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忠实散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陈忠实散文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6.28 6.6折 40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忠实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71101

出版时间2022-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0元

货号31463635

上书时间2024-06-29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忠实(1942-2016) 
当代作家,陕西西安人。1965年初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白鹿原》,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夭折》,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创作谈《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等。《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目录
导读

第一辑 关中热土,生命之原
故乡,心灵中最温馨的一隅
家之脉
麦饭
原下的日子  
在河之洲 
关于一条河的记忆和想象
回家折枣
我的秦腔记忆
原上原下樱桃红
我看老腔 
愿白鹿长驻此原 
儿时的原

第二辑 致敬这活泼的生灵
又见鹭鸶
拥有一方绿荫
绿蜘蛛,褐蜘蛛
绿风
告别白鸽 
拜见朱鹮
家有斑鸠
种菊小记
火晶柿子
遇合燕子,还有麻雀
两株玉兰树
年年柳色
难忘一种鸟叫声 

第三辑 漫游与归程
汽笛·布鞋·红腰带 
贞节带与斗兽场 
北桥,北桥 
口红与坦克 
追寻貂蝉 
伊犁有条渠 
在乌镇 
永远的骡马市
从大理到泸沽湖
再到凤凰山 
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

第四辑 舒悦里的亲情和友谊
第一次投稿
默默此情谁诉
别路遥 
晶莹的泪珠
秦人白烨
旦旦记趣
何谓良师
舒悦里的亲情和友谊
父亲的树
毛乌素沙漠的月亮 

第五辑 生命对我足够深情
生命之雨
五十开始
人生九问
三九的雨
六十岁说
老陈与陈老
接通地脉
饭事记趣
白墙无字
回家回家

内容摘要
《陈忠实散文》是人民文学出版社重点丛书“中国现当代名家散文典藏”中的一种。
本书精选陈忠实经典散文五十六篇,既有如《我的秦腔记忆》《晶莹的泪珠》《父亲的树》等对家乡、亲友充满感情的记忆和追述,也有如《白墙无字》《三九的雨》《汽笛·布鞋·红腰带》等对生命、生活独特的体验与感悟,多篇佳作广为传诵,值得反复阅读。其高远淡然的人生境界,阅尽沧桑的正大宽厚,呈现了一代文学大家背后别样的人格魅力,也让我们在阅读中获得了力量和安宁。 他后来成为一个作家,但不是著名的,却终归算一个作家。这个作家已过“知天命”的年岁,回顾整个生命历程的时候,所有经过的欢乐已不再成为欢乐,所有经历的灾难挫折引起的痛苦也不再是痛苦,变成了只有自己可以理解的生命体验,剩下的还有一声储存于生命磁带上的汽笛鸣叫和一双破了鞋底的布鞋。
他想给进入花季刚刚勒上头一条或第二条红腰带的朋友致以祝贺,无论往后的生命历程中遇到怎样的挫折怎样的委屈怎样的龌龊,不要动摇也不必辩解,走你认定了的路吧!
——《汽笛·布鞋·红腰带》

