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学课(上下)978722011581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文学课(上下)9787220115813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68.72 5.4折 128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思和//郜元宝//张新颖|责编:李淑云

出版社四川人民

ISBN9787220115813

出版时间2020-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28元

货号30930610

上书时间2024-09-12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目 录 序?曲 创造人的神已经死了 3 郜元宝讲鲁迅《补天》 第一单元 诞生 生命是在血泊中形成的 11 陈思和讲徐志摩《婴儿》 来到世上,就要面临考验 17 陈思和讲冰心《分》 让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新生命 23 郜元宝讲铁凝《孕妇和牛》 如何面对有缺陷的人生 30 郜元宝讲郭沫若《凤凰涅槃》 第二单元 童年 戏在台下 37 郜元宝讲鲁迅《社戏》 如何呵护脆弱的心灵 43 郜元宝讲鲁迅《风筝》 敞开的心灵和人生教育 50 张新颖讲沈从文《从文自传》 萧红不愿触及的记忆 56 文贵良讲萧红《呼兰河传》 顽童嬉耍荒原上 62 郜元宝讲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苦难酿成金色的梦 69 陈思和讲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第三单元 青春 初恋这件大事 77 张业松讲周作人《初恋》 青春注定是悲剧吗 83 李丹梦讲沈从文《边城》 “孤独的爱情”与丰富的现代敏感 90 张新颖讲穆旦《诗八首》 为什么小和尚的恋爱是美的 95 张业松讲汪曾祺《受戒》 “学习”和“忘记” 101 金理讲金庸《倚天屠龙记》 我们为什么要一次次流浪 107 金理讲韩寒《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受伤的心重新上路 113 金理讲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 走出生活的幻象 119 金理讲王安忆《妙妙》 青春岁月里的阅读和奋斗 125 金理讲路遥《平凡的世界》 底层青年的“逆袭” 131 金理讲路遥《人生》 你的生命是什么颜色 137 王宏图讲苏童《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 如何面对人的自然本性 144 金理讲王朔《动物凶猛》 成长的代价就是丧失天真吗 150 金理讲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之一 人生真的无法推倒重来吗 155 金理讲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之二 面对生活危机的自救 160 金理讲张悦然《家》 如何把握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165 金理讲叶弥《成长如蜕》 举起全部的生命呼唤 171 郜元宝讲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之一 第四单元 女性 那个女人连名字也没有 187 陈思和讲曹禺《雷雨》之一 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门槛 194 陈思和讲曹禺《雷雨》之二 是什么让她扭曲成“魔鬼” 202 陈思和讲曹禺《雷雨》之三 真正的爱情就是“过家家”吗 209 李丹梦讲沈从文《萧萧》 女性是骄傲的 216 陈晓兰讲丁玲《沙菲女士的日记》 为什么讨厌虎妞 223 陈晓兰讲老舍《骆驼祥子》 农妇的命运 232 陈晓兰讲萧红《生死场》 新女性与旧枷锁 241 陈晓兰讲张爱玲《半生缘》 张爱玲了断私情之作 247 郜元宝讲张爱玲《色?