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破晓时9787305261077
  • 文明破晓时9787305261077
  • 文明破晓时9787305261077
  • 文明破晓时9787305261077
  • 文明破晓时978730526107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明破晓时9787305261077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86.71 5.2折 16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范德莱乌

出版社南京大学

ISBN9787305261077

出版时间2023-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68元

货号31827943

上书时间2024-10-15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范德莱乌(GerardusvanderLeeuw,1890—1950),荷兰学者,20世纪著名思想史家,以对宗教的现象学研究闻名于世。
在这本书中,我努力避免任何专断的理论,读者既不会发现进化论,也没有所谓的反进化论,甚至没有任何其他理论。我自己的思考大概与种种理论是对立的,因为对历史的现象学理解,应当从“现象之后”出发才会清楚。
——范德莱乌关于译者高师宁,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宋立道,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曹静,原湖北文理学院神学美学研究所副教授。
王六二,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何光沪,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目录
中译本导言
德文版作者序
英文版作者按语
英文版译者按语
征引文献

第一部  宗教的客体

第1章 力量
第2章 关于力量的理论解释
第3章 物与力量
第4章 效能、敬畏、禁忌
第5章 神圣的环境:圣石与圣树
第6章 神圣的环境:圣水与圣火
第7章 在上边的神圣世界
第8章 神圣的“联合世界”:动物
第9章 意志与形式
第10章 母亲的形式
第11章 力量、意志、拯救
第12章 拯救者
第13章 人的力量与意志:国王
第14章 强有力的死者
第15章 可怕的形式、邪恶的意志:恶魔
第16章 力量的特殊形式:天使
第17章 在名字中被赋予形式的力量和意志
第18章 背景中的神圣世界,背景中的力量和意志
第19章 众力量
第20章 父亲
第21章 绝对有力者

第二部  宗教的主体

A 神圣的人 
第22章 神圣的生命
第23章 给定的和可能的
第24章 死人
第25章 代表:国王
第26章 代表:巫医与祭司
第27章 代表:发言者
第28章 代表:传道者
第29章 代表:被奉献者
第30章 圣人或圣徒
第31章 恶魔似的人
B 神圣的共同体 
第32章 共同体
第33章 婚姻、家庭、部落
第34章 契约
第35章 教派
第36章 教会
第37章 民族与人类
第38章 神圣共同体
C 内在于人的神圣者:灵魂 
第39章 作为整体的灵魂
第40章 复数的灵魂
第41章 灵魂的形式
第42章 “外部的灵魂”
第43章 独特有力和神圣的灵魂
第44章 不朽的灵魂
第45章 受造之物
第46章 灵魂的国度
第47章 灵魂的命运

第三部  相互作用中的客体与主体

A 外在的活动 
第48章 行为和仪式
第49章 净化
第50章 献祭
第51章 圣礼
第52章 圣事
第53章 礼拜
第54章 占卜
第55章 神圣的时间
第56章 节日
第57章 神圣的空间
第58章 神圣的语言
第59章 圣化语词
第60章 神话
第61章 拯救故事——上帝之道
第62章 人的语词——咒语和祷文
第63章 赞美、错讹语及静默
第64章 写下的语词
第65章 崇拜中的形式赋予
第66章 习俗中的形式赋予
B 内在的活动 
第67章 宗教的体验
第68章 对神的回避
第69章 对神的顺从
第70章 与神的盟约
第71章 与神的友谊
第72章 对神的认知
第73章 对神的追随
第74章 为神所充满
第75章 神秘主义
第76章 对神的爱
第77章 神的儿女
第78章 对神的敌意
第79章 皈信与重生
第80章 信仰
第81章 敬拜

第四部  世界

第82章 通往世界之路:创造性的支配
第83章 通往世界之路:理论性的支配
第84章 通往世界之路:服从
第85章 世界的目标、启示、作为目标的人
第86章 世界的目标、启示、作为目标的世界
第87章 世界的目标、启示、作为目标的神

第五部  形式

A 诸宗教
第88章 诸宗教
第89章 遥远型宗教与逃离型宗教
第90章 斗争型宗教
第91章 安宁型宗教
第92章 不安型宗教
第93章 宗教的动力·混合宗教·传教使命
第94章 宗教的动力·复兴·改革
第95章 张力的宗教与形式的宗教
第96章 无限的宗教与苦修的宗教
第97章 虚无的与怜悯的宗教
第98章 意志的与服从的宗教
第99章 威严的与谦卑的宗教
第100章 爱的宗教
B 创始人 
第101章 创始人
第102章 改革者
第103章 导师
第104章 哲学家与神学家
第105章 榜样
第106章 中介者

