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全鉴(典藏版第2版)9787518001538
  • 道德经全鉴(典藏版第2版)978751800153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道德经全鉴(典藏版第2版)9787518001538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3.68 3.6折 38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春秋)老子|译者:东篱子

出版社中国纺织

ISBN9787518001538

出版时间2014-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2755051

上书时间2024-08-29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老子的《道德经》不仅是一部哲学经典,而且文字简洁、富有韵律感,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因此,有人说《道德经》是哲学的诗化表述。
  我们的生活、更积极地影响我们的人生,便有了这本《道德经全鉴(典藏版第2版)》的问世。《道德经全鉴(典藏版第2版)》解读行文通俗易懂,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道德经》中的智慧真谛,让“道”真正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让我们能从身边事物的细枝末节中体会老子的思想。

目录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无形大道的智慧之光
  ◎ 1  大道看“有无” 
  ◎ 2  大道看“祸福” 
  ◎ 3  大道看“坚柔” 
  ◎ 4  大道看“曲直” 
  ◎ 5  大道看“简繁” 
  ◎ 6  大道看“无为” 
  ◎ 7  大道看“动静” 
  ◎ 8  大道看“虚实” 
  ◎ 9  大道看“巧拙” 

第二章  修身之道:谦谦君子的养成法则
  ◎ 1  圣人都知道自己的无知 
  ◎ 2  自矜者不会长久 
  ◎ 3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4  善下者为王 
  ◎ 5  不武不怒,不与人争 
  ◎ 6  内敛方能成名士 
  ◎ 7  取长补短天之道 
  ◎ 8  不视,不听,不搏 
  ◎ 9  时时提醒自己做个正直的人 
  ◎ 10  美善与邪恶相距多远 
  ◎ 11  “德”是修身养性的甘霖 

第三章  养心之道:纯真、幸福是根本
  ◎ 1  超然旷达,宠辱不惊 
  ◎ 2  道是简单的,快乐也是很简单的 
  ◎ 3  心“虚”是一种境界 
  ◎ 4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 5  像水一样保持自己纯真的本性 
  ◎ 6  静止的水才清 
  ◎ 7  欲心杂念使人心累 
  ◎ 8  知道“止”就没有那么累了 
  ◎ 9  得失都是“道” 
  ◎ 10  不要想得太多,太远 
  ◎ 11  无“患”即无忧 
  ◎ 12  无拘无束,给心灵一片广阔的天地 
  ◎ 13  道法自然,心境自可平和 

第四章  处世之道:游刃有余地立足于世
  ◎ 1  诚信不足就得不到别人的信任 
  ◎ 2  不要轻易许诺 
  ◎ 3  忠言多逆耳,美言常害人 
  ◎ 4  不要固执地坚持己见 
  ◎ 5  示人以弱,将锋芒隐藏起来 
  ◎ 6  “道”无须言说 
  ◎ 7  刚柔并济,进退有道 
  ◎ 8  给别人留点空间 
  ◎ 9  神龙在天,不见首尾 
  ◎ 10  为人处世必须具备“大”的胸怀 

第五章  待人之道:包容、善良是待人良方
  ◎ 1  不要随意伤害人 
  ◎ 2  智者都明白成人达己的道理 
  ◎ 3  用平等之心看天下 
  ◎ 4  学会包容,终身不殆 
  ◎ 5  付出时不要想着回报 
  ◎ 6  君子须有仁慈之心 
  ◎ 7  真正的朋友不在于多少 
  ◎ 8  天道公平,作恶必受惩 
  ◎ 9  受到伤害不要急于报复 
  ◎ 10  待人接物要以“和”为本 
  ◎ 11  美善的言辞可以赢得尊重 
  ◎ 12  施予者得到的最多 

