧不声不响,脸色显得十分苍白,眼泪夺眶而出。婉儿见母亲流泪,有些不知所措。过了一会儿,母亲郑重其事地对婉儿说道:“孩子,不要再去内文学馆了,以后就和我待在家里吧,这个世界只有一个武皇后,你再怎么崇拜她,也不能成为她。这里是掖庭,待在这里的女人永无出头之日。”母亲的这番话使得婉儿的心顿时像被泼了凉水,她没想到母亲竟然如此跟自己说话。“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为什么我就不能追求自己的梦想呢?”婉儿心里想。
母亲继续说道:“朝廷是个险恶的地方,你一旦踏进去,就很难再出来了。”婉儿立马问道:“难道皇后也险恶吗?”郑氏这下被问住了,她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虽然那场血腥的杀戮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但每每想起,还是历历在目。那是上官家族的灾难,对于这场灾难,她是刻骨铭心的,然而她却从未向婉儿透露过半句,因为她深知此时的后宫依然是险恶的,婉儿如果知道了自己的身世,难免不会做出忤逆武皇后之事,到那时她们母女很有可能会再次成为武皇后的刀下之魂。
然而婉儿真的会听从母亲的安排,从此不再与武皇后相见吗?事实上,见与不见并不是由婉儿掌控的,即使婉儿不想再见武皇后,只要武皇后一个诏令,她就必须去见。
样张三为骆宾王求情骆宾王,字观光,唐朝初年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骆宾王虽为一介文人,却满怀一腔的政治抱负,他希望自己将来能在仕途上有所发展。
唐龙朔初年,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属官,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职。骆宾王虽然文章写得好,但对于如何处理和朝廷同僚的关系却一窍不通。他性格耿直,疾恶如仇,经常和那些八面玲珑、圆滑狡诈的官员们发生争执。他也因此一再受到排挤,常常被罢官去职。
虽然屡遭打击,政治上郁郁不得志,但骆宾王却始终怀有一颗致世之心,一心想为国效力,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由于骆宾王在当时已经大名在外,所以他就成了李敬业拉拢的人之一。一天,李敬业找到了他,劝他加入起兵之列。骆宾王认为机会终于来了,当即就答应了李敬业。
为了壮大声势,赢得舆论支持,李敬业让文采斐然的骆宾王撰写讨伐武则天的檄文。面对当时李唐王室的现状,骆宾王感慨万千,当即起笔,片刻之间,便写就了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李敬业拿到这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后,立即命人散发出去。一时间,扬州城里几乎是人手一份。在这篇激情四射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的激发和号召下,人们纷纷拿起武器,加入了起义队伍之中,使得李敬业在很短时间内,就召集了近十万人的军队,可谓是声势浩大,势头强劲。
后来,李敬业兵败被杀,轰轰烈烈的讨武战争仅仅坚持了一个多月就以失败告终。
一次偶然的机会,上官婉儿从宫人手中得到了这篇檄文,她仔细一看,不禁为飞扬的文采所打动,爱不手。婉儿本身就是一个精通文墨之人,见到这篇檄文,她不禁对其作者产生了欣赏之情。在她看来,能写出如此气势恢宏、磅礴大气的文章的人,必是一个才华横溢之人,这样的人倘若为朝廷所用,日后必会成为国之栋梁。
这天,婉儿拿着檄文入见武则天。武则天看到后,令她当场诵读出来。读毕,武则天立即问道:“如此文采,是何人所作?”婉儿本以为武则天会大发雷霆,没想到武则天竟然为骆宾王的文章拍手叫好,于是她立即下跪,请求武则天赦免骆宾王的死罪。多一个人才辅佐,对于国家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武则天点头同意了。
正是婉儿的一句话,拯救了骆宾王,使其躲过了武则天的屠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