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精)
  •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精)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5.56 4.8折 52.8 全新

库存3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威廉·B.欧文|译者:胡晓阳//芮欣

出版社上海社科院

ISBN9787552020946

出版时间2018-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2.8元

货号30060905

上书时间2024-06-23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斯多葛哲学家的过人之处在于,他们不但是深刻的思想家,而且是行之有效的实践者。威廉·B.欧文著的《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精)》即聚焦于斯多葛哲学的实践方面,诸如:消极想象(能发生的*坏结果是什么),控制的二分法(论变得无敌),宿命论(放下过去……以及现在),自我否定(论应对快乐的阴暗面),责任(论热爱人类),社会关系(论与人交往),侮辱(论容忍奚落),悲伤(论用理性战胜眼泪),愤怒(论战胜反快乐),个人价值观(论沽名钓誉),老年(论被赶到养老院),死亡(论良好生活的善终)……本书可谓斯多葛哲学不朽巨著《沉思录》的践行版。

作者简介
威廉·B.欧文(WilliamB.Irvine),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哲学博士,俄亥俄州莱特州立大学哲学教授。从纯粹的哲学研究开始,后致力于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跨界研究。著有《论欲望:为何人类欲其所欲》(OnDesire:WhyWeWantWhatWeWant)《一记耳光:为什么侮辱会造成伤害以及为什么不应该》(ASlapintheFace:WhyInsultsHurt—AndWhyTheyShouldn't)。

目录
致谢
引言  生活之计划
第一部分  斯多葛主义的兴起
  第1章  哲学对生活感兴趣
  第2章  最早的斯多葛主义者
  第3章  罗马斯多葛主义
第二部分  斯多葛主义的心理技巧
  第4章  消极想象:能发生的最坏结果是什么?
  第5章  控制的两分:论变得无敌
  第6章  宿命论:放下过去……以及现在
  第7章  自我否定:论应对快乐的阴暗面
  第8章  沉思:监督自我践行斯多葛主义
第三部分  斯多葛主义的忠告
  第9章  责任:论热爱人类
  第10章  社会关系:论与人交往
  第11章  侮辱:论容忍奚落
  第12章  悲伤:论用理性战胜眼泪
  第13章  愤怒:论战胜反快乐
  第14章  个人价值观:论追求名誉
  第15章  个人价值观:论奢侈生活
  第16章  放逐:论在环境的变故中求生存
  第17章  老年:论被赶到养老院
  第18章  死亡:论良好生活的善终
  第19章  论成为一个斯多葛主义者:现在就开始,并准备遭受嘲弄
第四部分  斯多葛主义在现代生活中
  第20章  斯多葛主义的衰落
  第21章  重新考虑斯多葛主义
  第22章  践行斯多葛主义
附录
  一份学习斯多葛主义的阅读计划
  注释
  引用书目
译后记

内容摘要
大多数哲学作品都将自己的内容定格在其理论介绍上,试图研究学派的逻辑性和实体性,而本书《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则更多地将关注点锁定在斯多葛主义哲学的实践应用上。斯多葛哲学是古罗马最流行、最成功的思想流派,其生活的艺术能让我们减少焦虑,释怀过去,能让我们更好地对付羞辱、悲伤、衰老,坦然地面对声名与财富的诱惑,还能彻底治愈折磨现代人的心理慢性病症——对生活无休无止的不满足感,让我们的内心归于从容和安宁。
斯多葛哲学家的过人之处在于,他们不但是深刻的思想家,而且是行之有效的实践者。本书即聚焦于斯多葛哲学的实践方面,诸如:消极想象(能发生的最坏结果是什么),控制的二分法(论变得无敌),宿命论(放下过去……以及现在),自我否定(论应对快乐的阴暗面),责任(论热爱人类),社会关系(论与人交往),侮辱(论容忍奚落),悲伤(论用理性战胜眼泪),愤怒(论战胜反快乐),个人价值观(论沽名钓誉),老年(论被赶到养老院),死亡(论良好生活的善终)……本书可谓斯多葛哲学不朽巨著《沉思录》的践行版。

