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詹姆逊拉克劳到齐泽克--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研究978752272531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从詹姆逊拉克劳到齐泽克--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研究9787522725314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9.01 6.3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咔咔|责编:朱华彬

出版社中国社科

ISBN9787522725314

出版时间2023-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31870297

上书时间2024-08-02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一  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的概念内涵
    二  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生成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
    三  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研究现状
    四  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无意识:后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特征分析
  第一节  政治无意识:意识形态的文化历史特征
    一  文本与历史中的意识形态分析:政治无意识的分析性前提
    二  意识形态阐释学:凸显政治无意识的分析方法
    三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辩证法:无意识的双重阐释学中的解放力量
  第二节  霸权无意识:意识形态的话语特征
    一  新社会运动与身份政治:意识形态无意识的背景
    二  阶级意识的消解:作为能指的无意识意识形态
    三  从能指的逻辑到政治的逻辑:话语分析中的霸权无意识
  第三节  幻象无意识:意识形态的精神分析特征
    一  梦的阐释学:无意识的形式分析
    二  商品:作为无意识的误认逻辑
    三  商品拜物教:无意识的意识形态
    四  犬儒主义的意识形态幻象
  小结:无意识的三  重特征
第二章  主体:后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功能分析
  第一节  后现代文化中的零散化主体:詹姆逊的主体理论
    一  文化与经济的双向渗透:晚期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逻辑
    二  主体零散化的路径和机制:文化意识形态的功能
    三  批评距离的消失:主体之于意识形态的认知困境
  第二节  意识形态霸权中的链接主体:拉克劳的主体理论
    一  对三种传统的主体概念的批判:拉克劳主体理论的分析前提
    二  意识形态话语对主体身份的建构及其链接机制
    三  意识形态霸权:主体身份的支撑物
  第三节  意识形态幻象中的“缝合”主体:齐泽克的主体理论
    一  实在界的应答:分裂的主体与意识形态的生成
    二  主体能指的建构:意识形态幻象对主体的崇高缝合
    三  主体的认同与信仰:幻象意识形态的辅助支撑与内化逻辑
  小结:主体的三种样态
第三章  差异性逻辑: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
  第一节  文化意识形态抵抗空间的重建:詹姆逊意识形态批判的差异政治学
    一  总体性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差异性分析:差异性的意识形态批判方法
    二  从认知测绘到未来考古学:差异性的意识形态批判的总体策略
    三  全球化批判与第三  世界文化实践:差异性意识形态批判的现实路径
  第二节  霸权意识形态抵抗中的异质性与多元民主想象:拉克劳意识形态批判的差异政治学
    一  社会对抗与错位关系中的差异性:霸权意识形态的内在逻辑
    二  从差异性到异质性:霸权意识形态的批判策略
    三  差异性与多元民主:霸权意识形态批判的现实路径
  第三节  幻象意识形态穿越中的征兆阐释与实在界行动:齐泽克意识形态批判的差异政治学
    一  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法:齐泽克差异性意识形态批判的方法论
    二  从征兆阐释到穿越幻象:齐泽克差异性意识形态批判的基本程序
    三  不可能性的差异性与实在界行动:齐泽克差异性意识形态批判的现实策略
  小结:差异性意识形态批判的三种路径
结论  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的总体特征与当代审视
    一  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的总体特征

内容摘要
 本书围绕意识形态如何被认识(认识论层面)、意识形态如何运作(功能论层
面)以及如何走出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批判)这三大问题,从“无意识”(“政治无意识”“霸权无意识”和“幻象无意识”)、“主体”(“零散化”“链接”和“符号化”)和“差异性”(“总体性”“异质性”和“特殊性”)三大核心范畴来把握詹姆逊、拉克劳和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通过比较研究为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