精彩内容
导 读白烨陈忠实(1942—2016),陕西籍著名作家。在谈到自己的文学写作时,他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里告诉人们:“我在‘文革’前一年刚发表散文处女作。”那篇散文处女作,便是发表于一九六五年三月八日《西安日报》的《夜过流沙沟》。这说明,作为陈忠实最先掌握的文学文体,散文在他的文学写作进程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陈忠实从一九六五年开始写作,到二一五年因病搁笔,创作持续了整整五十个年头。但他追求高远,态度严谨,勤于思忖,慎于动笔,所创作的作品,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数量都并不很多,甚至屈指可数。一部长篇,九个中篇,三十多个短篇,六十多篇散文随笔,几乎就是他的全部文学家当。可以说,在当代作家中,他应该算是低产又高质的作家的一个典型。
在散文方面,陈忠实之前陆续出版过一些集子,此次收入这本散文集中的一些篇什,在当时发表时候或结集出书之后,都陆陆续续读过,大都有一定的印象。这次又重温重读,不仅感受依然熟稔和亲切,而且又有不少新的感触与新的启悟。陈忠实的散文写作,涉及的题材相当广泛,时间的跨度也比较漫长。但他的散文作品,有一个清晰可见的脉络,那就是围绕着家乡的各种记述,有关儿时的往事回顾,以及与此相关的说长道短。因此,他的散文写作,整体来看,乡土记忆是主线索,乡土情思是主旋律。
陈忠实是从位于西安郊区的西蒋村走出来的,西蒋村离西安市区五十多里,背后有黄土高原,门前有潺潺灞河,属于半丘陵地带的乡间农村。生于斯、长于斯的陈忠实,本质是一个农家子弟。因此,他的许多散文篇什,诉说儿时的生活也罢,忆述青春的苦涩也罢,都带着浓郁的泥土的味道。如,小时候从“能吃一个馍”开始,学做各种农活,既要“割草”,又要“搂麦子”(《儿时的原》)。还有,骑在父亲的肩头,到原上原下去看秦腔小戏(《我的秦腔记忆》)。开始上学之后,父亲冒着大雪跋涉五十多里路把馍馍送到学校(《家之脉》)。在这些往事记述中,不仅儿时的生活、家乡的一切,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而且内中溢渗着的深挚的亲情,浓郁的乡情,令人可触可摸,可亲可感。如在十二岁时,带着母亲给自己织就的“一条红腰带”走出家乡,到三十里外的灞桥区投考中学(《汽笛·布鞋·红腰带》)。又如作为地道农民的父亲,为了供孩子们读书,卖粮卖树卖柴,陈忠实颇有意味地称这可看作是“没有文化的父亲”的“文化意识”,而这才是家里最可称道的东西(《家之脉》)。还如父母每次送自己出门的眼神,都有一个永远不变的警示,“怎么出去还怎么回来,不要把龌龊带回村子带回屋院”。(《三九的雨》)。真实的往事陈述与意味深长的话语中,内含着一种深切的怀念,真心的纫佩,无言的感恩。
由西蒋村到灞桥区的二十年,陈忠实从中小学生到民办教师,从公社干部到文化馆员,身份几次转换,但家乡作为“心灵中最为重要的一隅”,始终是他乡情的寄托,心灵的归依,乡愁的港湾。他在八十年代之后,全家搬到了市区里居住,但他还要经常回到西蒋村的祖居老屋,或拔草,或折枣,或与乡党说说家长里短,心里顿然就沉静了下来。“沉静”,是陈忠实谈到回家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追求沉静,享受沉静,是身心放松的需要,是甘于寂寞的需要,更是接通地气、系连乡情的需要,乃至是情感回家、精神回归的需要。
这些文字记述,你慢慢咂摸,会从中领悟到更为深层的意蕴。那就是在诉说乡情、寄托乡愁的叙述中,还在讲述着家乡对于自己成长的哺育,乡土对于个人性情的陶冶,生活对于文学追求的成全。这种哺育,无所不在;这种陶冶,无时不有;这种成全,细雨无声。它既体现于麦收时节来自土地最为诱人的香味,以及乍暖还寒时,斑鸠以“咕咕咕”的叫声“催发生命运动的春的旋律”;还体现于困难时期“母亲的苜蓿麦饭槐花麦饭”,父亲卖柴供儿子念书的举动。当然,也包括了上小学时,因供不起学费,无奈休学一年;上高中时,想去当兵,却因种种原因与军徽擦肩。对于生活中的这些酸甜苦辣,陈忠实渐渐把它们看作是“只有自己可以理解的生命体验”,一面承受着生活困窘与困惑,一面把目光投向文学。这些来自家乡与家庭的点点滴滴,来自少年与青年时代的磕磕绊绊,深刻影响着陈忠实的人生成长,锻造着他的性格与性情,使他成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里的“这一个”。西蒋村——陈忠实,陈忠实——写作者,就这样密切地相互系连,就这样浑然地密不可分。
