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晨,江南人士,现居上海,从事文教类工作。略通文史哲之一隅,喜读孔孟圣贤之书,庄老清玄之谈;常诵唐宋词章,时穷青史疑窦,致力于撰写接近历史事实、雅俗共赏的文史作品。有《大宋之愁:苏轼与辛弃疾的诗词人生》、庄老研究《撄宁对庄子有无之解决》和现代诗作品、杂文集等。
目录
序
大宋难题
庆历熙宁
苏轼开炮
通判杭州
为官密徐
乌台旋涡
吟啸徐行
汴梁烟云
党争阴霾
东坡终焉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从文人笔记和苏轼
的诗词文章、奏疏书信等史料出发,兼采今人观点,试图将苏轼的才情与悲喜通过其人生经历、宦海浮沉来呈现。以诗词证史,亦以史料来诠释诗词。
着重厘清了熙宁变法、乌台诗案、元祐更化、绍圣绍述这些重大事件中,苏轼的个人遭遇,以及其间的前因后果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在“真历史”中还原了一个“真性情”的苏轼。
精彩内容
大宋的问题简单而言可以概括成三个方面:冗官、冗兵、冗费。
冗官问题出自祖宗家法,其中一条是分宰相之权,又使异论相搅。北宋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把宰相的职能和所司一分为三。军事上设立枢密院,称西府,由枢密使、知枢密院事等掌管调兵遣将的符印号令之权;政治上设立政事堂,也就是中书门下,俗称东府,由同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等执掌政令,管理庞大的国家机器;财务上设立三司(盐铁、度支、户部),俗称计省,由三司使(计相)掌财政统筹调拨等一应事务。这对于过去无所不统的宰相一职实在是削减甚多。而这种叠床架屋式的官制由中央到地方都是如此,从根本上决定了官员数量的基数之大。
冗官的第二个原因是所
谓厚待士大夫。高级官员在重大节日或者致仕(退
休)时,其子嗣辈往往可以得到加恩,赐予官衔。
这种门荫、恩荫出身的官员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加之宗室不断开
枝散叶,也是造成官员数量庞大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冗兵的问题也在于祖宗成法。北宋立国之初,太祖赵匡胤之禁军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此后,朝廷将天下军队大体分为拱卫京畿的精锐野战部队禁军和卫戍地方的治安部队厢军。而每逢灾荒凶年,朝廷则将流民、地痞、无赖等潜在不安分之人招募入厢军之中,养之为兵,以为如此可不使民揭竿起义,预防民变,又可以绥靖地方,一举多得。于是到了苏轼出生的仁宗统治时期,厢军数量越来越多。
仁宗皇帝景祐年间,厢军大约有438000人,庆历年间有433000人。而对比太祖赵匡胤之时,如他统治后期开宝年间,全国军队
只有378000人,其中禁军193000人。但这不足20万的禁军战斗力却是后来的宋代军队所远远不如的。
真宗时期,号称“养兵百万”,到天禧年间,全国军队
共有约912000人。好大喜功的真宗留给仁宗的烂摊子实在是难以收拾。
冗费很大程度上是由以上两个问题而来的,庞大的官僚队伍和军队数量都需要巨额的财政支出来维持,因此这笔巨大的费用也就成了压在北宋政府肩上的一个难以解决又不得不正视的重担。
在这样一种外有群狼环伺、内有诸多困窘的国情下,苏轼诞生了。苏轼在四川眉州的山野间长大,他的秉性或许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母程氏的影响。
《宋史》中说: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这是讲苏轼十岁之后,由于父亲苏洵喜好外出游学,母亲程氏便亲自负责起他的启蒙教育责任,为他挑选书籍,让他博通历史,知晓古今成败的教训,而苏轼也聪慧非常,都能一点即通,明会要旨。
有一次母亲为苏轼读《汉书·范滂传》,不禁深情叹息起来。范滂是东汉时期
的名士,在当时便享有很高的社会声望,是个道德楷模般的人物,后来因为卷入宦官专权的党锢之祸中,面临被抓捕牺牲的杀
头之祸。范滂不愿独自逃跑,连累母亲和县令,而是对母亲表示自己去九泉之下追随父亲,弟弟在世足以尽孝,恳请母亲不要
哀伤过度。范滂的母亲不愧女中豪杰,回答说:“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意思是说,你现在能够与李膺、杜密这样的贤士名臣齐名,就算死又有什么遗憾可言
!既想要名垂青史,又要
苟且偷生求个长寿平安,难道能够都得到吗?听着
这个故事,苏轼就问:“如
果我是范滂,母亲能答应我舍生取义吗?”程氏回答:“你能够成为范滂,我反而不能成为范滂的母亲吗?”P2-4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