戒》 两位人格扭曲的女性形象 254 郜元宝讲柳青《创业史》和陈忠实《白鹿原》 她像土地那样卑贱与丰饶 261 陈思和讲严歌苓《扶桑》 一个人与一座城 271 王小平讲王安忆《长恨歌》 第五单元 爱情与婚姻 和心爱者说分手 281 郜元宝讲鲁迅《伤逝》 包办婚姻也能诗意浪漫 288 李丹梦讲闻一多《红豆》 婚姻为何是围城 297 郜元宝讲钱锺书《围城》 人性的幽光到底能照多远 304 文贵良讲吴组缃《菉竹山房》 如何用一生去等待 309 陈思和讲严歌苓《陆犯焉识》 爱情是一种颠覆性的想象 317 严锋讲王小波《革命时期的爱情》 爱是心心相印,不是互相占有 323 陈晓兰讲舒婷《致橡树》 我们应该为了爱点什么而活着 329 文贵良讲张洁《方舟》 第六单元 在路上 当东方才子,遇到西方佳人 337 段怀清讲王韬《漫游随录》《淞隐漫录》 思想为什么会比旅途更遥远 343 段怀清讲梁启超《欧游心影录》 “愤青”老舍的异国探险 349 孙洁讲老舍《二马》 唯一成功的日本人形象 356 郜元宝讲鲁迅《藤野先生》 “少年中国”的精神气象 364 郜元宝讲王独清《我在欧洲的生活》《独清自选集》 什么样的城市是美的 372 陈晓兰讲朱自清《欧游杂记》 两个欧洲的撕裂与并存 379 郜元宝讲艾青《芦笛》《巴黎》《马赛》 英国人的乡村生活 388 陈晓兰讲储安平《英国采风录》 离开自我,用心去游 394 陈晓兰讲冯骥才《远行:与异文明的初恋》 第七单元 困顿 心情微近中年 403 郜元宝讲鲁迅《在酒楼上》 “孤独”是怎样炼成的(上) 410 郜元宝讲鲁迅《孤独者》 “孤独”是怎样炼成的(下) 415 郜元宝讲鲁迅《孤独者》 “狂人”的惧怕和焦虑来自哪里 421 陈晓兰讲鲁迅《狂人日记》 “自我暴露”的冲动与节制 427 郜元宝讲郁达夫《沉沦》 “最悲的悲剧,充满了无耻的笑声” 433 孙洁讲老舍《茶馆》 “不传!不传!” 440 孙洁讲老舍《断魂枪》 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 447 陈晓兰讲巴金《寒夜》 “一寸的前进”,苦难中的力量 453 文贵良讲阿垅《纤夫》 苦难中的爱情,总是让我们充满敬意 459 陈思和讲曾卓《有赠》 谁能代表中国的未来 466 陈思和讲食指《相信未来》 人生如棋,棋如人生 473 严锋讲阿城《棋王》 “一地鸡毛”还是“一地阳光” 480 文贵良讲刘震云《一地鸡毛》 第八单元 生活的艺术 “茶道”之“道” 489 郜元宝讲“周氏兄弟”同题杂文《喝茶》 宇宙之大与苍蝇之微 496 张业松讲周作人《苍蝇》 一根烟的哲学与文学 500 段怀清讲林语堂《我的戒烟》 猫儿相伴看流年 505 王小平讲丰子恺《阿咪》 作家怎样给人物穿衣 513 郜元宝讲张爱玲《更衣记》、鲁迅《洋服的没落》及其他 “草炉饼”与“满汉全席” 520 郜元宝讲汪曾祺《八千岁》 口福能再长久一点点,就不仅仅是口腹之欲了 527 段怀清讲梁实秋《雅舍谈吃》 园中春色如许,让艺术引领生命绽放 532 王小平讲白先勇《游园惊梦》 寻找生命中的桃花源 539 王小平讲王安忆《天香》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547 文贵良讲傅雷《傅雷家书》 第九单元 人性深处 惩罚和被惩罚,被伤害和伤害别人 555 张新颖讲余华《黄昏里的男孩》 资本与道德的较量 559 文贵良讲茅盾《子夜》 “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564 郜元宝讲鲁迅《祝福》 人们应当肯定,并且宝贵的是什么 570 郜元宝讲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之二 