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鹤舞云台:南宋的倔强
  • 鹤舞云台:南宋的倔强
  • 鹤舞云台:南宋的倔强
  • 鹤舞云台:南宋的倔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鹤舞云台:南宋的倔强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9.52 3.9折 49.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博言 著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5101213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31106267

上书时间2024-06-22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博言,江苏人,匹兹堡大学博士,浙江大学硕士,国际学术期刊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热爱者,擅长再现古典文化意境,全力打造历史权谋精品。文风大气,蕴藏深刻思想。前期历时三年,阅读记录了大量南宋时期史料和相关书籍文献后开始创作,目前完结《鹤舞云台》一书。




目录
第一章 名师高徒(一) 001
第二章 名师高徒(二) 004
第三章 书院游学(一) 008
第四章 书院游学(二) 011
第五章 西山先生(一) 015
第六章 西山先生(二) 020
第七章 真赵对话(一) 024
第八章 真赵对话(二) 027
第九章 宋金密谈(一) 031
第十章 宋金密谈(二) 035
第十一章 麓山别院(一) 040
第十二章 麓山别院(二) 043
第十三章 卜宋三卦(一) 047
第十四章 卜宋三卦(二) 050
第十五章 三官庙外(一) 054
第十六章 三官庙外(二) 058
第十七章 相府密论(一) 063
第十八章 相府密论(二) 066
第十九章 太平古渡(一) 071
第二十章 太平古渡(二) 075
第二十一章 火烧太平(一) 079
第二十二章 火烧太平(二) 083
第二十三章 密函之争(一) 089
第二十四章 密函之争(二) 093
第二十五章 琎珙初会(一) 097
第二十六章 琎珙初会(二) 101
第二十七章 驱虎吞狼(一) 106
第二十八章 驱虎吞狼(二) 111
第二十九章 湖州疑云(一) 115
第三十章 湖州疑云(二) 119
第三十一章 夜探王府(一) 124
第三十二章 夜探王府(二) 129
第三十三章 霅川之变(一) 134
第三十四章 霅川之变(二) 138
第三十五章 李赵之争(一) 143
第三十六章 李赵之争(二) 147
第三十七章 权臣密议(一) 153
第三十八章 权臣密议(二) 157
第三十九章 济王冤案(一) 162
第四十章 济王冤案(二) 166
第四十一章 谢府智斗(一) 171
第四十二章 谢府智斗(二) 175
第四十三章 楚州之乱(一) 180
第四十四章 楚州之乱(二) 185
第四十五章 临安风雨(一) 190
第四十六章 临安风雨(二) 195
第四十七章 疑案陡生(一) 200
第四十八章 疑案陡生(二) 205
第四十九章 赴任临安(一) 210
第五十章 赴任临安(二) 215
第五十一章 君臣对话(一) 220
第五十二章 君臣对话(二) 224
第五十三章 名士遭贬(一) 229
第五十四章 名士遭贬(二) 234
第五十五章 嘉定和议(一) 239
第五十六章 嘉定和议(二) 243
第五十七章 疑踪陡现(一) 248
第五十八章 疑踪陡现(二) 252
第五十九章 面折廷争(一) 257
第六十章 面折廷争(二) 262
第六十一章 西林茶坊(一) 267
第六十二章 西林茶坊(二) 272
第六十三章 美眷重逢(一) 276
第六十四章 美眷重逢(二) 281
第六十五章 太庙疑火(一) 285
第六十六章 太庙疑火(二) 290
第六十七章 鹤舞云台(一) 295
第六十七章 鹤舞云台(二) 300
博闻多识可辨诬 // 195
“不以为例”必致“交兴怨讟” // 198
吉翰应对请托说情者有绝招 // 202
孟尝与“珠还合浦” // 205
大度蒋琬得理容人 // 209
“布衣”宰相李愚 // 212
法官要学会“说话” // 215
鲁恭与鲁恭祠 // 218
细节制胜除恶务尽 // 222
曹魏的司法大审判 // 229
断案析产有深意 // 240
引典入判说理透 // 244

