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传统村落(精)/文化区系列/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978755073008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客家传统村落(精)/文化区系列/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9787550730083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00.95 5.0折 39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陈川|责编:南芳|总主编:吴必虎//罗德胤//张晓虹//汤敏

出版社海天

ISBN9787550730083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31115825

上书时间2024-10-19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本丛书由北京大学吴必虎教授、清华大学罗德胤副教授、复旦大学张晓虹教授、“古村之友”全国古村落志愿者网络发起人汤敏担任主编。
吴必虎,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国际旅游学会秘书长,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会会长。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旅游学会副会长,商务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顾问,国土资源部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著有《中国景观史》《区域旅游规划原理》等学术专著,并发表多篇地理学权威论文。 罗德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的研究工作,2012年起担任住建部传统村落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全国范围内的村落保护发展项目数十个,其中包括: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申报地环境整治,元阳县哈尼族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和环境治理导则,河南新县西河村保护发展规划与落地实施等项目。 张晓虹,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2002—2003年度哈佛燕京学者。主要从事历史城市地理和历史文化地理研究。著有《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万民所依:建筑与意象》等。 汤敏,“古村之友”全国古村落志愿者网络发起人,北京大学硕士。“古村之友”为全国三十个省(区市)、近千个县市共计数万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志愿者社群搭建平台,共同推动传统村落的全面保护与活化。汤敏获得“哈佛大学社会创新领袖”称号、2014—2015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提名,并带领“古村之友”获得深圳市创意设计七彩奖设计之都特别贡献奖、中国慈展会项目大赛金奖、中国城市化影响力机构等荣誉。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客家文化渊源与客家文化区
    一、客家文化渊源
    二、客家文化区
  第二节  客家传统村落的内涵与类型
    一、村落内涵
    二、村落类型
第二章  客家传统村落的时空分布与变迁
  第一节  历代客家人迁徙与客家传统村落形成的重要关系
    一、客家人走出中原南迁的历史印记
    二、历史上客家人大迁徙的形成
  第二节  客家传统村落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客家传统村落的地理分布
    一、总体特征
    二、区域差异
第三章  客家传统村落的“三脉”特征与村貌成因
  第一节  客家传统村落的文脉特征
    一、物质文化
    二、非物质文化
  第二节  客家传统村落的地脉特征
    一、生活空间
    二、生产空间
    三、生态空间
    四、空间印象
  第三节  客家传统村落的人脉特征
    一、肇兴的人物源流
    二、转型的历史事件
    三、传承的宗族人脉
  第四节  客家传统村落的风貌成因
    一、风貌形成的自然环境
    二、风貌形成的人文活动
第四章  客家传统村落的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节  客家传统村落的地理环境
    一、地形环境特征
    二、自然景观特色
  第二节  独具特色的客家传统建筑
    一、民居建筑
    二、公用建筑
第五章  客家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节  客家传统文化之脉
    一、客家人承载中原古文化的南迁
    二、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遗存于相对独立的客家群体中
  第二节  客家传统村落的民俗文化
    一、日常习俗
    二、人生礼俗
    三、节事活动
    四、客家方言
    五、特色民俗
  第三节  客家传统村落的宗教文化
    一、宗教信仰
    二、祭祀活动
  第四节  客家传统村落的制度文化
    一、宗族制度
    二、教育制度
  第五节  客家传统村落的艺术文化
    一、地方戏曲
    二、民间文学
    三、建筑艺术
第六章  客家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
  第一节  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一、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二、各省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三、各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第二节  客家传统村落的保护现状
    一、整体保护现状
    二、保护概况
    三、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城镇化对客家传统村落的冲击
    一、生存环境
    二、发展现状与趋势
    三、保护面临的压力
    四、特色景观和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五、新时期特色村镇的规划建设
  第四节  客家传统村落的旅游活化
    一、客家传统村落旅游活化的类型
    二、江西典型传统村落的活化案例
    三、福建典型传统村落的活化案例
    四、广东典型传统村落的活化案例
    五、广西典型传统村落的活化案例
参考文献
附录:客家传统村落名单
后记

内容摘要
《客家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文化区系列”丛书中的一
种,本书集中讲述客家传统村落的文化渊源、地理分布、村落成因、文化遗存、保护与活化利用等内容,以客家文化的起源、
形成和发展的时间轴为主线,多角度分类解读本文化区内的传统村落文化。

精彩内容
客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客家人,又称为“河洛郎”,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汉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因为身在异乡,对于故乡河洛地区(以洛阳为中心的洛河流域)有深深的眷恋,自称“河洛郎”。
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底蕴十分深厚。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富有传奇色彩的迁徙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语言符号、音乐戏曲、民俗舞蹈、建筑及饮食等方方面面的客家文化,对于我国汉族文化传承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客家文化将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巧妙地融汇在一起,形成以保守、稳重、节俭为特色的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文化在悠长的历史中不断地演变与发展,赢得了“古汉文化活化石”的美誉,客家学也被定义为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客家祖先在迁徙过程中,将先进的中原文化带到落后的客家居住地区,使得中国古代汉族文化在客居环境中发扬并传承至今。客家文化渊源与客家民系的形成密切相关,二者相伴而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客家民系的形成区域是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但是自孕育到定型有个发展过程,三省在不同的时期中各自均发挥了不同作用,从而兴起了客家民系形成阶段论。万陆指出,客家民系的形成是个历史过程,它起于客家先民南迁的西晋末,历经六朝、隋、唐、五代十国时期,至南宋中完颜亮南侵结束而最后完成,大体可概括为孕育于赣南,成熟于闽西,发展于粤东。杨鹤书则认为:“客家人和其他民族、民系的形成和发展一样是一个历史过程。赣州、汀州(长汀)、惠州三州及这三江流域在客家形成发展中各自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赣州和赣江流域是客家人形成的摇篮;汀州与汀江流域是客家先民初步转变为客家人之地;惠州及东江流域是客家人最终形成、完善与兴旺发达之地。”胡希张等人同样也指出客家民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客家民系在赣南开始,在闽西进一步发展,在粤东完成。
因此,客家民系肇始于赣南,发展形成在闽西,定型成熟在粤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