吴妈与阿Q 580 郜元宝讲鲁迅《阿Q正传》 瞧马伯乐这个人 587 郜元宝讲萧红《马伯乐》 爱的缺失比钱的缺失更可怕 593 陈思和讲张爱玲《金锁记》 假如你爸爸是“混蛋” 605 郜元宝讲王蒙《活动变人形》 南京大萝卜与名士风度 613 王宏图讲叶兆言《南京人》 我们往哪里去 619 文贵良讲马原《牛鬼蛇神》 宇宙维度中的生与死 624 严锋讲刘慈欣《三体》 第十单元 超越生死 划破黑夜的精神火炬 633 郜元宝讲胡适《不朽——我的宗教》和周作人《霭理斯的话》及其他 “魂灵的有无”与“死后” 639 郜元宝讲周作人《死之默想》及其他 反抗绝望 644 郜元宝讲鲁迅《未有天才之前》《希望》《生命的路》及其他 当你老了 649 郜元宝讲周作人《老年》、鲁迅《颓败线的颤动》及其他 智慧树下的吟唱 656 李丹梦讲穆旦《智慧之歌》 超越绝境的“过程” 665 李丹梦讲史铁生《命若琴弦》和《我与地坛》 大时代中的小家庭 674 文贵良讲杨绛《我们仨》 神游的脚步磨得夜气发烫…… 679 张业松讲张炜《融入野地》 尾?声 面对暮云,不忘理想 691 陈思和讲巴金《随想录》

内容摘要
中国一流作家和知名学者罕见联手为你严选中国现当代文学不朽经典十大生命主题百部经典名作从文学看人生,洞见经典,体悟人生从鲁迅的《呐喊》、沈从文的《边城》、张爱玲的《半生缘》,到当代耳熟能详的《白鹿原》《长恨歌》《平凡的世界》……每部作品有名师们的独特解读,只有通晓“每一部作品讲了什么”,才能更好地读透它们。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对人生困惑的响亮回答:百部经典名作将从教科书的刻板模式中解放出来,放回到十大生命主题之中,从出生、童年、青春,到饮食男女、行旅他乡、人生终点——你可以在《呼兰河传》里,看到萧红如何在命运的粗粝中找寻童年的温暖;《围城》里在女人身边周旋的方鸿渐,他人生中真正的围城并不是婚姻;刘慈欣的《三体》,则把我们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时空尺度,考验人性与道德……本书音频在喜马拉雅上线,播放量超过1500万次,著名作家王蒙、莫言、王安忆、严歌苓、马原、余华、张炜、叶兆言、苏童、张悦然担纲特别导师。

精彩内容
戏在台下郜元宝讲鲁迅《社戏》《社戏》,是鲁迅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呐喊》的最后一篇,大家都很熟悉,中小学语文课本经常会选到这一篇。 《社戏》主要写一群小孩子,写他们幸福的童年。 其实鲁迅很喜欢描写小孩。《呐喊》一共十四篇短篇小说,至少有十一篇写到小孩。但鲁迅笔下的小孩,一般都很悲惨。 《狂人日记》《风波》里的小孩被父母打骂得很凶。《孔乙己》里的学徒被掌柜欺负得很厉害。《药》和《明天》里的小孩都病死了。《阿Q正传》里的小孩当了假洋鬼子的替罪羊,被阿Q骂作“秃驴”。《故乡》里的孩子们饱受小伙伴的分离之苦。闰土的几个孩子更是可怜。 面对这么多不幸的小孩,难怪《狂人日记》最后要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 《呐喊》最后这篇《社戏》,画风大变,大写特写幸福的童年,这大概就是鲁迅本人对“救救孩子”这声呐喊的回应吧。 一部《呐喊》,是以《狂人日记》“救救孩子——”的呼喊开篇,再以《社戏》中一群孩子的欢声笑语结束。鲁迅笔下的中国故事,因为《社戏》,就有了一条光明的尾巴。 《呐喊》最后,紧挨着《社戏》,还有《兔和猫》《鸭的喜剧》这两篇,也是写小孩,也是写快乐的童年,显然是一个整体,而且这三篇鲁迅所署的写作日期,也都是1922年10月。 1922年的《鲁迅日记》丢失了,只有许寿裳的抄稿。这是现代文学史的一段佳话。鲁迅的老同学许寿裳非常崇拜鲁迅,连他的日记都要抄。可惜他只抄到片段,因此看不出这三篇小说的写作时间究竟谁先谁后。 但不管怎样,总之,《社戏》被排在了最后。 这或许是因为《社戏》在最后这三篇中确实出类拔萃,《社戏》中孩子们的幸福指数也最高,所以不管《社戏》具体写作时间是否最靠后,用它来做《呐喊》的收官之作,真是最恰当不过了。 