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器(我只是个生活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不器(我只是个生活家)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0.75 5.5折 56 全新

库存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越峰

出版社广西师大

ISBN9787559823007

出版时间2019-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6元

货号30759588

上书时间2024-06-25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1.本书为艺术家何越峰的第一本随笔集,围绕他近年来在日常生活和艺术品制作过程中的感悟展开,充满浓厚的哲学意味和艺术气息,可为想要一窥艺术门径的读者提供借鉴。
2.全书配有100多幅高清精美图片,四色印刷于80g双胶纸上,并采用锁线裸背装的设计,更凸显其美感。
3.作者为本书的出版,特意制作了200份左右精美的手工艺品,将随书一起赠送。

目录
卷一 万物相连,是造物的开始
  01 羊群走过山间
  02 西瓜地里的星星
  03 世间万物的流动
  04 种土豆的哲学
  05 一个村庄中的匠人
  06 工具都是铁匠打磨出来的
  07 好的工具与主人心意相通
  08 好的技艺需要用身体和时间慢慢打磨
  09 斧头是我走向成年的标志
  10 精细微才能致广大
  11 风的造物美学
  12 学会与器物相处
  13 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
  14 艺术的秘密,在于游刃有余
卷二 石·器
  15 时间里的生命
  16 石头中的宇宙
  17 与石相对
  18 石的风流
卷三 竹·器
  19 为微风中的声音心动不已
  20 不是我扭动竹,而是竹引导我
  21 一件竹花器的诞生
  22 今天的竹器不再只为实用而生
  23 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身
卷四 木·器
  24 树是充满灵气的,要敬畏
  25 树木主宰着宇宙星辰的运行
  26 美是大自然的恩宠
  27 把一块木头用到极致
  28 顺着纹理切割,是对木头的尊重
  29 器物因被使用而完整
卷五 土·器
  30 用手触摸泥土的感觉
  31 柴烧作品的迷人之处
  32 两两转化,互为生机
  33 把陶坯交给神秘的自然
  34 最大化地忘了自己,就是最大化地找到自己
卷六 漆·器
  35 百里千刀一斤漆
  36 搅拌之乐
  37 遵循时间、温度、湿度的法则
  38 无数次的打磨,赋予漆以生命力
  39 漆器绝不允许速成
  40 大漆巨大的包容性
  41 材料叠加在一起,就融合了更多的智慧
卷七 时间是最高明的造物师
  42 我收藏的不是物品,而是时间
  43 不断地收集有年代感的老物件
  44 把世界当作一个好玩的去处
  45 我老了以后,就收藏太阳
  46 与时间和空间一起优游
  47 置身于时间之外
  48 漫长的时间在手中留下的痕迹

内容摘要
 本书为艺术随笔,共7卷,主要是作者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感悟和思考。首卷从童年生活开始切入,讲述个人艺术理念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第2卷至第6卷分别围绕石、竹、木、土、漆,讲述了在用各种不同的材质制作手工艺品时的感受与创作灵感之来源;第7卷以时间为主题,讲述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收藏旧物的执着,以及从中体悟到的人生智慧。

