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比芜杂的心绪(村上春树杂文集)(精)978754426483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无比芜杂的心绪(村上春树杂文集)(精)9787544264839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0.61 5.2折 39.5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村上春树|译者:施小炜

出版社南海

ISBN9787544264839

出版时间2013-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5元

货号2531104

上书时间2024-10-0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无比芜杂的心绪》——村上春树首次明确对世界表达看法!出道三十五年最重要随笔集!
村上春树亲自遴选未曾收录的作品、未曾发表的文章,收入耶路撒冷著名演讲《高墙与鸡蛋》!
世上的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求某个宝贵的东西,然而能找到的人不多。即使幸运地找到了,那东西也大多受到致命的损伤。但是,我们必须继续寻求。

作者简介
村上春树,日本作家。生于1949年。29岁开始写作,处女作《且听风吟》获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问世的《挪威的森林》日文版销量已突破1000万册,2009年出版的《1Q84》创上市12天销售100万册的空前纪录,被誉为日本文学新千年的伟大开篇。写作之余,热衷翻译英语文学、跑步、爵士乐等。
施小炜,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日本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后留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日本文学研究科,并执教于日本大学文理学部。
主要译著有: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谈些什么》《1Q84》第一、二、三部《天黑以后》《没有色彩的多崎造和他的巡礼之年》;日本著名女作家川上弘美的《老师的提包》等多部译著。

目录
前言  无比芜杂的心绪
序文·解说等
  何谓自己(或炸牡蛎的美味吃法)
  因为呼吸着相同的空气
  我们生存的艰难世界
  安西水丸在看着你
致辞·感言等
  等到了四十岁
  前面的路还很漫长
  但忘不妨
  奇妙,又不奇妙
  时至今日頗觉突然
  身边肯定还有许多
  任凭风吹叶摇
  探索了自己内心世界的未知场所
  一边啃着甜甜圈
  好的时候非常好
  高墙与鸡蛋
音乐漫谈
  有留白的音乐百听不厌
  吉姆·莫里森的灵魂厨房
  只见挪威树木,不见挪威森林
  日本人懂不懂爵士乐?
  与比尔·克劳的对话
  纽约的秋天
  假如人人都拥有一片海洋
  烟雾迷蒙你的眼
  专注的钢琴家
  难以启齿
  无处可去的人
  比莉·荷莉黛的故事
关于《地下》
  东京地下的妖术
  追求共生的人们,不追求共生的人们
  追寻有血有肉的语言
翻译与被翻译
  翻译与被翻译
  我心中的《守望者》
  准经典小说《漫长的告别》
  追逐驼鹿
  斯蒂芬·金的绝望与爱
  蒂姆·奥布莱恩来普林斯顿大学那天的事
  巴赫与奥斯特的效用
  格蕾丝·佩雷的成瘾式“齿感”
  雷蒙德,卡佛的世界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比小说更有趣?
  仅此一回的相逢留下的东西
  有能耐的小说
  与石黑一雄这样的作家同处一个时代
  翻译之神
人物写照
  安西水丸只能赞扬
  动物园通
  都筑响一式的世界起源
  收藏之眼和劝服之词
  奇普·基德的工作
  “河合先生”与“河合隼雄”
眼中所见,心中所思
  戴夫·希尔顿的赛季
  正确的熨衣法
  鲱鱼的故事
  杰克·伦敦的假牙
  去想想风吧  
  为TONY TAKITANI而作的解说
  追求别样的乐响
提问与回答
  完美地老去是一桩难事
  来自后共产主义世界的提问
短篇小说《夜半蜘蛛猴》节录
  没有爱的世界
  柄谷行人
  草丛里的野鼠
写小说这件事
  柔软的灵魂
  远游的房间
  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文体
  要写酿造出温暖的小说
  封冻的大海和斧头
  故事的良性循环
  解说对谈安西水丸×和田诚

内容摘要
 《无比芜杂的心绪》为村上春树自选三十五年来的精彩随笔结集而成,入选《无比芜杂的心绪》的,都是从未以单行本发表过的文字,同时,村上春树还在每篇文字前附短文记述写作该文时的心绪。
《无比芜杂的心绪》是村上春树创作生涯最具分量的随笔集,被誉为“完整了解村上春树文学与内心的必读之书”。

