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园林通史(第二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外园林通史(第二版)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61.14 8.8折 6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健,陈宇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

ISBN9787568095891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9.8元

货号31944230

上书时间2024-06-19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健,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景观系教授,毕业于同济大学,研究方向为园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理论、风景区规划与旅游设计理论等。主持并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并多次获得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奖、辽宁省自然科学成果奖、省社科联优秀论文奖等奖项;在《中国园林》《规划师》《古建园林技术》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近年来在东北地区古代园林研究、近代城市公共绿地研究、古建园林遗产保护与研究、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等方面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并参与纵向和横向科研课题40余项,主持撰写专著、教材多部。

目录
目录
绪论
第一篇 中国部分
第一章 中国古典园林总说
第一节 园林景观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期
第三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与特点
第二章 中国古典园林的幼年期——商、周、秦、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
第一节 历史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 商、周时期的园林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园林
第三章 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第一节 历史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 皇家园林
第三节 私家园林
第四节 寺观园林
第四章 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期——隋、唐(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第一节 历史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城市建设与园林建设
第三节 皇家园
第四节 私家园林
第六节 其他园林
第五章 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前期——两宋(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第一节 历史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 宋朝的城市建设与园林建设
第三节 皇家园林
第四节 私家园林
第五节 寺观园林
第六节 同时代的辽、金园林
第七节 公共园林
第六章 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中期——元、明、清初(公元1271年—公元1736年)
第一节 历史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 元、明、清时期的城市建设与园林建设
第三节 皇家园林
第四节 私家园林
第五节 寺观园林
第六节 其他园林
第七节 造园理论著作与造园名家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后期——清中叶至清末(公元1736年—公元1911年)
第一节 历史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 皇家园林
第三节 私家园林
第四节 寺观园林
第五节 少数民族园林
第六节 其他园林
第八章 中国古典园林综述
第一节 皇家园林的发展历程与主要成就
第二节 私家园林的发展历程与主要成就
第九章 中国近现代的园林建设
第一节 历史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 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园林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园林与城市建设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园林发展与建设历程
第二篇 东方部分
第十章 东亚地区的古代园林
第一节 日本的古代园林
第二节 朝鲜半岛的古代园林
第十一章 东南亚地区的古代园林
第一节 印度的古代园林
第二节 泰国、缅甸、柬埔寨的古代园林
第三节 马来群岛的古代园林
第十二章 古代西亚园林
第一节 古代两河流域概述
第二节 古代两河流域的园林
第十三章 古代波斯的园林
第一节 波斯帝国与波斯园林
第二节 波斯的伊斯兰园林
第三篇 非洲部分
第十四章 古埃及的园林
第一节 历史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 古埃及的文化
第三节 古埃及的园林
第十五章 现代非洲园林景观的发展与建设
第一节 南非的现代园林景观建设
第二节 非洲其他
第十六章 古代的欧洲园林
第一节 爱琴文明与古代希腊
第二节 古希腊的城市建设与园林
第三节 古罗马的城市建设与园林
第十七章 中世纪的欧洲园林
第一节 历史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 西班牙的伊斯兰园林
第十八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园林
第一节 历史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对欧洲其他国家园林的影响
第十九章 君主集权时期的欧洲园林
第一节 历史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 路易十四与勒?诺特尔式园林
第三节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经典作品
第四节 勒?诺特尔式园林在欧洲的影响
第二十章 工业革命之后的欧洲园林
第一节 历史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 影响18纪风景园形成的人物与作品
第三节 英国自然风景园实例
第四节 英国自然风景园对欧洲造园的影响
第二十一章 欧美国家的近现代园林
第一节 历史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 奥姆斯特德与纽约中央公园
第三节 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综述—— 中西方古典园林对比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中外园林通史(第二版)》全面地介绍了中外园林景观的发展历程和其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并对国内外景观设计的理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全书分为四大部分,共二十一章,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欧亚非大陆上各个国家和地区园林景观的发展情况,以及园林景观所体现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其中,中国部分有九章,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东方部分有四章,主要介绍了东南亚地区和西亚地区的古代园林和发展史;非洲部分有两章,主要介绍的是古埃及的园林和现代非洲园林景观的发展与建设;西方部分有六章,主要介绍了欧洲地区园林景观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文化背景。最后,对于中西方古典园林的景观特点、审美思想、文化背景进行了对比和综述。