但《社戏》也有问题。 这问题就出在它最后的一句话里面——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所谓“那夜似的好豆”,是说《社戏》里那群孩子那天晚上看完戏,回来的路上偷吃了村子里“六一公公”的罗汉豆,大家吃得不亦乐乎,所以豆是好豆,这个确凿无疑。 但戏是不是好戏,就值得商榷了。 不信就请看小说所提供的几个细节。 细节一,看戏的孩子们最喜欢“有名的铁头老生”,但他那一夜并没有“连翻八十四个筋斗”。“我”最想看到的“蛇精”和“黄布衣跳老虎”也未上台。唯一激动孩子们的是一个穿红衣服的小丑被绑在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人用马鞭抽打。仅此而已。 所以孩子们哈欠连天,最后“骂着老旦”,离开戏台。这样的戏,能说是好戏吗? 细节二,“我”的母亲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能看几回”。所以就戏论戏,那天晚上“我”在赵庄看到的戏,不可能是一生当中最好的。 既然如此,为何小说结尾,作者“我”偏偏要说,他再也没有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呢? 这就要看我们如何理解,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到底什么是“好戏”。 对大人来说,评价一出戏好不好,只能看这出戏本身的质量。 但孩子们可就完全不同了。他们关心的戏不在台上,或主要不在台上,而在看戏的全过程。 从听到演戏的消息开始,那些根本还不知道名目和内容的戏,就已经在孩子们的心里上演了。这是孩子们看戏特有的前奏。 《社戏》的戏台,不在“我”的外祖母家,而在五里之外的赵庄。因此村民们如何合计,如何请戏班子,如何搭戏台,戏班子来了如何排练,如何轰动全村,全省略了。其实这些细节也能带给孩子们极大的兴奋与满足。 对“我”来说,看过戏的小伙伴们“高高兴兴来讲戏”,也让我无限神往。这当然不是神往于具体的戏文,而是似乎已经从远处飘来的“锣鼓的声音”,以及“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的热闹场面。 再有一大开心之事,就是好事多磨,却又得遂所愿。 原来那天晚上,船,这水乡唯一的交通工具,突然特别紧张。外祖母家没雇上船,眼看去不了,几乎绝望了,却终于发生大逆转,村里早出晚归唯一的“航船”居然回来了,而经过小伙伴们一再“写保票”,外祖母和母亲居然同意由他们带“我”去看夜戏了。 这种幸福无法形容,但鲁迅居然把它给形容出来: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接下来,就是读者熟悉的一去一回的沿路风光,特别是回来的路上大家在月光底下煮罗汉豆吃,以及多少年后仍然无限深长的回味。 这才是社戏真正的内容。这才是社戏的主体和高潮所在。 孩子们的赏心乐事,跟大人们张罗的戏台上那出不知名也并不精彩的戏文,其实关系不大。 所以,并不是大人们张罗的那台戏,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快乐。恰恰相反,是孩子们的快乐,是孩子们自己在台下不知不觉演出的童年的戏剧,赋予台上那出戏以某种意义和美感。 孩子有自己的世界。他们在天地大舞台演出自己的人生戏剧。至于看大人们张罗的简陋无比的戏文,只是一个幌子而已。 但要说大人们毫无功劳,也不完全对。 大人们张罗的戏剧虽然简陋,毕竟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由头,孩子们可以借助这个由头,来上演他们自己的戏剧。 大人们的功劳,也就到此为止。如果因为提供了这么一个由头,就说自己给孩子们创造了莫大的幸福,那就太夸张了。 尽管如此,孩子们还是应该特别地感谢三位大人。 首先是六一公公。孩子们回来的路上偷吃了他的罗汉豆,他非但不生气,反而问孩子们:“豆可中吃吗?”