精彩内容
 何谓自己(或炸牡蛎的美味吃法)这是为大庭健先生的著作《叫作“我”的迷宫》(专修大学出版局,2001年4月出版)写的“类似解说的东西”。大庭先生是所
谓的哲学家,或说思想家(就是专门思考相当艰深的问题的人),像我这样的角色本不该冒昧地越俎代庖,却因为人家拜托“不管写什么都行”,于是写下这篇文章。大庭先生与我是在普林斯顿大学时相识的。
何谓小说家?当别人问我,我大概都这么回答:“小说家,就是以多作观察、少下结论为生的人。”为什么小说家得多作观察?因为没有大量的准确观察,就不可能有精准的描写——哪怕是通过观察奄美黑兔去描写保龄球。那为什么又要少下结论?因为作出最终结论的永远是读者,而非作者。小说家的使命,就在于悄然地(当然,也可以用暴力形式)把该下的结论以最具魅力的形式传递给读者。
想必诸位知道,一旦小说家(偷懒,或单纯为了卖弄)不愿将这权利委让给读者,亲自出马指手画脚地下结论,小说大体就会变得味同嚼蜡。内容缺乏深度,语言失去光彩,故事变得呆滞。
想写好故事,小说家该做的简单来说就是不要预设结论,而是精心地不断叠加假设。我们就像用双手托起熟睡的猫咪一般,把这些假设悄然托起来运走(每当使用“假设”这个词,我总是浮想起呼呼酣睡的猫咪的形象。温暖柔软湿乎乎,又浑然不觉的猫咪),在故事这个小小的广场中央,一个又一个地堆积起来。能否有效准确地挑选猫咪(即假设),能否自然巧妙地把它们堆积起来,就得看小说家的能耐了。
读者姑且将这假设的结集吸纳进心中,听从自己的指令重新调整,排列成易于理解的形式——当然是说中意这个故事的话。几乎所有情况下,这都是在无意识状态中自动进行的。我说的“结论”,就是指这种个人的排列调整。换个说法,也就是精神构成模式的重组样本。通过这种抽样作业,读者能感同身受,真实地“体验”活着这一行为中包含的动性亦即活力。为何得刻意这么做?因为真正重组“精神构成模式”之类,绝非人生中能一再体验的事。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虚构的作品,实验性、假设性地进行一
点抽样调查。
也就是说,如果把小说使用的材料一一提取出来,虽然是虚构,是疑似,然而就其遵从的个人指令和调整重组过程而言,却不折不扣就是(或应当是)实实在在的真家伙。我们小说家始终拘泥于虚构,在许多情况下,恐怕是因为我们知道唯有在虚构中,才能有效而紧凑地将假设堆积起来。只有精通虚构这工具,我们才能让猫咪们深深地酣睡。
不时收到青年读者的来信。许多人真诚地问我:“为什么您能那么清楚、准确地理解我的心思?我们的年龄差距是如此之大,此前的人生体验肯定也毫无共同之处。”我回答说:“那不是因为我准确理解了你的心思。我不认识你,当然不了解你的所想所思。如果你觉得心事得到了理解,是因为你把我的故事有效摄人了内心世界。”决定假设走向的,是读者而非作者。所谓故事就是风。当有东西摇曳时,风才为人眼辨认。
“何谓自己”这一追问对于小说家——至少对于我——几乎不具备意义。因为这对小说家是个不言自明的问题。我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将“何谓自己”的设问转换为别种综合形式(亦即故事的形式)。这工作进行得极其自然极其本能,因此不必刻意思考那设问,就算思考也几乎不起作用——反而会引来麻烦。如果有作家长期严肃思考“何谓自己”的命题,他(她)就不是天生的作家。也许他(她)写过几本优秀的小说,却木是本来意义上的小说家。我是这么看的。
不久前,我收到一位读者的电子邮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准确的原文回忆不出了,现将大致的意思写下来。
日前参加就职考试,有一道考题是“请在四页稿纸之内(我记得好像是)对你自己进行描述”。我根本无法用四页稿纸来描述自己。这种事情根本不可能做到嘛。假如村上老师您遇到这种考题,您会怎么回答?职业作家连这样的事也能做到吗?
对此,我的回答是这样的。
你好。诚如所言,几乎不可能用不足四页稿纸来描述自己。
我认为这是毫无意义的提问。但就算无法描述自己,比如说用不足四页稿纸描述炸牡蛎却是可能的。那为何不试着描述一番炸牡蛎呢?通过你描述炸牡蛎,你与炸牡蛎的相互关系及距离感会自然得到体现,这追根溯源也等于描述你自己。这就是我所谓的“炸牡蛎理论”。下次再有人叫你描述自己,你就不妨试着描述炸牡蛎看看。当然不必非得炸牡蛎不可。炸肉饼也行,炸虾丸也可以。丰田卡罗拉汽车也好青山大街也好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也
好,都没关系。我不过是喜欢炸牡蛎,信手拈来做个例子罢了。
为你加油。
对啦,所谓小说家,就是指能无比详尽地描述全世界的炸牡蛎的人。从不去思考“何谓自己”(也无暇思索这类问题),我们不停地撰文描述炸牡蛎炸肉饼炸虾丸,并将这些事象事物与自己的距离和方向作为数据资料积累起来。请多作观察,少下结论。这就是我所谓“假设”的大致意义。于是这些假设——不断堆积的猫咪们——就会产生
热量,这么一来,名叫故事的vehicle(载体)便自动启程。
“何谓真正的自己”这一追问,由于逻辑的畸变,成为奥姆真理教(或其他极端宗教)吸引众多青年的因素,这一点也
是大庭健先生在本书中屡屡指出的地方。我写作《在约定的场所
》一书时,曾经对几位奥姆真理教信徒进行过长时间的采访,得到的印象大体相仿。
P7-10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