陈忠实的老家,有一条沙石路。陈忠实说:“我的一生其实都粘连在这条已经宽敞起来的沙石路上。我在专业创作之前的二十年基层农村工作里,没有离开这条路;我在取得专业创作条件之后的第一个决断,索性重新回到这条路起头的村子——我的老家。我窝在这里的本能的心理需求,就是想认真实现自己少年时代就发生的作家之梦。从一九八二年冬天得到专业写作的最佳生存状态到一九九三年春天写完《白》书,我在祖居的原下的老屋里写作和读书,整整十年。这应该是我最沉静最自在的十年。”行走于沙石路上,写作于原下老屋,由此去感知生活和侍弄文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向人们诠释着一个作家的行进旅程乃至成功秘诀,那就是不弃乡土,不离家园,以乡土的舞台、乡民的立场、平民的美学,在文学写作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在陈忠实的散文作品里,人们读到了乡土对于作家无形的培植,生活对于文学无声的滋养,也能从他的另外一些作品的文字里,读到写作对于现实的自然反馈,文学对于生活的应有反哺。如《我看老腔》一文,讲到他把感动了自己的华阴老腔引入到《白鹿原》的话剧与同名电影中并为之改编唱词的经过,这使鲜为人知的华阴老腔空前活跃起来。而这个不经意间的小举措,之后更是发生了出人意料的大成效,华阴老腔由此得以复兴,获得新生,被人们誉为令人震撼的“乡间摇滚”。文学作品的能动性与影响力,也于此得到充分显现。更令人为之称奇的是《愿白鹿长驻此原》一文里,他扼要讲述了家乡狄寨原改名白鹿原的经过。作者说道:“汉文帝葬在白鹿原西北的原坡上,原坡根下流淌着灞水,文史典籍称为灞陵,这道原也被改名为灞陵原,民间却少有人说。自北宋大将军狄青在原上屯兵驯马,这道原又被改换为狄寨原,一直沿用至今,白鹿原的名字早已湮灭以至消亡了。近年间,因为拙作《白鹿原》的发行,这个富于诗意也象征着吉祥安泰的白鹿原的名字又复活了。白鹿原名称的重新复归,恰当其时,多少代人期盼向往的富裕和平的日子已经实现,却是改革开放的科学而又务实的富民国策实施的结果。”这一表述实在过于低调和自谦,实际上现实的狄寨原改称白鹿原之后得以不断兴盛的首功,当属小说《白鹿原》及其影视改编作品发生影响的催生与促动。这也是作家陈忠实从自己的角度,以文学的方式,对养育了自己的家乡故土,所做的自觉的反馈与主动的回赠,并以这种方式彰显文学的力量所在,同时他也由此续写了自己的文学追求,延续了自己的文学生命。这些,看似有些偶然,实则内含必然。
陈忠实的散文,大多属于叙事性散文,他无论描写什么,叙说什么,都有自己的大致路数,这就是不事雕饰,直抒胸臆,本色为文,披心相付。因此,质朴与清奇相兼备、澄明与醇厚相融汇,就构成他散文写作从叙事到语言的鲜明特色。这看起来寻常又平易,但却别有文章,自具内力。清代著名文史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里关于写作有一段名言,极力赞誉作文的清奇与清真。他说:“仆集文律,不外清真二字。清则气不杂,真则理无支也。此二语知之甚易,能之甚难。”章学诚的这段有关文章的名言与评语,有助于我们理解陈忠实的文风与文气。可以说,陈忠实在他的散文写作中,以袒露本真的心境和持守本色的追求,营造出了自己的一方天地。
从以上的阅读感受和诸多意涵来看,陈忠实的这部散文集,无论是对于人们了解陈忠实其人其文,还是知晓生活与作家的关系、乡土与文学的奥秘等,都自有所获,大有裨益。
白墙无字熟悉的或初识的朋友到我的工作点来,看着屋子里不挂一纸的光光净净的墙壁,常有好奇者问,你号称文人,墙上却不见墨痕。有的甚至佯装慨叹,真可谓家徒四壁呀!我也不作解释,只说是习惯使然。近日因写有关斋号的短文,引发了这个话题。