更了不起的是,他居然关心“昨天的戏可好吗?”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许多对孩子的精神世界完全不了解,只晓得忙忙碌碌、怨气冲天的父母们,是肯定提不出来的。 六一公公的两个问题,有助于孩子们再次重温和确认刚刚过去的那些赏心乐事。 其次是外祖母,她见“我”因为没有船去看戏而焦急失望,就非常“气恼”,怪家里人为何不早点把船给雇下。她一直为此絮叨个不停。晚饭时见“我”还在生气,外祖母的安慰也非常到位:“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如此关注并且理解小孩的心理状态,这就不是一般的外祖母了。 最后是母亲。表面上她对“我”的看戏并不热衷,对“我”的生气更不以为然,甚至让“我”不要“装模作样”的“急得要哭”,免得招外祖母生气。 其实这主要因为是在娘家,作为嫁出去的女儿,母亲也是客人的身份,必须处处小心,不能像在自己家里那样满足孩子的要求。 但母亲很想让“我”去看戏。一旦得到机会,稍稍犹豫一番,她就同意了孩子们的计划,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让孩子们自己坐航船,去五里之外的赵庄看夜戏。 这可不是一般的母亲所愿意、所敢做的决定。 可以想象,母亲在孩子们出发之后肯定一直在担惊受怕。航船刚回平桥村,“我”就看见母亲一个人站在桥上,等着儿子归来。而且已经是三更了,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就开始站在桥上。母亲虽然“颇有些生气”,但孩子们既然平安回来,她也就没再说什么,“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换一个母亲,黑暗中在村口的桥上独自等到三更,她接到自己的孩子,第一反应,大概就是抱怨,怪罪,训斥,甚至辱骂吧?但小说中“我”的母亲并不是这样。 “我”的母亲还有一个值得感谢之处,就是她既没有请别的某位大人跟孩子们一起去,也没有亲自陪着孩子去。她宁可自己担惊受怕,也要顺着孩子们的合理的心愿。她没有自以为是地介入孩子们的世界。她尊重孩子们的自主权。 如果那天母亲自己去了,或请某个大人帮助照看孩子们,还会有孩子们那么多的开心之事吗?还会有这篇温暖而美好的小说《社戏》吗? 答案应该是:肯定没有。 为了孩子们的独立,为了孩子们的幸福,有时候,大人们真的不能事事冲在前面,而必须退居幕后,甚至做出必要的让步、必要的牺牲。 鲁迅杂文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个意思,应该就是小说《社戏》所要表达的思想吧。 戏在台下郜元宝讲鲁迅《社戏》《社戏》,是鲁迅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呐喊》的最后一篇,大家都很熟悉,中小学语文课本经常会选到这一篇。 《社戏》主要写一群小孩子,写他们幸福的童年。 其实鲁迅很喜欢描写小孩。《呐喊》一共十四篇短篇小说,至少有十一篇写到小孩。但鲁迅笔下的小孩,一般都很悲惨。 《狂人日记》《风波》里的小孩被父母打骂得很凶。《孔乙己》里的学徒被掌柜欺负得很厉害。《药》和《明天》里的小孩都病死了。《阿Q正传》里的小孩当了假洋鬼子的替罪羊,被阿Q骂作“秃驴”。《故乡》里的孩子们饱受小伙伴的分离之苦。闰土的几个孩子更是可怜。 面对这么多不幸的小孩,难怪《狂人日记》最后要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 《呐喊》最后这篇《社戏》,画风大变,大写特写幸福的童年,这大概就是鲁迅本人对“救救孩子”这声呐喊的回应吧。 一部《呐喊》,是以《狂人日记》“救救孩子——”的呼喊开篇,再以《社戏》中一群孩子的欢声笑语结束。鲁迅笔下的中国故事,因为《社戏》,就有了一条光明的尾巴。 《呐喊》最后,紧挨着《社戏》,还有《兔和猫》《鸭的喜剧》这两篇,也是写小孩,也是写快乐的童年,显然是一个整体,而且这三篇鲁迅所署的写作日期,也都是1922年10月。 