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中国南方的社会动乱全新译本)(精)978751334895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中国南方的社会动乱全新译本)(精)9787513348959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7.68 5.5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魏斐德 著; 梁禾 译;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ISBN9787513348959

出版时间2021-0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31572592

上书时间2024-09-02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魏斐德(1937—2006),美国汉学家、历史学家,曾任美国历史学会和社会科学研究会会长,是第一位获得西方汉学研究重要奖项“列文森奖”的汉学家。他从全球视野重新审视明清嬗替的历史,解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诸多谜团和悬案,为冷战时期研究中国的美国学者打开两国学术交流的大门起到了重要作用。著有《洪业:清朝开国史》、《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远航:魏斐德演讲访谈录》等。

目录
译者的话
中译本前言

第一部  三元里:爱国主义政治(1839—1841)
  第一章  三元里事件
  第二章  广东的团练
  第三章  士绅与三元里
  第四章  我们当中的汉奸
  第五章  我们和他们
第二部  大门口的陌生人:抵抗政治(1842—1849)
  第六章  忠义还是反叛?
  第七章  入城的两难境地
  第八章  黄竹岐村:来不及了
  第九章  1849年的胜利
第三部  叛乱与反动:地方主义政治(1850—1856)
  第十章  阶层与宗族
  第十一章  华南的秘密社会
  第十二章  广东与太平天国运动
  第十三章  缩紧勒绳
  第十四章  红巾叛乱
  第十五章  大清洗
第四部  广州被攻克:合作政治(1857—1861)
  第十六章  攻占广州
  第十七章  广东的团练局
  第十八章  抵抗运动
  第十九章  离去
附录
  附录一  人口增长压力
  附录二  书院与社学
  附录三  “房地产危机”
  附录四  相关的经济考量
  附录五  广东省军需收支(1854—1857)
  附录六  红巾叛乱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作者以闻名中外的“三元里”事件为《大门口的陌生
人》之开篇,进而考察研究鸦片战争中及之后以广州地区为中心的抗英运动。本书重建再现了当年的团练运动、绅士阶级的功能、朝廷的应对、英国势力强行进入广州,以及他们的对华贸易等等,并对这一系列复杂事件与现象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作者在还原史实的同时,揭示了各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内在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这部篇幅并不长的著作,包含了极其丰富重大的历史主题。

主编推荐
   译本   作者魏斐德与史景迁、孔飞力并称“美国汉学三杰”   以地方志和外交档案为史料依据的新社会史范式之作 

精彩内容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是世界上最糟的一
场内战。跨越长江流域各省
的旅行者们,在那曾经人口密集的各地连日所见的,却是腐烂的尸体、冒烟的村子以及被遗弃的家犬。宁波已经变成了一座“死人之城”:50万百姓消失了,河道里“满是死尸和臭气冲天的污秽”。连续15年的屠杀和饥荒,让中国丧失了约一两千万条人命。
内战的损耗超出了人们对历史的想象,甚至更糟:这位历史学家,他不好意思地承认自己很像福楼拜笔下《淳朴的心》(Coeursimple)中的主人公,对这场大屠杀本身毫无兴趣。的确,太平天国运动之后荒芜接踵而来,这时期可以说是对马尔萨斯人口论2的一个增补:那些地区在之后的修复期里得以喘息而重振。但这并非我们一再关注这场起义的原因。这位历史学家之所以受其吸引,是因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成了一道分水岭。从线性走向看,这个民族的近代史,正是从这些动乱岁月里开始的。首先,帝国分裂成地方势力,然后清王朝衰弱,被推翻,最后出现军阀割据。然而,我们一旦接受这个历史线性下滑走向,混乱便随之产生:起义是一个历史阶段的结束,还是另一个历史阶段的开始?太平天国运动不过是中国农民历来造反的一
个新形式而已?抑或是,它蕴含了各种新生力量,将在未来的年代里塑造并改变中国?
说中国没有变化显得很不入时。于是我们仍尽力在王朝更替类型上做区分,要
不就是强调除政治以外的社会长期性发展。然而,朝代循环的的确确存在——只要
看看儒家史学者对它的描述,以及那些不识字的农民们就知道了,他们相信每一个朝代最终都会遇到大难时刻,而那时天命会授权于一个新朝代的建立者。于是乎,原来如此,将来亦如此:在可预见的未来,尽管会有不同,但没有任何进步可言,而是一系列的循环、重现、
重复。
这种对中国历史想象的老生常谈,随着西方入侵亚洲而被打破了。古老的循环论一下子变成了一种线性论。虽然清王朝很可能显现出了朝代衰败的各种常有征兆,但相对儒家王朝(而不是一个具体朝代)概念的溃散来说,这个传统的衰败意义就显得逊色。中国已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全球史中,史无前例。
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前,我们没有世界史,也没有全球史。对许多人来说,根本没有全球一说。欧洲、中东、非洲、亚洲、美洲——每一处都被汤因比(ArnoldJ.Toynbee)称为“明白易懂
的历史单元”。这其中有互动,甚至有碰撞——地中海世界便是最著名的例子,但它们的历史均自成一体。罗马帝国派往汉朝的“使者”们,甚至还有去唐王朝的希腊人和阿拉伯人,他们都是在另一个时期,去另一个地方、另一个世界的旅行者而已。仅仅在蒙古人统治时期(1280—1367),中国和地中海之间才有了真正的桥梁
。而明朝实际上却又割断了那个连接。到了18世纪,这个东亚最大的地域势力从政治和形式上都自我封闭为一
个行踪神秘的世界。所有来自这个文明以外的人们,对它来说均属蛮夷,不值一瞥,更谈不上惧怕。
然而,就在这段忘却中,一个新的全球历史正在形成。比如,对一位欧洲船长来说,驾驶一艘装载了香料和丝绸的货船,在海上航行25.700公里,已是可想象的事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更能想象的是,英国或荷兰巨轮上的押运员已经能够在相隔半个地球的距离外,来操纵一些地区了。克莱武(RobertClive)在普拉西(Plassey)的胜仗1,展示了人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被欧化了的“第三世界”。
亚洲天亮,墓碑出现,什罗普郡人的名字可见
;尼罗河潮水泛滥,塞文人的尸体被淹。
如是,欧洲本体已经开
始变化。到了1768年,哈格里夫斯(JamesHargreave)的珍妮纺纱机和阿克莱特(RichardArlwright)的多轴纺织机组合,已在英国被用于棉织。
过了不到15年,考特(HenryCort)发明的搅铁
法,提高了生铁冶炼技术。
到了1835年,甚至连法国落后的冶金工业的生铁产量都达到30多万吨,而克虏伯(AlfredKrupp)已经为他的炼钢厂引进了蒸汽机。是好是坏我们姑且不论,世界正在经济上变得异于往昔,工业上日益更新。
然而,中国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远离着这场人类革新演变。她越长久地保持孤立,当这个最后的、庞大的、
独立的历史单元的文化禁锢被粉碎时,她所受到的震颤就越强烈。那突如其来冲击的剧烈程度,已众所周知——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烟,首次海战,英国的进攻和封
锁,简言之,鸦片战争(1839—1842)使中国的大门被打开。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