第六章  谋事之道:踏实稳健,万事可成
  ◎ 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2  万丈高楼平地起 
  ◎ 3  圣人更懂得如何去做正确的事 
  ◎ 4  天下事须做精、做细 
  ◎ 5  踮着脚是站不稳的 
  ◎ 6  不要被主观感觉所束缚 
  ◎ 7  谨慎地开始,坚持到结束 
  ◎ 8  空杯子才能用来盛水 
  ◎ 9  处乱不惊,变弱为强 
  ◎ 10  不因艰险失去斗志 
  ◎ 11  勤而行之,可为“上士” 
  ◎ 12  正确地思考,小心地谋划 
  ◎ 13  做事的“大道”取法于自然 

第七章  为上之道:管理其实很简单
  ◎ 1  为上者要有不争无为之德 
  ◎ 2  善用人者,为之下 
  ◎ 3  要听得进忠告 
  ◎ 4  用最合适的人做最合适的事 
  ◎ 5  做领导的必须以身作则 
  ◎ 6  上有“为”,则民难治 
  ◎ 7  最简单的管理之道 
  ◎ 8  有权不可无威 
  ◎ 9  治大国若烹小鲜 
  ◎ 10  民众不需要太多烦琐的法令 
  ◎ 11  施政不可过于苛刻 
  ◎ 12  天道坦然而善谋 