精彩内容
本书就是为那些寻求人生哲学的人所写的。在接下来的篇章中,我将集中探讨一种我发现有用并且我想许多读者也会发现有用的哲学。这就是古典斯多葛主义哲学家的哲学。斯多葛主义的人生哲学可能是古老的,但是它值得引起任何一个想要过充实、有意义的生活——也即良好的生活——的现代人的注意。换句话说,本书提供了人们应该如何生活的忠告。更准确地说,我将充当两千年前斯多葛主义哲学家所提出的忠告的传导者。这是我的哲学家同行们通常不喜欢做的事情。他们对哲学的兴趣主要是“学术性的”,也就是说,他们的研究主要是理论的和历史的。比较而言,我对斯多葛主义的兴趣则是实际的。我的目标就是让这种哲学在我的生活中起作用,同时也鼓励其他人让它在他们的生活中起作用。我想,古代的斯多葛主义者也鼓励做出这两种努力,但是他们也一定坚持认为,学习斯多葛主义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我们能够将它付诸实践。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认识到的是,虽然斯多葛主义是一种哲学,它其实也有重要的心理学成分。斯多葛主义者意识到,深受消极情感(生气、焦虑、恐惧、痛苦、嫉妒等等)之害的生活不会成为良好的生活。所以他们成了人们大脑运行的敏锐观察者,结果其中有一些人还变成了古代世界中最有洞察力的心理学家。他们持续挖掘避免消极情感萌芽的技能以及在避免不成时消灭这些消极情感的技能。即便那些对哲学思辨持怀疑态度的读者也应该对这些技巧产生兴趣。毕竟,我们当中有谁不愿意减少经历日常生活中消极情感的次数呢?
虽然我成年之后的时间一直都用于学习哲学,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直到最近,我才开始对斯多葛主义变得不是那样的无知。我在大学和研究生院的老师从来没有让我去研读斯多葛主义者的著作;虽然我是个贪婪的读者,我也没有发现自己读这些著作的必要。更概括地讲,我也没有发现深思人生哲学的必要。相反,和几乎每个人一样,我对缺少人生哲学的生活感觉很舒服:日子都用来寻求一个“富裕、社会地位和快乐等事物的”有趣的混合体。换句话说,我的人生哲学,可以被慈悲地叫做享乐主义的开明形式。
但是在我生命的第五个十年里,各种事情巧合地把我介绍给了斯多葛主义。第一个事件是我阅读了1998年由汤姆·沃尔夫所写的《完整的人》。在这部小说里,有一个角色碰巧发现了斯多葛主义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然后就开始到处宣讲这个人的哲学。我发现这既有吸引力,又令人费解。
两年以后,我为一本关于欲望的书做研究。作为研究的一部分,我考察了几千年来人们在掌控欲望的问题上所给出的各种忠告。我是从各种宗教对此事的态度开始的,这些宗教包括:基督教、印度教、道教、苏非派禁欲神秘主义、佛教(尤其是禅宗)。然后我又继续考察哲学家们在此问题上的作为,发现只有几个哲学家提出了这样的忠告,他们中最突出的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伊壁鸠鲁主义者、怀疑论者和斯多葛主义者。
在对欲望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有着一个隐秘的动机。我长期受着禅宗的吸引,并且想象:在结合我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它的过程中,我会变成一个羽翼丰满的皈依者。但令我惊讶的是,我发现斯多葛主义和禅宗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比如说,两者都强调对我们周围事物稍纵即逝之本性的思考,以及在可能的基础上掌控欲望的重要性。它们都建议我们追求安宁,并就如何获得和保持安宁提出了忠告。而且,我开始意识到,斯多葛主义比佛教更适合于我的分析本性。结果,我很惊奇地发现,想来想去我还是想要变成一个斯多葛主义的践行者,而不是一个禅宗大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