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性金融创世记/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书系9787508687667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40.73
6.9折
¥
59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吴雨珊
出版社中信
ISBN9787508687667
出版时间2018-04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59元
货号30142591
上书时间2024-09-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吴雨珊,四川大学新闻学硕士,现任金融城首席执行官,新金融联盟秘书长。原《21世纪经济报道》高级记者、金融版主任,曾长期从事银行业的观察、研究与深度报道,公开发表相关文章及书籍逾百万字,2007年出版书籍《变革二十年——交通银行与中国银行业改革嬗变》。获评“2006年度中国金融新闻年度人物”。2012年创办高端金融教育咨询品牌金融城,2016年倡议发起新金融联盟,致力于金融知识传播与资源共享,推动金融科技在金融行业的实践与应用。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创立中国最大的政策性银行
第一节 改革棋子
第二节 投融资体制破题者
第三节 1994年:国开行元年
第四节 迟到的资本金
第二章 打响风险阻击战第一枪
第一节 组建贷委会
第二节 借腿走路
第三章 钱从哪里来
第一节 摸索筹资之道
第二节 登陆海外市场
第四章 危机中重生:市场化转轨
第一节 亚洲金融危机来袭
第二节 陈元:家国情怀,金融帅才
第三节 办真正的银行
第五章 走出不良资产的旋涡
第一节 不良率奇迹:从33%到
第二节 独树一帜的大风险观
第六章 中国投资银行并入
第一节 银行业重组第一案
第二节 投行行长病倒了
第三节 转手光大
第七章 中国第一家债券银行
第一节 逼出来的改革:市场化发债
第二节 债券市场领军者
第三节 试水资产证券化
第八章 开发性金融理论成型
第一节 为缺失的市场信用“造血”
第二节 延安会议:开发性金融理论成型
第三节 规划先行:一百年不落后
第四节 何谓开发性业务
第九章 芜湖模式:政府与市场的桥梁
第一节 银政合作发轫之始
第二节 城建版图扩张
第三节 城建融资模式变迁
第十章 民生项目内有乾坤
第一节 棚户区改造:修复城市的伤疤
第二节 创新助学贷款:学生从“抢贷”变“慎贷”
第三节 大银行的微贷款
第四节 农村金融生力军
第十一章 海外投棋布子
第一节 投棋布子:布局全球市场
第二节 多边共赢:区域金融合作
第三节 贷款换资源:石油种子计划
第四节 支持华为:一部惊艳的海外发展传奇
第五节 惊险一跃:投资巴克莱银行
第六节 投资非洲:中非发展基金
第十二章 一段走偏的改革之路
第一节 国开行再定位
第二节 反对,反对,再反对
第三节 改革偏离预设轨道
第四节 摇晃的债信市场
第五节 汇金注资200亿美元
第十三章 穿越改革的坚壁
第一节 国开行股份公司成立
第二节 引入战略投资者
第十四章 构建综合金融蓝图
第一节 终获综合金融牌照
第二节 国开金融:围猎股权投资的大腕
第三节 国开证券:十年铸一剑
第十五章 地方融资平台是非题
第一节 融资平台异军突起
第二节 融资平台功与过
第三节 自查规范进行时
第十六章 开发性金融终获正名
第一节 胡怀邦履新
第二节 错综复杂的改革难题
第三节 改革“三步走”路线图
第四节 组建住宅金融事业部
第五节 精准扶贫再加力
第十七章 定位开发性金融
第一节 定位开发性金融
第二节 “三步走”战略收官
第三节 “一带一路”开创国际业务新格局
第四节 开发性金融走向国际
后记
内容摘要
