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线坦克战(1941-1945上下)
  • 东线坦克战(1941-1945上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东线坦克战(1941-1945上下)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78.76 4.1折 18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罗伯特·A.福尔奇克|责编:王青|译者:顾剑//朱任东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42581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89.8元

货号30823276

上书时间2024-06-27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罗伯特·A. 福尔奇克(Robert A. Forczyk),曾在美国第2和第4步兵师担任装甲军官18年,后又在第29步兵师(轻型)担任情报军官,目前是华盛顿特区的一名顾问。他是装甲战历史研究的先驱,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进行了专门研究。

目录
“东线文库”总序
序一
序二
军衔表
·上篇·
重点突破战术,1941年—1942年
引子
第一章 1941年双方的装甲力量
第二章 1941年坦克战战况
第三章 1942年的坦克战
本篇结语
附录 装甲战斗序列和坦克情况,1941年—1942年
·下篇·
红色压路机,1943年—1945年
第四章 1943年双方的装甲力量
第五章 1943年的坦克战
第六章 1944年的坦克战
本篇结语
附录 装甲战斗序列和坦克情况,1943年—1944年

内容摘要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德国装甲纠结空中力量,一
度创造了不败神话,却在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上惨遭灾难性的挫败。而苏军则逐步占据上风,运用多兵种协同战术,击败敌军,攻至柏林。
坦克,作为苏德战争双方不可少的武器,在这一期间大放异彩。长达四年的苏德战争,坦克从未缺席,装甲力量成了陆地战场上不容忽视的存在。随着各类坦克战的进行,苏德双方坦克的优势和劣势逐渐凸显,各自的战术实践和战场决策也产生了微妙的转变,这样的转变因何所致,又将产生怎样的结果?本书立足苏德坦克战中种种易被忽视的细节,对此进行了深刻而扎实的点评。
战场决胜牵一发则动全身,而战场上的诸多因素,无论多么微末的细节,都有可能成为这“一发”。具体到苏德战争的单个战役中,“一发”究竟是什么,又出现在哪里,才能让苏联反败为胜?本书用清晰易懂的逻辑,对此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主编推荐
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如今许多二战相关的著作中,很多战场细节都被忽略了。坦克的设计、装备、零配件、投入战场的时机,地面状况、天气、后勤,坦克生产、双方的战场决策、指挥官们的个人主观能动性等等,这一系列因素都会影响战争,甚至改变一场战役的结局,更对以后的战役产生蝴蝶效应般的影响。但遗憾的是,目前市面上的著作重在展现战役的过程和结果,却缺乏对影响战争的因素的分析。  从细节出发,重塑东线坦克战的传奇故事。《东线坦克战1941—1945》作者福尔奇克曾是一个坦克手,亦是一名装甲兵军官,他从坦克的实际操纵出发,分析坦克在东线战场上发挥的作用。其以详略得当的行文,上至*高领导人的决策,下至二战普通坦克兵的自述,前至“巴巴罗萨”行动,后至向柏林进军,多角度多方位探讨了二战东线战场上苏德双方坦克部队的表现。

媒体评论
1.“这本书很珍贵的一点是,福尔奇克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西方对于东线发生的事情的看法是严重扭曲的,如果想要真正理解这些事件,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戴维·格兰茨(David M. Glantz),苏德战争史学集大成者,著有《斯大林格勒三部曲》《库尔斯克会战》《巨人的碰撞》《巨人的重生》等
2.“本书并非一本致力于展现这一时期所有坦克战战役的拖沓无趣的战史,而是详略得当地描绘了能影响战局的战斗。”——《军事历史》杂志
3.“福尔奇克拥有伟大的洞察力,而本书中不胜枚举的战术细节显然给了他充分发挥的空间。在作者冷静、清晰的行文中,一些战场上的神话被打破,而另一些得到了证实。他用文献证据颠覆了围绕着东线战场的一些认可的知识——或者说是误解。”——约翰·基根(John Keegan),当代军事史学大家,著有《诺曼底的六支军队》《海上战争的演变史》《战争情报》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