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向刘歆学术活动与西汉中后期文学嬗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刘向刘歆学术活动与西汉中后期文学嬗变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61.97 6.5折 96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丽平|

出版社中国社科

ISBN9787522731681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6元

货号32002069

上书时间2024-06-26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丽平,女,1974年出生,辽宁海城人,文学博士,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1997年于辽宁大学获史学学士学位,2000年于辽宁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2008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文学博士学位。一直在高校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侧重于两汉文学文献的研究,2010年出版专著《刘向列女传研究》。

目录
绪论
上编
  第一章  刘向生平际遇与学术积累
    第一节  刘向的家世与家学传承
    第二节  刘向在汉宣帝时期的际遇与学术积累
    第三节  刘向在汉元帝、成帝时期仕途沉浮与学术成长
  第二章  刘歆特殊际遇与其学术地位
    第一节  刘歆的学术成长与其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
    第二节  王莽势力膨胀背景下刘歆政治、学术地位变化
    第三节  刘歆的交游及其学术特征
  第三章  刘向刘歆学术代际特征
    第一节  刘向学术成长、著述所带有的时代色彩
    第二节  刘歆在两汉之际学术传承中的作用
    第三节  刘向刘歆对郊庙改革的态度
  第四章  博士官制度改革引发的政治、学术新趋向
    第一节  博士官制度改革引发的儒士政治地位变化
    第二节  博士官系统中经学阐释的变化
    第三节  博士官学之外的经学发展状况
  第五章  汉成帝时期国家书籍文献整理
    第一节  汉成帝时期国家书籍文献整理缘起
    第二节  文献整理的准备与客观条件
    第三节  校书工作的整理程序与对官学问题的发现
  第六章  文献整理原则、态度与新学术视野
    第一节  “尊经”学术思想原则的确立与贯彻
    第二节  刘氏父子文献整理的学术态度
    第三节  学术观察的宏观视角与总结风气的扩展
    第四节  刘氏父子对官学反思与民间学术价值重新评估
下编
  第七章  刘向刘歆文献整理对文学观念的影响阀业共
    第一节  “尊经”学术价值观向文学领域的渗透的
    第二节  刘向刘歆文献整理中文学类文献的突出与总结
    第三节  《别录》《七略》中的文学认知
  第八章  刘向刘歆的文献整理与雅俗文学观念
    第一节  刘向刘歆对诗歌类文献整理与总结
    第二节  刘向刘歆对音乐类文献整理与总结对的出州好
    第三节  刘向刘歆对雅、俗文艺态度
    第四节  西汉中后期民间俗文学的发展
  第九章  刘向刘歆文学创作与其文献整理工作
    第一节  刘向文献整理工作与其文学创作
    第二节  刘歆文献整理工作与其文学创作
    第三节  刘歆《遂初赋》所体现的赋学转变
  第十章  刘向刘歆文献整理与西汉中后期赋学发展
    第一节  刘向刘歆对赋类文献的整理与总结
    第二节  扬雄、刘歆赋论及其影响
    第三节  扬雄、刘歆赋论引发的赋学讨论
    第四节  西汉中后期赋作演进情况
  第十一章  西汉中后期奏疏文的发展
    第一节  刘向奏议文在西汉中后期奏议中典型意义
    第二节  西汉中后期奏议文内容主题嬗变
    第三节  西汉中后期奏议风格嬗变
  第十二章  西汉中后期文体样式的发展
    第一节  西汉中后期学术总结风气与说理方式的探索
    第二节  诔、箴、颂等文体发展
    第三节  西汉后期论类文体的发展
    第四节  两汉之际铭文的发展
参考文献要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以刘向刘歆父子学术活动为线索、以始于汉成帝河平三年的“领校中五经秘书”工作为中心,探索了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西汉学术、政治演变与这次校书工作的关系,论述了刘氏父子校书的意义及其与西汉中后期文学演进的关系。本书探讨了刘氏父子校书中对文学文献整理、对雅俗文艺的态
度及其呈现的宗经文学观念,深入探究了西汉中后期赋的创作及赋论的变化,讨论了西汉中后期奏议文风、说理文的新变等问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