后论

第107章 现象与现象学
第108章 宗教
第109章 宗教现象学
第110章 现象学研究的历史

索引
中译本后记

内容摘要
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行为举止、精神信仰,都可以追根溯源到文明破晓之时。
本书从宗教与人类文明初始阶段的关系入手,描述了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古代欧洲、古代中国、古代非洲、古代美洲等地上古时期与宗教有关的民俗、神话、礼仪、史事、传说,从现象学的角度分类整理并做理论概括,由此探究宗教的本质。作者从现象本身出发,以历史/比较的形式展示了宗教在各民族文化中丰富多样的表现形态,并对史前文化和早期文明做出了整体性描述。而努力更多地理解世界各民族的宗教,则是这部宗教现象学经典的主旨。

精彩内容
中译本导言
世界各民族的文明史,迄今都不过数千年——那些被认为是最古老的文明(不论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还是埃及文明),也不例外。
但在文明破晓之前,人类创造文化,则已经有了上万年的历史——考古学家所谓旧石器时代的文化,竟可追溯至200万年前。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与万物不同的生活方式;它使人区别于动物——当人把自然状态的石头、树枝等打磨成工具,人就开始创造文化,使人的生活方式同动物、同自然区分开来了。
而文明则是源于特定文化、行于特定地域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体制,包括法律、宗教、道德等方面的惯例的内部相适的总体系;它使一个文化圈区别于另一个文化圈——当周公根据其传承的文化,制定并实行了包含王权继承、人伦宗法、礼乐庙制等各种因素的“周礼”之时,他就开始完善文明体制,使后来被称为“儒教文明”的当时的中国文明,同周边所谓“蛮夷”(现代人当然不该这样称呼周边民族)区分开来;类似地,当穆罕默德及其继承者建立了不仅是“政教合一”,而且包括社会、经济、道德、法律在内的整套体制时,他们就使阿拉伯民族的文明(后来被称为“伊斯兰文明”)同当时邻近的基督教文明、波斯文明和远方的印度教文明、儒教文明等区分开来了。
因为文明产生的条件和标志,如定时农牧、定居城镇、行政管理、文字使用……都需要文化的长期发展(如渔猎变畜牧、采集变农耕,需时漫长);所以可以说,文明犹如文化之树长时间生长后结下的果实。
事实上,文化的许多组成因素,不但在文明中长期存在,甚至在文明衰亡之后(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列举的人类文明,二十余种或绝大多数已因内部腐朽而衰亡)依然继续存在——例如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许多因素,在所谓希腊化的“古典文明”衰亡多年之后,依然继续流传,“游魂”存活至今;所以也可以说,文化犹如文明肌体中内在的灵魂。
在文明破晓之前上万年的人类文化,以及文明破晓之后数千年的人类文化中,最为费解因此也最难研究的组成因素之一,也许就是广义的宗教——从原始部落时代的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万物有灵论、自然神灵崇拜等,到文明轴心时代的“儒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再到现代以及当代多元并存的传统宗教、新兴宗教、民间宗教和形形色色的准宗教、伪宗教……由于宗教在文明破晓前的原始文化中长期占有核心或主导的地位,在文明破晓后不但继续存在、发展演化,而且还对各族各国的文明发展产生着巨大深刻的影响,所以,它们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一直吸引着数不清的学者、哲人、智者、贤人,为之殚精竭虑、思考探索。
但是,正是由于绝大多数的民族成员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都是该民族传统宗教的信仰者,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宗教研究者,也都是在不同程度上,出于自己宗教的立场,论证自己宗教的神圣性,指斥其他宗教的荒谬性。真正能够跳出自己的信仰,站在理性的立场,力求客观地探究各种宗教的学者,一直是少之又少;真正能够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力求真切地理解其他宗教的学者,则更是凤毛麟角。这种情况同历史上的宗教迫害、宗教战争,不能说毫无关系——因为学术上的排斥或不宽容,同生活中的排斥和不宽容,至少会间接地相互促进。
这种状况,当然是各方面的历史条件影响学术研究必然导致的不幸结果。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