1922年的《鲁迅日记》丢失了,只有许寿裳的抄稿。这是现代文学史的一段佳话。鲁迅的老同学许寿裳非常崇拜鲁迅,连他的日记都要抄。可惜他只抄到片段,因此看不出这三篇小说的写作时间究竟谁先谁后。 但不管怎样,总之,《社戏》被排在了最后。 这或许是因为《社戏》在最后这三篇中确实出类拔萃,《社戏》中孩子们的幸福指数也最高,所以不管《社戏》具体写作时间是否最靠后,用它来做《呐喊》的收官之作,真是最恰当不过了。 但《社戏》也有问题。 这问题就出在它最后的一句话里面——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所谓“那夜似的好豆”,是说《社戏》里那群孩子那天晚上看完戏,回来的路上偷吃了村子里“六一公公”的罗汉豆,大家吃得不亦乐乎,所以豆是好豆,这个确凿无疑。 但戏是不是好戏,就值得商榷了。 不信就请看小说所提供的几个细节。 细节一,看戏的孩子们最喜欢“有名的铁头老生”,但他那一夜并没有“连翻八十四个筋斗”。“我”最想看到的“蛇精”和“黄布衣跳老虎”也未上台。唯一激动孩子们的是一个穿红衣服的小丑被绑在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人用马鞭抽打。仅此而已。 所以孩子们哈欠连天,最后“骂着老旦”,离开戏台。这样的戏,能说是好戏吗? 细节二,“我”的母亲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能看几回”。所以就戏论戏,那天晚上“我”在赵庄看到的戏,不可能是一生当中最好的。 既然如此,为何小说结尾,作者“我”偏偏要说,他再也没有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呢? 这就要看我们如何理解,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到底什么是“好戏”。 对大人来说,评价一出戏好不好,只能看这出戏本身的质量。 但孩子们可就完全不同了。他们关心的戏不在台上,或主要不在台上,而在看戏的全过程。 从听到演戏的消息开始,那些根本还不知道名目和内容的戏,就已经在孩子们的心里上演了。这是孩子们看戏特有的前奏。 《社戏》的戏台,不在“我”的外祖母家,而在五里之外的赵庄。因此村民们如何合计,如何请戏班子,如何搭戏台,戏班子来了如何排练,如何轰动全村,全省略了。其实这些细节也能带给孩子们极大的兴奋与满足。 对“我”来说,看过戏的小伙伴们“高高兴兴来讲戏”,也让我无限神往。这当然不是神往于具体的戏文,而是似乎已经从远处飘来的“锣鼓的声音”,以及“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的热闹场面。 再有一大开心之事,就是好事多磨,却又得遂所愿。 原来那天晚上,船,这水乡唯一的交通工具,突然特别紧张。外祖母家没雇上船,眼看去不了,几乎绝望了,却终于发生大逆转,村里早出晚归唯一的“航船”居然回来了,而经过小伙伴们一再“写保票”,外祖母和母亲居然同意由他们带“我”去看夜戏了。 这种幸福无法形容,但鲁迅居然把它给形容出来: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接下来,就是读者熟悉的一去一回的沿路风光,特别是回来的路上大家在月光底下煮罗汉豆吃,以及多少年后仍然无限深长的回味。 这才是社戏真正的内容。这才是社戏的主体和高潮所在。 孩子们的赏心乐事,跟大人们张罗的戏台上那出不知名也并不精彩的戏文,其实关系不大。 所以,并不是大人们张罗的那台戏,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快乐。恰恰相反,是孩子们的快乐,是孩子们自己在台下不知不觉演出的童年的戏剧,赋予台上那出戏以某种意义和美感。 孩子有自己的世界。他们在天地大舞台演出自己的人生戏剧。至于看大人们张罗的简陋无比的戏文,只是一个幌子而已。 但要说大人们毫无功劳,也不完全对。 大人们张罗的戏剧虽然简陋,毕竟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由头,孩子们可以借助这个由头,来上演他们自己的戏剧。 