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奇学校(这可能是你最想上的学校)(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神奇学校(这可能是你最想上的学校)(精)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2.92 4.8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澳)菲利普·奥卡洛//菲·贝里曼|译者:李红艳

出版社天地

ISBN9787545547986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0632249

上书时间2024-06-28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部分  一所“社区”学校
  1 我们为什么自己办学
  2 神奇校舍
  3 完整儿童
  4 最多70个学生
  5 家长的合作与对抗
  6 不断试错
  7 我们为什么教数学和英语
  8 先人后事
  9 为什么要建“社区”学校
第二部分  世界上有一种快乐高效的教育
  1 独自上学
  2 自由时间
  3 烧烤日、喝汤日和下午茶
  4 “社区”中心——厨房
  5 弹性课程表
  6 锯和锤子
  7 不同寻常的老师队伍
  8 身体接触
  9 七年不换老师
  10 我们喜欢开会
  11 数学课
  12 体育课、爬树课、游泳课
  13 阅读战争——菲茨洛伊读本
  14 住在蛮荒之地也和五星级酒店一样享受
  15 诗歌与文学
  16 隐性课程
  17 哲学思考比哲学课重要
  18 周三糖果日和每日大扫除
  19 戏剧表演人人有份
  20 运动会和义卖会
  21 文化历史课
  22 毕业音乐会
第三部分  我们一直没有停止脚步
  1 成绩全澳夺魁
  2 家长签署的“绿色协议”
  3 红桉树学校

内容摘要
 有这么一所学校:学校不强迫学生上课,学生可以整天玩耍;孩子们不是在玩、在吃,就是在探险,学习的时间最少;学校各项规定是由老师和学生一起协商出来的;老师来自各行各业,他们自己编写教案、教材;老师权力很大,可以一时兴起带孩子去户外上写作课、去超市上数学课;每个孩子可以自己掌握学习的进度;每年都有20次以上的露营、徒步等野外活动;有爬树课、吃糖课、造纸课、弓箭课等奇怪的课程;孩子们可以在工作间里自由使用真的锤子、锯子;孩子们有独处、发呆、自己想干啥就干啥的时间;家长可以来食堂一起做午餐,甚至可以去教室当助教……还是这所学校:它就在澳大利亚,从不筛选学生
,学习成绩名列全州第一、全澳前茅,学生在国家诗歌大赛中多次获得最高奖“高度赞扬奖”,老师们发明的英语教材已被推广到全世界。
……这就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学校——菲茨洛伊社区学校!

精彩内容
 我们于1974年在阿尔伯里相识。我们当时各自都有年幼的孩子:蒂姆、尼克、杰姆和娜奥米。我们结合后又生
育了三个孩子:肖恩、玛丽和凯瑟琳。面对这七个孩子,我们问自己:我们应该将孩子送去哪里上学昵?
家长们对于非传统学校的一个普遍的整体印象是“散漫无序”,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严谨的课表。当然,“无序”也有好坏之分。澳大利亚被认为是个有序的国家,是个颇受欢迎的移民国家。但是,这里也存在某种无序:在个人层面以及人际层面都是如此。在我们的人际关系、
个人的心灵世界中存在着无序,年轻人的抑郁水平从来没有这么高。
我们抚养孩子的方式,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今天的父母和教师普遍抱有一个幻想,那就是家庭负
责养育孩子,而学校负责教给孩子一技之长。的确,很多年前确实是这样的情况,那时候,一个家庭往往有很多孩子,而且上学的时间往往只有有限的几年。但是,如今的家庭和学校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现在的家庭大多是很小的核心家庭,而学校自然成了默认的大家庭。学校教育占据孩子整整13年最具可塑性的光阴,不言而喻,父母需要精心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教育者。
为什么我们要自己创办学校呢?最根本的原因,是那些正要入学的小孩子,在我们看来,他们是有着巨大潜力的、善于表达、有着开放思想和冒险精神的小小灵魂;而当我们再看看那些走出学校的孩子,我们经常看到的却是一些有抑郁情绪、基本丧失了自我表达能力的人。在13年的学校教育中,这些孩子都经历了些什么?我们不想让这样的经历发生在我们自己的孩子身上。
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反文化思潮之后,到70年代中期,嬉皮士一代的孩子正好到了入学的年龄。在那个时候,墨尔本大约有20个新成立的非传统学校,我们将自己的三个孩子送去了其中一个学校。但是那里有一种很糟
糕的无序,这种状态也预示着非传统学校的繁盛期将很快在那个年代末期遭遇终结。在非传统学校运动中,人们认为让所有家长参与学校决策和运营才是民主的做法。但是,家长委员会永远都不能对任何事情达成一致意见。一群成年人不断苦苦思索并不停地辩论学校应该秉持什么理念,这几乎耗费了学校所有的能量。不出所料,非传统学校的潮流在几年内过劳而死。于是我们想:天哪,现在我们该把孩子送去哪里读书呢?那时候我们还没有任何自己创办学校的打算。
我们意识到,必须要由某个人对学校的工作负起责任,这个人必须要乐意去呈现并能够捍卫学校的整套政策与做法,这个人就是真正的教育者,能够在面对家长五花八门的意见和情感表达时依然保持学校的正常运行。我们于是决定,干脆自己设立一所学校,然后告诉人们:“看,这是一所非传统学校,我们是这么设计的,如果你喜欢,欢迎来加入我们;如果不喜欢,那么,祝你们在别处有好运。”从那时开始,作为一个“社区”学校,我们再也没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