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籥(介绍名家治学方法,指示后学读书“如何跑进去,与如何走出来”,要读出“活的精神”。布面精装,繁体竖排,典雅庄重,收藏级版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学籥(介绍名家治学方法,指示后学读书“如何跑进去,与如何走出来”,要读出“活的精神”。布面精装,繁体竖排,典雅庄重,收藏级版本。)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51.73 5.9折 8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钱穆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22508702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88元

货号31473380

上书时间2024-06-29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略论孔学大体
朱子读书法
朱子与校勘学
近百年来诸儒论读书
一 陈澧
二 曾国藩
三 张之洞
四 康有为
五 梁启超
学术与心术
学问之入与出
推寻与会通
谈当前学风之弊
历史与地理
我如何研究中国古史地名
李源澄秦汉史序
古史摭实序

内容摘要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读书如何治学的专门著作。钱穆先生总结朱熹、陈澧、曾国藩、张之洞、梁启超等大家的治学方法,指出每一时代的学者,必有许多对后学指示读书门径和指导读书方法的话。循此推寻,还可以窥见各个时代学术的精神、路向和风气之不同。江河不废万古流。学术自有其长久的传统,读书必有活的精神。钱穆先生又结合自己的实际治学经验,提出举一反三、一以贯之、温故知新、入与出、推一知十、推十合一等方法,启发后学读书要“如何跑进去,与如何走出来”。

