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外史(Ⅱ)(精)978720815661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科学外史(Ⅱ)(精)9787208156616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1.42 7.1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江晓原

出版社上海人民

ISBN9787208156616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0605973

上书时间2024-09-12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是著名科学史学者江晓原专栏合集第二部,颠覆了唯科学神话。
本书从历史上种种趣事入手,揭示科学之前世今生,将科学从人们盲目迷信和崇拜的神坛上请下来,还其应有面目。
本书由刘慈欣、刘兵、刘华杰、姬十三联合推荐!

作者简介
江晓原,1955年生,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
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博士。1994年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为教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工作15年,1999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并任首任系主任。已在国内外出版专著、文集、译著、主编丛书等80种,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约150篇。长期在京沪等地知名媒体开设个人专栏,发表了大量书评、影评、随笔、文化评论等。科研成果及学术思想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评价并引起广泛反响,新华社曾三次为他播发全球通稿。
2003年起关注科幻电影和小说,首创对科幻的科学史研究,持续发表学术文本,指导培养国内该方向第一个博士已于数年前以优异成绩毕业。

目录
自序
科学之名
  1835年的月亮:一场可喜的骗局
  埃舍尔的画中有没有科学?
  概率论在彩票游戏中帮助谁?
  智商测试之前世今生
  冷核聚变:利益争夺中的迷局
  是回归“科普”原初目的的时候了
科学之惑
  那条“长尾”其实是虚幻的
  生也有涯,网也无涯:互联网“无限选项”之害
  中国互联网面临历史性的三岔口
  我们的身体是“客观存在”吗?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争论及其意义
  中国古代博物学传统发微
科学之危
  当代科学争议中的四个原则问题
  被严重误导的转基因主粮争议
  隐私与天书之基因伦理学
  核电站与原子弹:哪个更危险?
  科学政治学典型个案:台湾“核四”争议
  阿波罗登月:用科学工具竖一块冷战里程碑
  日本25艘航空母舰点鬼录
亦幻亦真
  宇宙:隐身玩家的游戏桌,还是黑暗森林的修罗场?
  想象与科学:地球毁于核辐射的前景
  《黑客帝国》之科学思想史
  《云图》:平庸的故事,奇特的讲法
  《地狱》:人口困境的非法解
  《自然》杂志与科幻的不解之缘
  威尔斯为何无法成为皇家学会会员?
地外文明
  从德雷克公式到SETI
  围绕METI行动的争论
  火星文明从科学课题变成幻想主题
  曾让天文学家神魂颠倒的“火星运河”
身后是非
  贵族天文学家的叛逆青春
  遥想当年,天堡星堡……
  使超新星革命,让大彗星造反
  双面人:天文学家和星占学家
  两百年的东方奇遇
  哥白尼的圆:尚未扑灭的“谬种”
  哥白尼学说往事:科学证据是必要的吗?
  爱丁顿到底有没有验证广义相对论?
  迷人悬案:玻尔与海森堡之1941
步天之歌
  梁武帝:一个懂天学的帝王的奇异人生
  水运仪象台:神话和传说的尾巴
  星盘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

内容摘要
《科学外史》系国内著名科学史学者江晓原为法国科学杂志《新发现》之中文版所撰写的专栏文章结集。
本书为该系列第二本,延续了通俗好读的行文风格,但思想性更强,论战色彩更浓,在当下某些争议问题上的立场更鲜明。全书分为“科学之名”“科学之惑”“科学之危”“亦幻亦真”“地外文明”“身后是非”“步天之歌”7个主题,对唯科学主义之弊端及谬误,关注尤多。

精彩内容
 1835年的月亮:一场可喜的骗局
一场精心策划的科学骗局
1834年1月,英国天文学家约翰·赫歇耳(JohnHerschel,1792—1871年)赴南非好望角建造了一座天文台,准备对整个南天星空进行观测。由于约翰成就卓著的父亲威廉·赫歇耳(SirWilliamHerschel,1738—1822年)已经奠定了赫歇耳家族在欧洲天文学界响当当的名头,小赫歇耳的这次远征观测在当时广为人知。
1835年8月21日(周五),纽约《太阳报》在第二版上刊登了一条不太起眼的简讯:天上的发现——来自爱丁
堡的杂志报道——我们刚刚从这座城市一位著名的出版人处得知,小赫歇耳通过一架自制的大型望远镜,在好望角获得了一些非常奇妙的天文发现。几天后《太阳报》头版以连载方式刊登了一篇长文,它的大标题非常醒目:约翰·赫歇耳先生在非洲好望角刚刚获得伟大的天文发现(来自《爱丁堡科学杂志副刊》)。
文章开篇,列出了赫歇耳“显然是利用基于新原理之上制成的广角望远镜,所获得的多项有冲击力的天文学新发现”。这些惊人的新发现包括:“从太阳系的每一颗行星上都获得了非凡的发现;给出了一种全新的彗星解释理论;发现了其他太阳系行星;解决修正了数理天文学上几乎每一个重要难题。”而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成果,莫过于赫歇耳“用望远镜把月亮上的物体拉近到类似我们看一百码之外的物体那么近,确切无疑地解决了地球这颗卫星是否适宜居住的问题”。接下去很长的篇幅,主要是对赫歇耳“直径达24英尺、重达15000磅、放大倍数为42000倍”的望远镜的详细介绍。
经过这样一番精心铺垫之后,读者终于看到了赫歇耳用巨型望远镜从月亮表面获得的惊人发现:1835年1月10日晚上,当他把望远镜指向月亮时,他看到了各种月亮植被和成群结队的棕色四足动物。
从8月27日起,《太阳报》对赫歇耳的月亮新发现进行了四天的连载,其中8月28日这天刊载的内容将整个事件推向高潮:赫歇耳在月亮上看到了有智慧的生命。文章对这些月球智慧生物的外貌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绘,其中特别提到,它们最令人惊讶的地方是“长着像蝙蝠一样的翅膀
”,而且在水中的时候,它们很敏捷地把翅膀全部打开,出水的时候,它们会像鸭子一样抖落水滴,然后很快收拢闭合。
好奇心被撩拨起来的大多数读者,注意力已完全被月亮新发现的内容所吸引,根本没想到要去辨识真伪。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甚至连耶鲁大学的几位天文学教授也
上当了。著名作家爱伦·坡(AllanPoe)后来回忆起“月亮骗局”时也提到,弗吉尼亚学院的一位资深数学教授很严肃地告诉他,自己对整个事件一点都不怀疑。
骗局的结果出人意料仅在一周内,《太阳报》凭借“月亮新发现”就蹿升为美国报界的一颗新星。“月亮故事”甚至成为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8月28日刊登的那篇描写赫歇耳观测到“像蝙蝠一样的月亮人”的文章,使《太阳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