内容摘要
南宋理宗初期,宰相史弥远专权,为一己私利而排除异己,黑白颠倒,贪赃枉法,任用奸佞,弄得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势日衰。理宗感激史弥远拥立之功,明知其罪名种种,但并不怪罪,而是言听计从,暗地里却韬光养晦。内部局势已然病入膏肓,外部局势亦不容乐观:与金国仍处于长期的对峙状态;蒙古此时已经崛起,对南宋更是虎视眈眈,战争一触即发。面对内忧外患的国家,以真德秀、魏了翁、赵汝谠、冉琎、冉璞为代表的一些有识之士奋起,他们不顾自身安危,敢于说真话,做实事。凭借自己的微薄之力,与奸佞权臣抗争,为百姓谋福利,为国家的政治清明、社稷安宁而奔走,哪怕为此丢掉性命也在所不辞。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忠国爱民、胆识过人,深明大义、敢与权臣抗争,也是因为他们的倔强,才使得积贫积弱的南宋得以延续,呈现出短暂的希望。

精彩内容
南宋以来金军不断入侵,兵荒马乱,盗匪横行之时,冉氏家族家道中落,流落在偏僻的播州隐居,日子起初倒也平顺。二人儿时的村落风景秀丽,四面峰峦,流水绕行,争奇竞秀,是读书习武和养怡情操的好去处。明代铁成吟道:“幽处自应人罕到,空山谁听鸟相呼。不知画地为军阵,可有当年琎璞无。”不幸的是冉琎母亲在他四岁时染病过世,父亲生活不易,经宗人牵缘,又续弦娶了一位孀居的同乡女子,就是冉琎的继母。继母非常贤惠,待冉琎极好,如同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不久继母生了一个弟弟,就是冉璞。继母也非常贤德,将一家的生活操持得逐渐兴旺起来。
兄弟俩的父母遵循祖训,重视他们的教育,为他们取名琎和璞,就是寄望他们将来能成为美玉一样的人才,很早就将他们送到附近的播州官学里接受良好的教育。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久他们的父亲不幸染病过世了。然而继母非常坚强,以一人之力照顾两个兄弟,还经常督促两人在撒了柴灰的地上写字绘画。当地乡间传言,继母贤德,对不是自己亲生的冉琎甚至比亲生的冉璞还好。在一次山匪袭击村子时,她宁愿舍弃亲生子冉璞也要保全冉琎,连山匪都被感动了,从此不再抢劫他们的村子。他们二人成名之后,当地人就将原先的村名平木台改称平母台。
兄弟二人幼时天资聪颖,在官学里表现的与其他孩子大不相同。讲学要求学生们将经书不断熟读背诵,唯独他们往往只阅其精要。讲学责怪他们懈怠,他们回答已经熟知。于是讲学随意指定文章,发现二人只须阅读一次,随即朗朗成诵,倒背如流。讲学大为惊讶,没想到堂里有如此天资的两个孩子,便将此事报告给了族长。族长惊喜地说,人都传言汉朝的王仲宣、本朝的司马公是天纵英才的神童,可以过目不忘,没想到我们冉家也有如此两个麒麟之子。嘱托他们的母亲好好照料他们,族中也会全力资助二人的求学。
官学诸生中杨文等人与他们友善,互相引为好友,可以高谈阔论,纵论古今。南宋官学基本以学员参加科举为目的,细分经义诗赋,讲员基本只教授《五经》等,后来“二程”和朱熹的理学开始受到朝廷的推崇,朱熹编撰的《四书集注》就成为学童们的指定学习书籍。但是二冉对它们并不喜欢,反而对古籍中的各种兵法战策和河流山川的各种图本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日,兄弟俩在一道宫游玩,看到道士在散发《道德经》,冉琎随即拿了一本读起来,“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冉璞一边听,一边说,“这些难道不也是用兵之法吗?”道观住持恰在一旁,听了少年如此评论,大为惊奇,于是留住他们细谈,对二人的聪慧深为喜欢。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