精彩内容
近百年来诸儒论书目146要读梁氏《书目》的第一项“修养及思想”一类书,尤其万不能先以著述一念横梗胸中。若先立意要做一篇《孔子学案》而去读《论语》,将断不能体会到《论语》的妙处,更谈不到修养及思想。那种为著述而读书的习惯,只能领你走上无修养、无思想的路。
要读梁氏《书目》的第二项,“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的书,亦不能先以著述一念横梗胸中。因为读此一类书,须用大的眼光,活的精神,通观大体。若入手便有意要著述,眼光自然会缩小,精神自然枯死。我并不说读书不应该随手钞摘考订,然而那些钞摘考订,究与著述相去尚远。梁氏所以说:“所著的书,拿不拿给人看,什么时候才认成功,这是你的自由。”可见梁氏的话,很明显地也只是在奖励人做劄记工夫,你立意读一书,尽可以附带做读此书的劄记,却千万不要专为要著作一篇像样而急待发表的论文而才去翻书。这是绝不同的两回事。聪明而有志的青年,自然不肯为要赶成几篇不成熟的著作而牺牲了自己读书时大的眼光与活的精神。
要读梁氏《书目》第三项,“韵文书类”,也不能先横一个著述的念在胸中。因为梁氏开此一类书的用意,要资学者课余讽诵,陶写情趣。若先要著述,则情趣早已窒塞。你若先想写一篇《陶渊明的生活》而去读陶诗,那一定不是善读陶诗的人,也决不会真了解到陶渊明生活之深处。
要读梁氏《书目》第四项“小学及文法书类”的,仍不能先横一个著述之念于胸中。因为此一类书,均须先化相当的工夫始能入门,如何在未入门前已放手著述呢?
要读梁氏第五类《书目》“随意涉览”的,更不能先横一著述之念。若先有一著述之念,便失却随意涉览之趣总上所述,要读梁氏五项《书目》,全不能先存一个著述之念在胸中。最好是为着自己的身心修养,及文学的欣赏,情趣之陶写,以及留心政治、文献、思想上诸要项而去读书。即不然,在少年而斐然即有述作之思的人,亦应划一部分时间与精神,超然在其著述之外,而潜心去读与自己的著述绝然无关的书。如此才能开拓心胸,增长智能。若是为了著书而读书,则仍不免为八十年前陈澧之所深斥,结果还是不肯从头读一部书,其祸只使天下乱。所以我劝现在的青年对梁氏书目中这一番话要好好地谨慎的接受。
除却上述一个易有的误会以外,我看《梁氏书目及其读法》,还不失为指导现在青年的一个良好的方案。其间亦不免有小小可商处。如文学排去散文专集而专取韵文,(《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内却有。)唐宋韩、欧诸家,自有文学上绝大绝高之价值,纵不必劝人学古文,然学古文,至少亦自有陶写情趣之用。《论语》劝人读戴望《注》,戴《注》多牵强附会,此梁氏仍未脱以前《公羊》家观点也。又如《易经》劝人读焦氏三书,焦书虽属一家之言,却不必在此《书目》中劝人读,此仍是未脱乾、嘉以来之门面语。如此之类,然不足为此目录之全体病。我们莫以为十年前的东西早已过时了。我所以还愿郑重介绍梁氏此项《书目及其读法》于现在有志提倡读书运动的先生们及有志读书的青年们之前。
我记“近百年来诸儒论读书”大体将止于此。读者当会其前后而观之,庶可明本篇之作意。却不当割裂分散,认为本篇作者只是有意在提倡某家,排斥某家。
推寻与会通189……思想如一条线,随时随地指你向前,所以谓之“思索”。但主要须向实处索,切莫索之冥冥,凭空思索。我如此一路思,一路索。一面温故,一面知新。乃知当时魏晋南北朝人既讲经学,又更重讲礼,讲孝悌,讲家规门风。又知魏晋南北朝人亦重史学,并重文章。凡此之类,皆与庄老思想并不在一条路上。但魏晋人重庄老,此亦是一事实。且当时复有佛教羼入,佛氏讲出家,又与魏晋以下人重门第不同。如此愈寻愈复杂,于此一复杂情况中再推寻,终于得出一结论。诸位听我这番话,再去读我那篇文,则不仅看到绣出之鸳鸯,而且我已将绣此鸳鸯之针线,度与诸君了。
其实以上所说,只是朱子格物穷理之教朱子教人:“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魏晋人崇庄老是已知了,但须因其已知而益穷之,是否他们便不讲儒家经学呢?此是又一物了,须你明日之再格,若仅凭自己悬空推想,讲庄老,自然不讲儒家经学,那是只格一物。不再格了,孔子所谓学而不加以时习了。诸位把我此次所讲,再去细读我那篇论文,自应有所体悟。
上文我久已写完。今年我又另写一新篇,即《读明初诸臣诗文集》。我在十年前打破头,在台中养病,对此文已有一腹底。去年冬,我胃痛复发,尝翻读明初各家诗文集作消遣,而遂决意下笔写此文。
我们讲文学史,常说唐诗、宋词、元曲,此话固是不错。但诸位不可由此凭空推想谓元代只有曲,更无诗文名家。这又如因知魏晋人崇庄老,便轻谓他们不讲儒家经学,这就大误了。只因你有了一项知识,反而害你引生出许多误见。其实元明之际,诗文极盛,名家辈出,而且他们各以“文统”“道统”自负,自谓上溯宋唐、直跻两汉,而远攀西周。元曲在当时,只是流行于一般社会民间,而在元人诗文集中,则极少提到关汉卿之流。今日浅薄的讲文学史,误认为在当时新的已推翻了旧的,好像元代当时人,便只知有关汉卿等曲子一般。可知凭空推想,断无是处。若你知道元曲盛行,有关汉卿等,不随便推断,却能在心下推问,那么这时关于传统诗古文方面又如何呢?如此一问,再照此问自己寻去,则元代诗文集便赫然都在你目前,你始知所谓“不废江河万古流”,当时文学主干依然仍在,元人并非只有曲,曲则如老干上发了新芽般。
谈当前之学风200……中国每一时代之学术,亦自成风气,时有变迁。如明代晚年,归有光讥王世贞作为文章,乃妄庸巨子。在当年无人不知王世贞,但后世则无人不尊归有光。风气变,学术亦即随而变。江河不废万古流,学术自有其长久之传统,而终传承不变者。开创一时代之新学术,或在其人生世并不获享盛名,甚至身后较近亦然。有经历长时期,而其名乃显,其当身所提倡之新学术乃始获盛行,专以文章论,前之如唐代韩昌黎,后之如明代归有光,皆其例。
文学最易感动人,其情势尙如此,其他不胜举。又如宋代程、朱提倡道学,在当世皆曾受朝廷禁锢,斥为伪学,而其后终获盛行。尤如考据学,具体客观有凭有据,但如淸初顾亭林所著《日知录》,其书亦历久始显。
治中国学术史,乃知一学术之兴起与流传,莫不有其内在不磨不灭之价值。而此种价值,每与其当代之时风众势不相并立。故一代大学者,必能卓越流俗,违抗风气,而有所建立与转移。治学术史者,每注意各时代少数卓越传后之人物,而当时之时风众势,一时煊赫,而终归消失之人物,则每不加注意,任其消失。时代变学术亦随而变。一时代则必有一时代之新人物与新学术,而亦有陷其自身于时风众势中。与其时代同归消灭者,此等人物,乃概与学术大传统无关。
兹谈当前学风之弊,非属好辩,乃属孟子所谓之“知言”,惟知言乃能养其浩然之气,而不为时风众势所攘夺而转移。每一时代学风之弊,并不一致,须能各别指出其每一时代中心病根之所在。当前学风之最大弊害,则在于“学与人”离,“学问”与“为人”判若两事。仅知为学,不知为人,此在西方则视若当然。而中国乃大不然。中国学术传统,为学、为人紧密相连,不相违离。抑且“为人”是“主”,“为学”是副。为人乃其“目的”,为学则乃其“手段”与“过程”。故学者之重其所学,必当重视其所治学者之为人,远过于其为学,即文学、字画、杂艺,众技皆然。经史百家之学,则义更当然,可不待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