国家开发银行是一家定位独特、极具创新精神的银行。他脱胎于传统政策性银行,拥有国家信用,却以一种锐意进取的姿态推进市场化改革,不仅成就了全球第一大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美名,更开创了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开发性金融模式: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把财政力所不及、商业资金不愿介入的开发性领域培育成市场成熟、商业可持续的领域,进而缓解经济发展的瓶颈,服务国家战略。
国开行有一种特殊的精神气质,谋篇布局皆以国家利益为先,行事上又极其注重市场化方式,追求实效和创新,从而使其既忠于国家使命,又保证了商业可持续。这种气质与掌舵国开行15年的陈元先生密不可分,他的家国情怀,他的创新精神,已内化为国开
行的一种思维方式,并形成了一套独特、前沿、完整的开发性金融理论。
吴雨珊著的《开发性金融创世记/中国金融四十
人论坛书系》作者通过对数十位国开行高管和专家的深度访谈,全景式刻画了国开行成立25年来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记述了开发性金融理论从酝酿、发展、成熟到获得国内外高度认可的过程。星光熠熠的盛名背后,也曾有舆论的漩涡和转型的困惑,本书对国开行经历的挑战和争议亦有生动的展现。
精彩内容
后记这是一次漫长的写作。此前写过一本同类题材的书《变革二十年》,从写作到出版只用了一年,而这次耗时近7年,始料未及。确立课题、搜集素材、采访及写作起步于2011年4月,随后7年间,政策环境柳暗花明,市场形势一日千里,国家开发银行的改革发展峰回路转,高层管理团队新老更迭……对于写作者而言,这是既幸运又痛苦的事。幸运的是总有新鲜素材添加进来,故事更饱满更完整,痛苦的是,历史的脚步永远向前,一日不付梓,书稿便永无完工之日。有几次,当我从异常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出来,准备封笔完稿时,发现国开行又有新故事了,再次搜集资料、提笔补充,又蹉跎数月。朋友笑我:“照此节奏,这本书你可以一直写到老。”其实,国开行的理论研究和行史整理一直做得很好,也很重视与外部专家合作开展研究,当我接到这个项目时,不免有几分忐忑。作为一个局外人,我在史实的准确性、理论的深度上很难超越他们已有的研究成果,写作的价值何在?2011年,时任国开行行长蒋超良先生的一番话为我推开了一扇窗。他认为此书最好是“写给普罗大众看,而不是给学者看”,希望我作为一个独立第三方,以客观、冷静的视角去观察和描摹国开行的成长历程,并在可读性、趣味性上多下工夫,让这家看似“神秘”的银行被更多人了解。如果说国开行自己编撰的史书是正史的话,这本就是通俗版的列传。也正是蒋先生的推荐,让我得以近距离观察国开行,并采访到陈元先生。
2011年6月17日,我第一次采访了时任董事长陈元,这时他已坐镇国开行13年,开行的历史就像一支钢琴三重奏,在他言谈间行云流水般弹奏出来,兴之所至,弹到哪里都是故事。陈元的语言远比那些写他的报道、报告生动得多,一边讲故事,一边就把开发性金融理论穿插其中讲完了,浑然一体。听完他的讲述,你会感到开发性金融理论有根基、有土壤、有高度,绝不是凭空冥想出来的“理论”。期间,他谈及“芜湖模式”如何演变成城市建设的模板,星火燎原般风靡全国,谈及在全球投棋布子开展国际业务,为国家石油战略拿下250亿美元的超级大单等等,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原定1小时的采访延长到2个半小时。印象最深的是,他有一套不同常人的逻辑,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不是国开行的业绩、收益,而是“服务国家战略”、“社会发展需要”,这些词语从一般人嘴里冒出来会显得做作和突兀,他说出来却那么自然、合理。或许只有把国家利益刻进骨子里的人,才能像谈论家事一样平静而自然地谈论国家战略吧。