自进入社会开始工作直到今天,不觉间竟有五十个年头了,无论换过多少单位的办公室,或是乡下和城里的住宅,还有现在工作的房子里,除了几样简单的办公和生活用具,四面墙壁从来都不曾挂一方纸页。想来似乎还不是有意为之,纯粹属于一种无意识的习性驱使下的习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高考名落孙山回到原下老家,应聘为本村初级小学的民办教师,同时开始了写作的自修,心诚且意专,很想把当下的心境表述出来,按中国人的传统方式,用毛笔书写一方古人或今人为学的精辟语录置于书桌前的墙壁上,以便时时警。然而犹豫再三而没有去做,却又于心不甘,最后选择了一个变通的方式,找了一二指宽的硬质纸,把自己喜欢的“不问收获,但问耕耘”的格言写上,贴在墙壁和书桌的接触处,外人进屋不大留意这个小小角落,我在桌前坐着读书或写字时,抬头便会看见这个自己信奉的警句,添一分踏实。由此事开端直到今天的五十年间,无论工作环境和职业发生过多少次变化,所有住过的屋子都不曾张贴一纸笔墨,真可谓积习难改。
确有一次破例的事。那是在“文革”初起时,和“语录”热同时潮起的种种向毛主席表忠心的社会风气,不胜枚举,其中之一是家家都敬奉一尊毛泽东的石膏塑像,或贴一张标准照,连农民家里都普及了,作为公社农业中学教师的我也不甘落伍,在办公桌上敬奉着一尊毛泽东的半身石膏塑像。大约是中学教师都会写字的方便,大家不约而同都用红纸抄写了一段毛主席语录,贴在办公桌前的墙上。我也趁热写了一张,因为办公桌对着窗户,不能张贴,便贴在卧床上边的墙上,每天早晨醒来睁开眼睛,第一个看到的目击物,就是当时通用的词汇——“最高指示”;每晚上床落枕时最后看到的物象,自然还是这幅写着毛泽东语录的红纸;每天出出进进这间两人合居的宿办合一的房间,便会看到它,已经不是“吾日三省吾身”,而是几十次省身警示了。遗憾的是时过境迁太久太远,敲着脑袋也想不起来那句话的内容了。
新时期伊始,我迁居到古人折柳送别的灞河岸边的灞桥古镇上,有了一间一人独占的办公室,正热衷于刚刚兴起的农村改革题材的写作,墙上仍然不贴一纸。正当灞河岸边的柳絮如雪花漫天飘飞的某一天后晌,我敬仰的大诗人戈壁舟一行四五人不期而至,我屋子里的椅子都不够用了,着急处从隔壁同志房子借来安顿稀客坐下。戈老先生一行趁着关中绝美的春色出游,看过秦始皇兵马俑,接着在广袤的田野踏青,又在杨贵妃洗浴的临潼温泉净了身,回城时路过灞桥,便乘余兴来到我供职的文化馆。记得他的兴致甚高,满口地道的川腔不时引发大家的笑声,随意所说的话题我已无记,使我完全意料不及的是,他突然从提袋里抽出一幅装裱精美的书法作品来。展开之后,是他挥洒的自己的语录,自然是颇富哲理的诗性话语,他的同行和我的同志,纷纷赞赏他的诗句和他的书法,我却更为惊奇他在书法作品上竟然写着赠送给我的字样,可见他在起程之前就确定了要到我的住处。热心的同志找来钉子,当即挂在我的墙上,每天都可以欣赏他的个性化笔墨和个性化独到语言。大约不足一年,我又搬家另住,却把戈老的赠书存入书柜,墙上又依旧是四壁皆空。此后的三十多年间,我的乡下和城市的几处工作室,再没有贴挂过一张纸,有朋友赠送书画作品,欣赏之后便存入书柜;更没有自己题写座右铭之类的兴趣了。
想来大约是幼年所受的影响,那是父亲的行为规范。记不清我说了什么轻狂的话,随后父亲在一个恰当的时间对我说,不要先说话后做事,要先做事后说话;想做的事做成了,还可以不说话。他未做解释,我后来约略能够理解说与做的关系,先说要做的事如果做成了做好了,自然再好不过;如果说了要做的事(尤其是大事)而做不成功,就会造成吹牛(当地人说谝大嘴)的负面印象;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人,如果总是发生说大话而又总是做不到的事,谁也就不在乎你说的话了,可信度就在乡民中丧失了。如果更有某个说着好话而做着鬼事的人,乡民对其归结有一句俗话,嘴上念佛哩,心里咥活哩。咥活是当地方言,多指干坏事,是对某人心口不一的形象化写照。
这种幼年所接受的行为规范,竟然成为一种难以改易的习性,且不说说和做的语言和行为的先后,后来竟形成墙上不贴不挂自己欣赏的做人做事的格言警句,多少还有一点隐蔽着的心理,其实是为自己留着一条后路。格言警句贴在墙上,任谁都能看到,而自己一旦违犯,且不说别人会如何做出挂羊头卖狗肉的不屑表情,自己的尴尬也难以平复。想做的事和自己认可的行为准则,努力去做努力追寻就可以了,万一实现不了或发生错失,自己总结自我反省,也可以避免吹牛和言行不一的尴尬……我的墙壁依旧空白着。
2012年2月26日二府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