第八章  避祸之道:清醒、淡泊方可保全自身
  ◎ 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2  功成而不可居 
  ◎ 3  功成身退也是不错的选择 
  ◎ 4  不要被表面的利益所迷惑 
  ◎ 5  鱼再得势也不能离开水 
  ◎ 6  当糊涂时则糊涂 
  ◎ 7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 8  不争则无祸害之忧 
  ◎ 9  用超然的心态看待眼前的荣华富贵 
  ◎ 10  事盛则衰,物极必反 
附录:《道德经》全文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道德经》的智慧源于老子对世态炎凉、人情世故深邃、透彻的观察和思考。社会动荡,人事纷争,生命无常,从当时残酷的现实中,老子经过高度的提炼和总结,逐渐形成了有关于个人修养、处世哲学、做事谋略、治国之道、
治人之方的智慧之学。这些思想,从古至今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一直都发挥着
积极的指导作用。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参悟《道德经》的真义,让《道德经》更通俗易懂、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更积极地影响我们的人生,便有了这本《道德经全鉴(典藏版第2版)》的问世。《道德经全鉴(典藏版第2版)》将老子处世哲学中的精华部分选取出来,对原文进行了经典解读,并配以恰当的典故例证进行解说,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阐述,对《道德经》的思想内涵进行了深刻地剖析,让人们从中领悟到老子的处世智慧,以达到借古鉴今,古为今用的目的。阅读此书,相信你会对老子的思想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精彩内容
 【原典】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大道看“祸福”【译释】灾祸与幸福紧密相连,而幸福的旁边又躲藏着灾祸。谁能知道祸与福之间相互变幻、彼此循环的根本原因呢?它是变幻莫测,远远超出于人们的想象力和理解力之外的!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古往今来,祸福之道始终是一门大学问,作为现代人,生活中处处存在竞争与陷阱,如何安身立命、趋利避害,是不得不研究的。
而老子可谓这方面的专家,他认为,福与祸在一
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所谓一定的条件,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而往往人的主观因素是其转化的最为关键的条件。在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因为目光短浅,一念之差,一时冲动,或是骄傲自满,而给自己带来祸患。
【解读】居安思危才能守福避祸商王帝辛的时候,雀在城边生了一只乌鸦,占卜的人说:“凡是小的生出大的东西,国家一定会吉祥如意,您的名望一定会增加一倍。”帝辛听后喜不自禁,以为从此自己就会受天佑护了,便不再管理国家,为人残暴凶狠,结果导致了外族的侵扰,商朝因而灭亡了。这就是逆道而行,由福转为祸患的例子。
《列子·说符篇》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一
户人家为人十分仁义,三代都是如此,待人真诚,常常做善事。有一天,他们家的黑牛生下一只白牛,别人就去问孔子。孔子说:“这是吉祥的征兆。”过了不久,那家人父亲的眼睛无缘无故地瞎了,而牛又生
了一只白牛,过不多久,儿子的眼睛也瞎了。人们都觉得诧异,说这哪里是吉祥的征兆,明明就是恶兆啊。可是后来楚国攻打宋国,年轻力壮的人都被征召去打仗,而这父子两人因为双目失明而免于征役。等到战争停止的时候,他们的盲病不治而愈了。这时候人们才懂得吉兆的含义。
明朝人杨慎所著的《韬晦术》中有一句名言:“荣利之惑于人大矣,其所难居。”意思是说荣华利禄、高官显爵对于人的诱惑力很大,但是荣利场也是最
难站稳脚跟的。《周易》有云:“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一
个人在成为大权在握的领导者之后,居安要思危,才能守福避祸。
唐朝郭子仪因平定“安史之乱”而立下大功,爵封汾阳王,任宰相,王府建在国都长安的亲仁里。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因此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十二月,有人掘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可是盗贼却没有抓到。人们怀疑是朝中宦官鱼朝恩指使人干的,鱼朝恩一向嫉妒郭子仪,并向代宗屡进谗言,一再阻挠皇上任用郭子仪。郭子仪对于祖墓被毁的原因是心里有数的。他入朝时,皇帝先提起此事,郭子仪哭奏道:“臣长期主持军务,不能禁绝暴贼,军士掘毁别人坟墓的事也是有的。
这是臣的不忠不孝,招致上天的谴责,不是人患所造成的。”满朝的公卿大臣原来都很忧虑,怕郭子仪闹出事端,听了他的回奏后,都对他无比钦佩。郭子仪想到的是国家安危事大,朝廷的安稳远比自己的私事重要。
汾阳王府自落成后,每天都是府门大开,任凭人们自由进进出出,而郭子仪不允许其府中的人干涉。
有一天,郭子仪帐下的一名将官要调到外地任职,来王府辞行。他知道郭子仪府中百无禁忌,就一直走进了内宅。恰巧,郭子仪的夫人和爱女正在梳妆打扮,王爷郭子仪在一旁侍奉她们,她们一会儿要王爷递毛巾,一会儿要他去端水,而郭子仪毫不在意自己被使唤来使唤去。
这位将官当时不敢讥笑郭子仪,回家后,就禁不住讲给他的家人听。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整个京城的人都把这件事当成笑话来谈论。郭子仪听了倒没有什么,他的几个儿子听了却觉得大丢面子,他们相约来找父亲,要他下令,像别的王府一样,关起大门,不让闲杂人等出入。郭子仪听了只是大笑。
一个儿子说:“父王您功业显赫,普天下的人都尊敬您,可是您自己却不尊重自己,不管什么人,您都让他们随意出入。儿子认为,即使商朝的贤相伊尹、汉朝的霍光也无法做到您这样。”郭子仪听了这些话,收敛了笑容,对他的儿子们语重心长地说:“我敞开府门,任人进出,不是为了追求浮名虚誉,而是为了自保,为了保全我们全家人的性命。”儿子们感到十分惊讶,忙问其中的道理。郭子仪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们光看到郭家显赫的声势,而没有看到这声势有丧失的危险。我爵封汾阳王,往
前走,再没有更大的富贵可求了。月盈而蚀,盛极而衰,这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人们常说要急流勇退。
可是眼下朝廷尚要用我,怎肯让我归隐,再说,即使归隐,也找不到一块能够容纳我郭府一千余口人的隐居地呀。可以说,我现在是进不得也退不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紧闭大门,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一个人与我郭家结下仇怨,诬陷我们对朝廷怀有二心,就必然会有专门落井下石、妒害贤能的小人从中添油加醋,制造冤案,那时,我们郭家的九族老小都要
死无葬身之地了。”郭子仪的确明智,他能在自己位高权重之时保持
清醒的头脑,懂得福祸相依的道理,善于规避灾祸,所以才能四朝为臣。如果他对于自己的高官厚禄感到自满,就难免会生出骄横之气,不能忍气,那么那些想和他作对的人也就有机可乘了。
所以说,不论自己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也不论眼前的风景有多么迷人,都不应该忘记一件事,美丽的风景之后可能就是悬崖峭壁。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规避可能会有的祸患。
P5-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