感谢国开行许多领导在采访中提供了大量一手材料,感谢原董事长陈元、原行长蒋超良先生、现任董事长胡怀邦、现任行长郑之杰、原副行长高坚、原副行长刘克崮、原副行长李吉平、原副行长袁力、董事会秘书陈民、中非发展基金董事长迟建新、首席经济学家刘勇、原国际金融局局长梁惠江、国开证券董事长张宝荣、原国开证券总裁黎维彬、原新闻发言人陈铁林、原总经济师姬巧玲、陈元前秘书马荣宝、高级顾问刘大为等领导,还有很多受访者限于篇幅而未列举,在此一并谢过。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亲历者,给我讲述了众多事件背后的逻辑,以及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让我有机会为读者呈现一家有故事、有温度的银行。感谢原央行研究局副局长张涛,作为国开行改革方案的设计者之一,他的研究尤为深入、务实且视野开阔,对我厘清写作思路提供了很大启发。
特别感谢国开行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小涛、副主任张岩和教育培训局局长刘进,他们先后帮助我联系了数十位受访者,包括董事长、行长、二十多位现任和离任的局长。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我所搜集到的素材和采访成果如此丰硕,大事、趣事如此之多,令人难以割舍,洋洋洒洒下笔万言,初稿竟达到30余万字。所幸沉淀数年之后,站在新的发展阶段重新审视那些题材,方觉有些故事虽精彩,放在历史长河里却有小题大做之嫌,而碎片化阅读时代的读者又如何耐得住性子读这么厚的书?与其让人束之高阁,不如自己下手,精简到位。到位的方式就是嘁哩喀嚓砍掉了近半篇幅,繁冗之处能删便删,只基于开发性金融形成的主要脉络,留下相对重要和精彩的部分。
感谢本书的主要策划人王海明,他筹划和安排了相关的合作事宜,并不时帮我点拨写作思路。非常感谢廉薇、耿丽颖、张力和章辰磊,他们陪同我采访,并承担了部分章节的初稿起草工作,后期廉薇又帮我做了修改,分担了我很多压力。感谢马冬冬不厌其烦地坚持敦促我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感谢中信出版社的老师们以极大的耐心忍受我的反复修改。
时间奔涌向前,历史在每一轮太阳升起时翻开新的一页,我试图把宏大的事件、鲜活的思想、进退维谷的抉择瞬间,和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利益纠葛都刻进字里行间。但发现,越是用力刻下这一瞬,越是抵不住遗憾。这是每个纪实类作者的遗憾,也是我个人功力有限而不得不接受的缺憾。再次感谢所有支持过本书的专家、老师、伙伴和读者,文中如有不对之处,欢迎指正!
后记这是一次漫长的写作。此前写过一本同类题材的书《变革二十年》,从写作到出版只用了一年,而这次耗时近7年,始料未及。确立课题、搜集素材、采访及写作起步于2011年4月,随后7年间,政策环境柳暗花明,市场形势一日千里,国家开发银行的改革发展峰回路转,高层管理团队新老更迭……对于写作者而言,这是既幸运又痛苦的事。幸运的是总有新鲜素材添加进来,故事更饱满更完整,痛苦的是,历史的脚步永远向前,一日不付梓,书稿便永无完工之日。有几次,当我从异常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出来,准备封笔完稿时,发现国开行又有新故事了,再次搜集资料、提笔补充,又蹉跎数月。朋友笑我:“照此节奏,这本书你可以一直写到老。”其实,国开行的理论研究和行史整理一直做得很好,也很重视与外部专家合作开展研究,当我接到这个项目时,不免有几分忐忑。作为一个局外人,我在史实的准确性、理论的深度上很难超越他们已有的研究成果,写作的价值何在?2011年,时任国开行行长蒋超良先生的一番话为我推开了一扇窗。他认为此书最好是“写给普罗大众看,而不是给学者看”,希望我作为一个独立第三方,以客观、冷静的视角去观察和描摹国开行的成长历程,并在可读性、趣味性上多下工夫,让这家看似“神秘”的银行被更多人了解。如果说国开行自己编撰的史书是正史的话,这本就是通俗版的列传。也正是蒋先生的推荐,让我得以近距离观察国开行,并采访到陈元先生。