主编推荐
本书在尊重前辈专家学者的相关学术理论的基础上,充实了相关的内容,提出一些关于园林历史认识的新观点。目前市场上已出版的相关教材中,除中国本土和西欧的园林历史内容较为详细外,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园林历史介绍极少,甚至没有,而本书在编写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日本、韩国、印度、伊朗(古代波斯)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内容,并对相关文化背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阐述,并且本次修订还增加了一些数字化配套资源,完善相关内容。

精彩内容
绪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园林景观艺术和园林文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凝聚着文明的精华,体现着社会的发展,反映着朝代的兴衰。可以说,集艺术、技术、文化于一身的园林景观与园林文化,集中反映着人类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精神状态、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及人类对理想家园的畅想。因此,不论哪个国家、哪个时代的造园,其园林景观都寄托着当时人们的情感与理想,其物质内容与精神需求合二为一,是当时人们所追求的理想家园。
从基督教《圣经》中所描绘的伊甸园、佛教所宣扬的极乐世界到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瑶池,美好的景观、优越的生活环境、安逸的生活状态,是这些理想境界的共同特点。这些神话既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理想园林景观的想象,又体现了古代的人们对于这种物质和精神同时得到满足,即身心共享的理想生活环境的追求。然而,在经济不发达的古代,对于这种理想生活的追求,只有少数人,即那些拥有当时社会上绝大部分财富的帝王贵族和有钱人才能够实现,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使他们能够获得当时最好的物质材料与技术支持。通过对古今中外各国的苑囿和庭园景观进行研究,可以看到,这些园苑大都集中了当时最好的建筑材料和最优美的造景元素,体现着当时最流行的审美思想和设计理念,并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尽管有很多客观原因使一些园林景观未能留存至今,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些美丽的园苑体现着人类对美的欣赏与追求、对生存环境的不断创新,可以说,园林是人类的理想家园。
一、四大文明与园林文化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是世界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在这四个国家,伴随着各自的文明发展,园林景观与园林文化的发展同样璀璨夺目。徜徉其间,我们会发现古代埃及的庭园体现着当时先进的农业文明成果,古代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壮美奇幻,古代印度的庭园浸润着哲学与宗教的理想,古代中国的园林包容着千山万水……在这些古代文明发达的地区,园林景观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并得到了当时发达的科技与工艺的有力支持,自然而然地成了人类文明的结晶。
古代埃及发达的农业文明,特别是测量学与数学的发展,影响着古代埃及园林的布局形式,使其从实用的种植园圃发展成园林雏形,形成了规整而精巧的布局'古埃及人的世界观又促进了当时圣苑、墓园的产生。由于埃及大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不佳,干旱少雨、森林匮乏,这促使了其引水灌溉技术的发达,表现在园林中就形成了强烈的人工气息,这是西方规则式园林的前身。
古代巴比伦文明由两河流域的农业文明孕育而来。据近现代的考古证实,古代巴比伦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也许更为深远,其在建筑艺术与园林审美文化方面,深刻地影响着西方世界。古代巴比伦的园林艺术与建筑艺术交相辉映,其建筑技术、灌溉设施及园艺水平,都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古代巴比伦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品空中花园,是享誉世界的古代七大奇迹之一。
古代印度人理想的乐园是佛教的净土宗所宣扬的极乐世界。根据佛经的描述,在这个环境中,四周珠宝镶嵌、雕栏环绕、水清花香,定时有曼陀罗花雨。这是一处与当时印度所处的热带干燥、炎热气候环境相对的所在,反映了早期印度地区的居民对于这种理想生活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园林景观,是遵循对自然山水的欣赏和审美道路的发展而来的。从中国有史记载的帝王苑囿到明清的园林,虽然园林景观与园林文化的发展历程悠远漫长,但总的来说,对于自然山水的审美思想一直没有改变。在发展后期,更加注重对自然美的抽象与升华,即园林写意手法的运用和景观氛围的营造,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山水景观与审美文化。
总的来说,四大文明的发祥地各自孕育出了独特的园林景观与园林文化。这些园林景观与园林文化与本地区的社会历史进程同步发展,从最初的产生到蓬勃发展,再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同时也印证着朝代的更替与历史的兴衰。
人们创造园林,是为了给自己创造一处理想的生活环境,摆脱外界的烦恼,躲避现实的困惑,追求身心的自由。因此,园林的内容形式,即园林景观所代表的思想和内涵实际上是与现实相对立的,正如各民族神话中所叙述的乐园是一种理想多于现实、抽象的内涵多于具象景观的理想环境。这一特征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