精彩内容
 羊群走过山间生活在山里的人,是以享受着山的恩惠为生的。在小村落的山谷里,我家养了很多山羊。春天雨水丰沛,山中草木繁茂,绚烂的山花开满山谷。羊群在山间游荡一天,就能吃得很饱。
放羊这项劳作往往是由家庭中的孩子来完成的。在与羊群朝夕相处之间,这也成为我的乐趣之一。日出之时,朝露洒满山林,此时的青草最为清甜。当饱腹的羊群开始漫步于山间时,就是我自由自在漫游在山间的时光。这些被神庇佑的山间充满了自然之美。
羊群游走时,我也没闲着。整座山林都是我的,山林里有无穷尽的奇妙事物在召唤着我。或许是一棵没见过的植物,一块异形的石头,又或许是树林里窜过的松鸡、黄麂,最担心的是遇上野猪,一阵担心害怕之余,又忍不住去探寻它们的踪迹。天气晴好的时候,我还会把小学课本带到山林里去,一边放羊,一边和书里的人们谈天。
羊儿最喜欢带有咸味的草。所以带它们觅食的时候,我通常会找到一片丰茂的青草地,洒上盐水。有咸味的青草地,会吸引白色的羊群聚拢过来。
羊儿吃草的时候,我或者找块舒适的空地,看看随身带来的书本,但最喜欢长久地仰望天空。山林里的天,蓝得让人沉醉,望着望着仿佛自己也化入这片蓝。阳光洒下来,温暖平静,仿佛时间没有尽头,四周都是枝叶交错的绿荫。这个时候,羊群和人群似乎暂时远离了我的视线,蓝天、白云、草地、河流……聚到了一起,我进入了一种古老又深沉的宁静中。周围只剩下纯净的词语。大自然对着万物生灵轻吟着平静之歌,使我在幼年时候就意识到,生命各自存在,互不占有。“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生”,我躺在童年那个山坡上,感受到的是,个体生命与宇宙自然原是如此和谐为一体。
多年以后,读到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的诗:“我从未照看过羊群,却好像看护过它们。我的灵魂像一
个牧羊者,熟悉风向,了解太阳,与四个季节携手前进,去跟随去倾听。”他描述的就是此刻的氛围,我的心境,他说得比我更动人。我相信,这些在大地上写诗的羊群,它们保持着某些人类所不具备的纯真善良的永恒品格。
夕阳西下,山羊们吃饱了,是回家休息的时候了。它们咩咩叫唤着,催促我别再流连,带它们返家。跟在羊群身后,看着落日从这个山头移动到那个山头,山林从青翠、浓翠化为墨,白日里的虫鸣、鸟叫、水流渐渐远去。
下山以后,我会把羊关人羊圈,一一清点,检查有没有丢失。还记得有一次,我在关羊圈前数羊,呼唤一只羊的名字的时候,发现迟迟没有回应——有一只羊竟然没有回家。这下可真把我急坏了,我来不及和父母打招呼,连忙跑上山寻找羊儿。我不断地加快自己的脚步,走到了羊群常出没地区的边缘,绕着走了一圈之后,没有发现迷失小羊留下的足迹。夜幕一点点低垂,四下里无人,我也愈发担心了。
忽然,我听到几声微弱的咩咩声。因为朝夕相处,我知道,那就是我家山羊的声音。我竖起耳朵,循着声音,慢慢找过去,终于在一个小角落里,看见了两只依偎在一
起的山羊。小羊羔蜷缩在孱弱的老母羊怀里,母羊宁静地看着自己的孩子,不时靠近它亲吻它。原来,这只羊把自己的小崽生在山中,小崽行动不便,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母羊才迟迟没有下山。
看到我的时候,老母羊咩咩地叫了几声,用湿润的眼
睛看着我的眼睛,让我一度觉得它仿佛能听懂人话。刚出生的小羊脑袋只有一点点大,五官还没有完全张开,黑咕隆咚的一团,但是已经足够神气了。黑白相间、油光发亮的小羊崽,充满新生命的生机与活力。母羊轻柔地抚慰着
自己的孩子,羊羔儿含住汁水饱满的乳头,用轻微的吸吮声给予回应。
我向老母羊吹了一声口哨,老母羊的羊角慢慢地扭转,又向两边曼妙地撑开,这熟悉的哨声,或许对它是最具安抚力的召唤。当我把弱小的小羊从地上抱起,拥入怀中时,老母羊忽然神情闪烁,泪水涌动。我一路抱着刚出生
的小羊回家,小心翼翼,生怕它受到一点伤害,母羊便不紧不慢地随身而行,像个跟着妈妈出远门的孩子。因为跟
山羊有了这层关系,我从小就学会了珍视和保护弱小的生
命。这些静微的、生机勃勃的童年记忆,让我无法忘却。
随着时间的推移,童年的风土人情,在我的脑海中越来越清晰与美好。我相信自己从小跟那片山野及山野上智慧的生灵有着血肉般的联结。那些山川风物,以及天地间的种种光色,是生命之源。P3-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