2011年6月17日,我第一次采访了时任董事长陈元,这时他已坐镇国开行13年,开行的历史就像一支钢琴三重奏,在他言谈间行云流水般弹奏出来,兴之所至,弹到哪里都是故事。陈元的语言远比那些写他的报道、报告生动得多,一边讲故事,一边就把开发性金融理论穿插其中讲完了,浑然一体。听完他的讲述,你会感到开发性金融理论有根基、有土壤、有高度,绝不是凭空冥想出来的“理论”。期间,他谈及“芜湖模式”如何演变成城市建设的模板,星火燎原般风靡全国,谈及在全球投棋布子开展国际业务,为国家石油战略拿下250亿美元的超级大单等等,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原定1小时的采访延长到2个半小时。印象最深的是,他有一套不同常人的逻辑,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不是国开行的业绩、收益,而是“服务国家战略”、“社会发展需要”,这些词语从一般人嘴里冒出来会显得做作和突兀,他说出来却那么自然、合理。或许只有把国家利益刻进骨子里的人,才能像谈论家事一样平静而自然地谈论国家战略吧。
感谢国开行许多领导在采访中提供了大量一手材料,感谢原董事长陈元、原行长蒋超良先生、现任董事长胡怀邦、现任行长郑之杰、原副行长高坚、原副行长刘克崮、原副行长李吉平、原副行长袁力、董事会秘书陈民、中非发展基金董事长迟建新、首席经济学家刘勇、原国际金融局局长梁惠江、国开证券董事长张宝荣、原国开证券总裁黎维彬、原新闻发言人陈铁林、原总经济师姬巧玲、陈元前秘书马荣宝、高级顾问刘大为等领导,还有很多受访者限于篇幅而未列举,在此一并谢过。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亲历者,给我讲述了众多事件背后的逻辑,以及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让我有机会为读者呈现一家有故事、有温度的银行。感谢原央行研究局副局长张涛,作为国开行改革方案的设计者之一,他的研究尤为深入、务实且视野开阔,对我厘清写作思路提供了很大启发。
特别感谢国开行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小涛、副主任张岩和教育培训局局长刘进,他们先后帮助我联系了数十位受访者,包括董事长、行长、二十多位现任和离任的局长。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我所搜集到的素材和采访成果如此丰硕,大事、趣事如此之多,令人难以割舍,洋洋洒洒下笔万言,初稿竟达到30余万字。所幸沉淀数年之后,站在新的发展阶段重新审视那些题材,方觉有些故事虽精彩,放在历史长河里却有小题大做之嫌,而碎片化阅读时代的读者又如何耐得住性子读这么厚的书?与其让人束之高阁,不如自己下手,精简到位。到位的方式就是嘁哩喀嚓砍掉了近半篇幅,繁冗之处能删便删,只基于开发性金融形成的主要脉络,留下相对重要和精彩的部分。
感谢本书的主要策划人王海明,他筹划和安排了相关的合作事宜,并不时帮我点拨写作思路。非常感谢廉薇、耿丽颖、张力和章辰磊,他们陪同我采访,并承担了部分章节的初稿起草工作,后期廉薇又帮我做了修改,分担了我很多压力。感谢马冬冬不厌其烦地坚持敦促我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感谢中信出版社的老师们以极大的耐心忍受我的反复修改。
时间奔涌向前,历史在每一轮太阳升起时翻开新的一页,我试图把宏大的事件、鲜活的思想、进退维谷的抉择瞬间,和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利益纠葛都刻进字里行间。但发现,越是用力刻下这一瞬,越是抵不住遗憾。这是每个纪实类作者的遗憾,也是我个人功力有限而不得不接受的缺憾。再次感谢所有支持过本书的专家、老师、伙伴和读者,文中如有不对之处,欢迎指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