大人们的功劳,也就到此为止。如果因为提供了这么一个由头,就说自己给孩子们创造了莫大的幸福,那就太夸张了。 尽管如此,孩子们还是应该特别地感谢三位大人。 首先是六一公公。孩子们回来的路上偷吃了他的罗汉豆,他非但不生气,反而问孩子们:“豆可中吃吗?”更了不起的是,他居然关心“昨天的戏可好吗?”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许多对孩子的精神世界完全不了解,只晓得忙忙碌碌、怨气冲天的父母们,是肯定提不出来的。 六一公公的两个问题,有助于孩子们再次重温和确认刚刚过去的那些赏心乐事。 其次是外祖母,她见“我”因为没有船去看戏而焦急失望,就非常“气恼”,怪家里人为何不早点把船给雇下。她一直为此絮叨个不停。晚饭时见“我”还在生气,外祖安慰也非常到位:“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如此关注并且理解小孩的心理状态,这就不是一般的外祖母了。 最后是母亲。表面上她对“我”的看戏并不热衷,对“我”的生气更不以为然,甚至让“我”不要“装模作样”的“急得要哭”,免得招外祖母生气。 其实这主要因为是在娘家,作为嫁出去的女儿,母亲也是客人的身份,必须处处小心,不能像在自己家里那样满足孩子的要求。 但母亲很想让“我”去看戏。一旦得到机会,稍稍犹豫一番,她就同意了孩子们的计划,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让孩子们自己坐航船,去五里之外的赵庄看夜戏。 这可不是一般的母亲所愿意、所敢做的决定。 可以想象,母亲在孩子们出发之后肯定一直在担惊受怕。航船刚回平桥村,“我”就看见母亲一个人站在桥上,等着儿子归来。而且已经是三更了,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就开始站在桥上。母亲虽然“颇有些生气”,但孩子们既然平安回来,她也就没再说什么,“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换一个母亲,黑暗中在村口的桥上独自等到三更,她接到自己的孩子,第一反应,大概就是抱怨,怪罪,训斥,甚至辱骂吧?但小说中“我”的母亲并不是这样。 “我”的母亲还有一个值得感谢之处,就是她既没有请别的某位大人跟孩子们一起去,也没有亲自陪着孩子去。她宁可自己担惊受怕,也要顺着孩子们的合理的心愿。她没有自以为是地介入孩子们的世界。她尊重孩子们的自主权。 如果那天母亲自己去了,或请某个大人帮助照看孩子们,还会有孩子们那么多的开心之事吗?还会有这篇温暖而美好的小说《社戏》吗? 答案应该是:肯定没有。 为了孩子们的独立,为了孩子们的幸福,有时候,大人们真的不能事事冲在前面,而必须退居幕后,甚至做出必要的让步、必要的牺牲。 鲁迅杂文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个意思,应该就是小说《社戏》所要表达的思想吧。 敞开的心灵和人生教育张新颖讲沈从文《从文自传》1932年,沈从文在青岛大学国文系做讲师,暑假期间用三个星期写了一本书,叫《从文自传》。这一年他三十岁,这本书写的是他二十一岁以前的事情,写到他离开湘西闯荡进北京就戛然而止。 《从文自传》可以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的背景在小城凤凰,主要是一个小学生的生活,重点却不是读书,而是逃学读社会这本大书,作者自己说这一部分可以称作“顽童自传”;后一部分是一个小兵的生活,他十五岁离开了凤凰和家庭,进入更大也更加严酷的社会,随部队辗转,在各种各样的见闻和遭遇中成长。 沈从文把他所有的经历都看作是对他的人生“教育”,而他的心灵状态,是敞开来去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其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